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GBAT
系列峰会
“GBAT 2020
大湾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峰会
”
,采用线上专题形式发布。我们邀请行业领军人物、优秀企业家、产业前沿洞察者等,围绕全球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表其最前沿的观察、思考、预测,自
2020
年
12
月
21
日起,通过
“
六合商业研选
”
微信公众号发布,将是一场干货满满的盛宴,
欢迎关注。
本期我们带来
“
GBAT 2020
大湾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峰会
”
第六篇文章《你们吹的牛,都在矿山实现了》,作者
CIDI
希迪智驾刘洲
,分享给大家,
enjoy
!
有钱人在
80
年代叫万元户,
90
年代被称之为土豪。
网上冲浪的吃瓜群众们最爱谈论谁家里有矿,却并不关心这个常挂在嘴边的行业,更鲜有人真正去过远离城市的矿区。然而矿业其实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
人类活动所消耗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占
80%
以上,每人每年要耗费
3
吨矿产资源。
中国领土辽阔,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且储藏量丰硕,是名副其实矿产资源大国。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2019
年中国共有采矿业企业
1.02
万个;采矿业资产
9.75
万亿元,较
2018
年增加
1,404
亿元;利润总额
5,379.8
亿元,同比增长
2.5%
;全年采矿业投资增长
24.1%
。
采矿业几乎是现代社会所有物质基础的提供者,在中国当前发展中,更是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而为这个巨大产业提供运力的,正是矿用卡车,俗称矿卡。互联网带火山东挖掘机,却没有带火矿山中的矿卡。甚至在网上搜索
“
矿卡
”
,出来的结果,却是另一个小家伙
“
挖矿显卡
”
。
矿卡的工作其实就是,在矿区内部每天往返于采掘面和破碎站,像一头只知埋头苦干的大黄牛。
纪录片爱好者应该在《国家地理:超级工厂》中见到过它。
这种巨型卡车从前都是被小松
(全球知名大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产业机械制造企业,总部在日本)
、卡特彼勒、利勃海尔等国外矿卡巨头垄断,动辄就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而在过去几十年的野蛮发展过程中,聪明的中国人发明出更小巧、更便宜的替代品,即非公路宽体车,
价格仅为巨型矿卡
1/10
,在国内市场
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每年销量突破
1
万台。它的头部企业每年产值近
50
亿元,在无人关注的工程机械里的矿山装备细分场景中,闷声发大财。
地位重要,又蕴含着巨大财富,这样的宝藏行业,岂不是要令从业者睡觉都要笑醒?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从业者不仅不会笑醒,甚至连觉都睡不着,这几年矿山及矿卡行业着实遇到不少麻烦。
1
、节能减排:
为可持续发展和缓解环境压力,矿山企业必须响应国家号召,以环境友好方式发展。对于矿山企业自身,节能减排能有效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直接延长矿山企业生存年限。
但矿卡这个大家伙堪称
“
油老虎
”
,油耗几近疯狂。在部分沿海地区,矿山实行碳排放约束的情况下,矿卡能耗、排放,对矿山来说,都是巨大灾难。
2
、年龄断代:
我跑过不下几十个矿山,从露天到井下。所见之处,一线工作人员没有一个
80
后,更别说
90
后。矿卡驾驶员平均工资虽然不低,但对年轻人来说,城市工作不仅更加舒适安全,且处处都是高薪机会。
年轻司机越来越少,老司机更难招聘。招聘信息发出去,回应寥寥无几,合适的更是少之又少。
“
嘟嘟嘟
......
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
3
、竞争加剧:
对于矿卡行业,巨大利润空间正在吸引着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厂家,由于整车组装没有技术壁垒,现有技术没有进步,而这些工程机械厂家,在卡车制造方面具备更大优势,传统矿用卡车市场已被他们瓜分殆尽。
不仅仅是采矿业,这些年很多其他行业同样路途艰难,汽车行业也一直在寻求新技术突破。随着乘用车和商用车关于无人驾驶的牛皮一个接一个破灭,公众对自动驾驶从一开始的热烈追捧,逐渐进入冷静期,大众对自动驾驶开始持不信任、不接触的态度,甚至每起自动驾驶事故,都足以掀起全球范围内的质疑。
然而,背负着重重困难的矿卡,却在不为人知的矿区中,偷偷啃下新技术这块硬骨头,它在悄悄拔尖,即将惊艳所有人。
如果有感动中国十大车辆这个奖项,那必须要给电动矿卡颁一个。
离长沙城区不到
10
公里的某砂石骨料矿山,把山上的石头爆破,然后用挖掘机挖到电动宽体车上,然后宽体车把满载的
60
吨矿,经过
3
公里长的下坡,到达颚式破碎机前面,并倾倒进去破碎,再空载上坡去工作面装载矿石。
就是这样的标准流程,每天重复几十次,消耗的电量你们猜是多少度?
