专栏名称: 三石观察
经济运行与资产价格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石观察

记录思考:经营企业与二级市场投资

三石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6-30 22: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翻了下《乔布斯传》,让我想到所有的决策都是有共性的,包括企业经营和二级市场投资。
一是经营企业和二级市场投资都有重大决策的时候,当决策带来的损失足够大时,企业可能遭遇巨大的困境,决策者可能要承担被驱逐的代价,就像年轻时的乔布斯,严重的话,可能遭遇重大的损失,甚至是破产倒闭。佳能、尼康的光刻机市场份额逐渐让给了阿斯麦,有日美战略博弈的影响,也有佳能和尼康技术路线选择的决策失误。任正非在一次决策失误之后,选择把决策权让渡给更多的高管,只留了一票否决权。分散的决策让华为公司能够避免过大的摆动。公司经营,集中决策,效率很高,但是一旦决策失误,那么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就如同投资一样,把资金分给不同风格的投资经理,股票、债券、大宗商品、黄金、外汇,都参与,尽管收益率低一些,但是投资收益的波动将会小很多。这也是我在2016年之后,坚定选择多资产投资(逼格更高的说法是大类资产配置,逼格不高的说法是大类资产投机,我更喜欢逼格适中的表述多资产投资)。把所有资金都押注在一个资产上,并且搞个几倍、几十倍的杠杆,积累收益很快,但是只要错一次,过去十几年就白干了。在入行做投资时,我的认知是赚钱是第一位的,在干了8年投资之后,我现在的认知是控制回撤是第一位的。战争也是如此,一个将军可以遇到战争失败,但是不能一仗下来,自己的精英战士都全没了,保留有生的核心战斗力是最为重要的。
二是经营企业与二级市场投资都特别看重流动性与现金流。企业的产品要很快能卖出去,这就是流动性高,货款很快能够回收,这就是现金流好。一般库存积压,货款不能回收,就得搞债务融资,公司经营脆弱性就增加了,高杠杆的企业经营,收益是大,但是波动也很大,一旦遇到外部冲击,比如疫情这样的外部冲击,或者去杠杆的政策,就会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困境,甚至直面破产风险。投资也是一样的,一个是持有的资产能够减持时不过多冲击资产价格,二个是持有的部分资产如果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就更好了。基于这种认知,过去多年,我投资所覆盖的两个核心品种是沪深300ETF和国债,前者大约50万亿市值,后者现在有30万亿规模,未来国债规模每年还能新增3万亿左右。这样,我的账户流动性和现金流没有问题,国债有利息收入,沪深300ET有分红收入。也做一些黄金,铜(全球一年产量2200万吨左右),大豆(全球产量4亿吨左右),这三个品种虽然没有现金流,但是流动性好,只有发生严重的全球流动性危机时才会出现连续3个跌停板强制减仓的情况。
三是经营企业和二级市场投资都特别重视纠错机制。2024年最大的一个纠错是苹果公司放弃了智能汽车业务,开始转向人工智能手机。苹果汽车未必能卷得过特斯拉,与鸿蒙智行、蔚来、小米、小鹏、理想的产品相比,苹果汽车能拥有多少优势,很难讲。苹果手机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苹果汽车的竞争对手众多。美国政府可以不让华为做高端芯片的手机,但是却无法阻止苹果汽车的竞争对手,一个竞争对手众多的行业,很难获取高利润率。企业家只要决策,都是有可能犯错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家做的每次决策都是符合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总有错的时候。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就是如何纠错。源头上是减少决策犯错误的概率,事后是止损机制。如何设计止损,控制投资账户的回撤是投资经理的核心能力之一。可以说,投资经理最关键的能力不是看资产价格的方向,而是摆布不同资产的仓位比例。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投资经理都是一个小小的企业家,需要决策,需要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会出现决策的失误,需要有一套纠错机制。决策过程随意,缺乏纠错机制是散户投资者与专业性较强的投资经理最大的区别。从2016年到现在,我总结了三句话,一是尽量降低决策失误的概率,二是为每一个决策的最大亏损设置一个底线,三是重视持仓资产的流动性与现金流,多资产投资是一条挺好的路径。一个掌管数百亿、数千亿美元的投资经理,其决策要比一个中小企业家的决策需要更多的知识体系的支撑。我门在入行做投资经理时,要培育良好的思维习惯。

2024年6月30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