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惠州发布
惠州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发布惠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等政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CEO换帅!又一光伏龙头重大人事变动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特朗普!史上最强硬投资政策! ·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华为尊界S800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沪硅,突发! ·  2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光伏目标100亿!又一行业巨头拟H股上市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惠州发布

因地制宜抓经济促发展!惠州各县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惠州发布  · 公众号  ·  · 2025-02-06 11:10

正文


2025年1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和聚碳酸酯项目完成最终投资决策,开启全面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建设在抢进度,施工现场一片忙碌;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内,广东永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准备投产,人力资源部门正为招工作准备;位于惠城高新区的惠州乐庭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在各自岗位忙碌,生产设备有序运转……


新春伊始,从项目施工现场到企业生产一线,我市各县(区)都呈现出了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我市各县(区)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

我市各县(区)立足实际,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惠城区
























经济总量稳居全市首位, 高新区产城人融合发展


2024年,惠城区坚持市区一体,持续打造“四个惠城”,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蹄疾步稳,在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等重要经济数据中,稳居全市首位,中心城区城市首位度更加凸显。


干实业、谋新篇。2024年,惠城再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项实绩。目前,惠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3类主导产业集群达到百亿级体量,其中智能家电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被认定为“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成链聚势发展,助力惠城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高新区就是产业聚合发展的“聚宝盆”“加速器”。2024年,惠城高新区的版图上,“刷新”了33条市政道路、4座桥梁,通达总里程超过34.95公里。高新区建设投资额创历史新高,推动商业文化集市、绿地公园、卫生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等各类公共设施持续“上新”,300多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也在2025年春节前动工,吸引园区产业人口达14.5万人,产城人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攀升。


变靓的是“面子”,做强的是“里子”。2024年,惠城高新区17宗供地项目开工建设、22宗供地项目竣工投产,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43.41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42.01亿元,工业投资额达到102.19亿元,获评粤港澳大湾区年度最佳经济功能区。


迎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惠城城乡发展开新局。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惠城推动“头号工程”往深里抓、往实处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抓两头促中间,以“典型”培育带动镇村“蝶变”。2024年,惠城区集中力量抓好“3+28”个典型镇村培育,加快推动“3+7”个镇村重点提升。其中,汝湖镇以镇属国企为主体探索圩镇整体化运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栋镇、马安镇紧抓建筑业央企助力契机,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全部完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振兴圩镇业态,破解长效管护问题。横沥墨园村联合强村公司,推动农文旅融合,开启市场化运营模式,让网红村变“长红村”。


惠阳区
























协同深圳大亚湾打造高端制造产业组团


从惠阳区秋长街道桃园南路左转进入深莞惠红色干线,10来分钟就可到达新圩镇约场、红田片区,再驶入与之接驳的新清大道,几分钟就可到达东莞清溪镇。这两条2024年先后通车的东西走向通道,推动惠阳全面融入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极大改善惠阳南部临深临莞区域交通通行能力,促进与深莞之间资源的高效便捷流动,提升惠阳发展格局。


2024年,惠阳全力推进深惠协同发展区建设,形成总体概念规划和首开区城市设计初步成果,以高水平规划支撑高能级发展平台。联动深圳龙岗区、东莞清溪镇推进“坪清新”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形成空间、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一体融合的综合开发方案中期成果,着力共建大湾区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建立坪山—惠阳—大亚湾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深圳高新区坪山园区、深惠协同发展区、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联动发展,协同打造高端制造产业组团。


惠阳大力推行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链长制”,靶向引进优必选、双能绿建等352宗优质项目,成功入列全国新型PCB产业十大集聚区,新型有机材料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获认定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组建创投母基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举办绿色低碳转型与储能技术创新产教融合研讨会,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入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024年,惠阳城乡融合加速推进。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动工建设,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惠阳段)顺利完工,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将军东路二期、新清大道建成通车,人民路完成升级改造,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投入运营,凤凰山公园完成改造提升,淡澳河通海碧道工程启动建设。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全部完工,“双百行动”顺利启动,新圩镇跻身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秋长街道、良井镇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周田村、新圩村、黄洞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获评惠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


惠东县
























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超年度计划


惠东县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全面落实上级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县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累计征地2.11万亩,累计落户项目36宗,建成投产5宗,在建15宗,宇新总部将注册地正式迁入该县;惠州惠东产业园区盘整收储土地562.3亩,累计落户项目144宗、投产114宗,新签约项目15宗;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产业园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基本完成。三大园区投入29.4亿元完善基础设施,15条道路和12宗市政配套设施建成投用;立拓等28宗项目投产,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等17宗项目开工。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超年度计划。2024年该县安排重点项目88宗,总投资1816.2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75.3亿元。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8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5.2%,高于序时进度5.2个百分点。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百亿产值产业。着力培育9大百亿级产业,为全县GDP实现倍增目标提供支撑。实施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第十二届鞋文化节”成功举办,全年产鞋约9.6亿双,实现产值约410亿元。能源产业全面开花。截至2024年年底,全县已投产重点能源项目共9宗,总投资410亿元,装机容量315万千瓦时;在建重点能源项目10宗,总投资约1375亿元,装机容量960万千瓦时。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有序高效推进,引进了首个外资项目德国佩特化工高端涂料项目。大数据产业建设加快,已落户建设四家大型数据中心及一宗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266.75亿元。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稳步提升,钢铁产业保持稳定。