也就是工作一整天,完全不要充电,没有任何成本。不仅不需要充电,更奇葩的是,每天下班,司机还会打开车窗,让空调运转几个小时,把存储的电消耗一部分,不让电池太满。
这份爱的核心部分,就是电动车的特色。它能够在下坡用电机回收能量制动,既发了电,又起到缓速制动的作用。只要坡度合适,满载下坡发的电量,甚至比空载上坡消耗的电量还多。
免费工作,用爱发电,绿色无污染,此等矿卡,堪称当代矿山一大传奇打工车。
还是在长沙,几年前,一个叫
CIDI
希迪智驾
的自动驾驶
公司,因为客户要求,把他们在高速重卡上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用在露天矿卡上,现在已经在江苏某矿山落地运行。
最初只是客户一句玩笑话,被一群较真的工程师们实现后,竟为矿山解决大麻烦。
希迪智驾在某矿山运行的无人矿卡
首先是解决驾驶员招聘困难问题。
从前要高薪高福利招驾驶员,而且离职率特别高;在一些偏远地区,根本无人应聘。矿卡智能化后,
无需驾驶员
,直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解决驾驶效率低下问题。
人天生存在
“
惰性
”
,尤其在日复一日重复性工作中,更容易偷懒,抄近道,不守规矩。这些人为不可控因素,将导致车辆无法按照现场调度系统的指令运作。矿卡智能化后,只遵从严谨的代码指令,指哪打哪,分毫不差。
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也得到解决。
传统露天采矿经常发生翻车、撞车、人员跌落等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成本增加,矿山还将停产整顿,这对于矿山的运营,可以说是致命的。而矿卡智能化后,减少现场工作人员,增加作业精准度,极大幅度降低安全风险程度。
那么,当矿卡电动化和矿卡智能化结合起来会发生什么?
1
、电费约
10
万(平均水泥和砂石骨料矿山工况);
2
、维护保养费用约
3
万(电动车结构简单几乎免维护);
从传统有人燃油矿卡,变为无人纯电矿卡后,居然可节省
90%
运营成本,这在任何行业都是颠覆性革命。
这仅仅是运营成本一方面的改变,伴随而来的,还有效率提升、安全风险降低、碳排放减少。在未来几年里,电动化和智能化将会为矿山带来巨大改变。
随着工业发展带来的矿产资源需求增加,及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高效、绿色开采成为矿山转型升级重要趋势。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
,
着手研究智能开采技术,并先后制定
“
智能化矿山
”
和
“
无人化矿山
”
发展规划。
自
2016
年以来,国内也相继出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等系列关于智慧矿山的纲领性文件,无一不在说明
,
智慧矿山成为全球矿业发展趋势。而自动驾驶在商用车、乘用车领域热闹了好几年,但其落地难、盈利难等问题渐渐消耗人们的热情与耐心,大众对自动驾驶的追捧
,
终于在各种打击下重归理性。在这种情况下,矿区场景无人驾驶的刚需性与迅速落地
,
开始被资本看重。
2012
年登陆火星的
“
好奇号
”
探测器
,
想必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
好奇号
”
在火星上至今行驶
8
年,
依靠的就是自动驾驶
。
再回头看看矿山环境,是不是有些相似?矿区运输道路相对封闭,场景相对简单,路线相对固定,时速要求相对较低,并且不受公开道路交通法规所限制
,
这些都非常利于自动驾驶快速落地。而只有迅速落地,才能加速核心算法更新迭代。
随着国家积极推进智慧矿山、绿色矿山的产业政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国内矿主的投入意愿逐渐增强,希迪智驾等自动驾驶公司技术能力逐步提高、数据逐渐积累,无人电动矿卡在矿山行驶的道路越来越平坦。
2020
年,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厂和以希迪智驾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在矿山行业默默深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电动矿卡会在各个矿山安静的跑起来。
“智能电动汽车专题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头号玩家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电动汽车第一季+头号玩家第一季”优惠组合+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相关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