乡村产业振兴有新成效。渔业产业加快推进。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南海大黄鱼种业创新基地项目于2024年9月底正式动工建设,已完成投资约8000万元。全县现有沉香企业(10亩以上)128家,种植户(10亩以下)118户,成功引进一家沉香精油生产企业,实现沉香精油规模化生产。旅游业发展持续向好。2024年接待游客17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亿元。


博罗县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博罗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从空间、产业、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入手,全方位进行优化布局,将县域高质量发展推上新台阶。2024年,博罗在赛迪百强县的排名提升至66位,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中获创先类县(市)优秀等次。


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博罗县的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这一年,博罗全面实施“链长制”,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现代食品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博罗的规上工业企业1249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69家、高企存量超7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工业投资266亿元,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抓好项目的培育和招商工作。全年引进项目260宗、总投资454.1亿元。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博罗推动资源要素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推进惠州博罗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增效,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2024年引进项目161宗,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41家。创新“五同”模式,深圳福田—博罗共建现代产业园建设加快,落地项目12宗、总投资30.7亿元、预计产值超57亿元。


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博罗聚焦城市布局优化,成功推动园洲、石湾纳入引领区规划,并联合打造县域副中心,规划编制初步完成,起步区启动建设,黄巢墩大道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签约共建完全中学,县域副中心的“四梁八柱”加快立起。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县城古城改造项目扎实推进,革命演讲旧址建设等项目完工,东江开元名都酒店正式开业,省中医院与县中医医院共建协作医院挂牌运营,县城功能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镇村品质颜值实现双提升。坚持“抓两头促中间”,集中资源打造典型镇村,大力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统筹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人居环境优化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打造了最美旅游公路博罗示范段、横河主街等亮点,形成了精品线路。


龙门县
























举全县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2024年12月,总投资32亿元的25宗重大项目正式竣工,为龙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龙门坚持稳中求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举全县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过去一年,龙门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家底做厚做实。龙门工业园是龙门壮大县域经济“主战场”。龙门持续推动资源向园区集聚、要素向园区集中、功能向园区集成,实现土地等要素集约化利用。一年来,龙门着力培育壮大医药与生命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装配式建筑、PET新材料、新型储能、厨具设备等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并探索发展低空经济。


在推进引领区建设工作中,龙门始终坚持规划设计引领。一年来,龙门编制完成《环南昆山资源整合与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文旅康养、县域副中心等系列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引领区范围内镇(旅游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2024年2月至今,龙门涉及引领区的在建项目共61宗,竣工项目44宗,总投资71.14亿元;新签约项目54宗,总投资71.52亿元。当前,龙门县以最美旅游公路为牵引,打造集人文历史、商业消费、社区休闲、文旅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阵地。积极配合市里率先建设旅游公路龙门路段154公里、项目7宗。


2024年9月,全国名校中山纪念中学全面托管帮扶龙门县高级中学,打响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托管帮扶“头炮”。一直以来,龙门将办好民生实事、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4年,龙门持续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通过实施一批学校改扩建(新建)项目,全县预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200个、职业教育学位1.1万个;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全县68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教室、宿舍空调实现全覆盖。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全面托管龙门县总医院,选派优秀管理团队和专科团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帮扶,构建完善“1+3+16+154”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新体系。


大亚湾开发区
























全区石化产业总产值超2513亿元


新春伊始,大亚湾畔,从码头到石化区再到新兴产业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一派繁忙景象。大亚湾开发区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多元发展,形成了以绿色石化产业为核心,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储能产业为主导,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24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1036.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670.9亿元、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


2024年12月,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的160万吨乙烯装置实现中交,全面进入调试阶段;2025年1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和聚碳酸酯项目完成最终投资决策,开启全面建设……近期,大亚湾石化区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当前,大亚湾的绿色石化产业已形成以中海油、中海壳牌、埃克森美孚、恒力等世界五百强为龙头,央企、外企、民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多元投资格局。已实现2200万吨炼油、380万吨乙烯、250万吨芳烃、500万吨PTA的年生产能力,形成了上游炼油,中游乙烯,下游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优势产业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连续6年居“中国化工园区30强”首位,全区石化产业总产值2513.51亿元,增长13.9%,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8.5%。


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作为多年央视春晚、元宵晚会、跨年晚会服务商,洲明科技再次参与多个重点节目的数字内容制作、舞台美术设计与核心技术支持,共同打造璀璨舞台。目前,大亚湾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比亚迪电子、光弘科技、洲明科技、科翔电子等大型企业为龙头,主要产品集中在5G及智能终端、LED及高清显示、PCB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等细分产业领域。2024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640.07亿元,增长9.4%,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7.43%。


大亚湾的汽车产业已形成以比亚迪电池、东风本田、科达利等企业为龙头,以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电池及零部件为主的发展格局,并逐步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2024年,全区汽车产业总产值达212.75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79%。储能产业主要集中在电池材料、电池、电池制造设备等3个环节。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达193.9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8%。


仲恺高新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OFweek维科网  ·  CEO换帅!又一光伏龙头重大人事变动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特朗普!史上最强硬投资政策!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华为尊界S800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沪硅,突发!
2 天前
医药大世界  ·  2017年潜力药物展望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