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留几手
我觉得我像一个艺术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2月28日开营!高级人力资源法务师&高级劳动 ... ·  23 小时前  
HRTechChina  ·  2025年HRTech企业VIP会员服务重磅 ... ·  昨天  
HR新逻辑  ·  DeepSeek梁文锋:关于认知、价值观、人 ... ·  昨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净利润大增333%,阿里转身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留几手

人们为什么喜欢挑战珠峰?

留几手  · 公众号  ·  · 2019-06-03 19:39

正文





近日,世界海拔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迎来了登山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人同时选在天气最好的5月22日登顶。


接近珠峰峰顶、海拔8790米的“希拉里台阶”出现了严重的拥堵,这是一截12米长、近乎垂直的“死亡区”,在这冲顶的最后一关,很多人等了4个多小时,不少人因等待遇难。


▲希拉里台阶的“堵车”情况


在这一天,虽然没有雪崩、地震,也没有特别恶劣的天气,却造成了严重的伤亡情况。据悉,一个14人组成的团队里,1名队员身亡,3名队员因天气寒冷肢体冻伤,很可能要被截肢。一名印度登山女队员在众人目睹下从8700米处坠落......


拥堵原因主要与一些登山者技术不够有关,也有人对自己体力估计不足。



据尼泊尔政府部门统计,2019年春季登山季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踪。


珠峰的“大堵车”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热议。


有人觉得这帮攀登的人吃饱了没事干,为了在朋友圈装逼,连命都不要了。有人觉得自然是无法征服的,不是说你登顶了就算征服了自然。更有人说,挑战珠峰是自私的表现,万一出事了,你的家人怎么办......


既没有金银珠宝,也不能羽化飞仙,只是在山巅短暂地看看风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冒死去登顶珠峰?



01

人类的冒险基因



自世界之始,我们便与自然相斗争,以获得生存空间, 这是天赋人权,也是人类宿命。


在与自然漫长的相爱相杀里,我们探索了热带雨林、极地冰原与高山峻岭, 感受酷寒炎热, 并且抵达了地球的两极。


作为地球之巅,崇高无比的珠穆朗玛峰自然成为了地球上富于浪漫与冒险精神的最后一块磁石,吸引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探险。


▲珠峰登顶路线之一。


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面对《纽约时报》记者提问“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说出了那句流传甚广的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登顶珠峰是一场酷刑,但攀登者还是络绎不绝。


▲乔治·马洛里随着登山队第一次来到珠峰脚下时,他将她描述为“梦境中最狂野的造物”,巨大、美丽,又可怕!


对于攀登者,登顶珠峰不仅是为了名誉、成就感、征服欲而去做这件事,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本能,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渴望。


在美国的曼哈顿东70街,就有一个由探险者和科学家组成的世界顶级探险社团:探险者俱乐部,汇聚了地表上最生猛、最富有冒险精神的大牛: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世界上最早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诺尓盖,世界上最先到达南极的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跨界造火箭把特斯拉送上太空的“钢铁侠”伊隆·马斯克,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美国的罗斯福总统......


▲阿姆斯特朗登月时,除了美国国旗,他还带了一面探险者俱乐部的旗帜。


想要加入这个探险者俱乐部,你不一定非得有财有势,但一定要有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勇气。


比如亚马逊的CEO贝佐斯,自己组建了一只精锐的科考团队,就为了打捞出阿波罗11号的发动机残骸。这项工程费钱费力,难度高,失败风险大,很多人觉得他吃饱了没事干。



贝佐斯却认为,打捞后的残骸放在西雅图飞行博物馆,哪怕有一个年轻人在参观中受到启发,进而点燃了探索宇宙的梦想,这次打捞就没有白费,是有意义的。


对于这帮有钱有闲的大佬,这世上或许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可能是快乐和有趣、可能是人生意义和视野、也可能是跨越高山大川、“我来,我见,我征服”的豪迈。



02

珠峰有钱就能上?



网上很多人说:“只要你有钱,夏尔巴人就可以把你抬上珠峰。”


珠峰真的这么随便,有钱就能上?


我们先说说夏尔巴人,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脉土生土长,是全世界登顶珠峰人数最多的民族,全世界的登山者都需要找他们做登山向导,以及做菜、当背夫、提供协作。


▲Phurpa Tashi,45岁,夏尔巴人,21次登顶珠峰


但就是这样一群顶级的攀登专家,也是世界上因山难死亡人数最多的民族。 2014年4月18日,珠峰南坡的一场冰崩曾造成16名夏尔巴向导死亡,可见登山路上,险象环生。


珠穆朗玛,藏语有“女神”之意,但她卸妆之后,便是巨型金字塔般险峻的地形,零下几十度的极低温度,只有海平面三分之一的超低氧量,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以及天气不好时的风雪肆虐、雪崩、冰崩......



珠峰变幻莫测的极端环境,不要说抬人了,就是连一具尸体你都没法拽下去 。这也是珠峰上横尸遍野的原因,而这些尸体最后成为了后来者判断距离的路标。


每个登顶珠峰的人,都要路过无数尸体。


▲珠峰上最广为认知的“绿靴子”,死于1996年,被后来的登山者用于测量他们离山顶的距离


▲五颜六色的尸体“地标”。据统计,珠峰上类似的遗体多达两百具,他们有的默默死去,无人知晓,有的却是人们眼看着他遇险,却未能施救。


登珠峰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8000米以上无道德。 也就是说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你能自保就不错了,不要想着去帮助别人。


想要获得珠峰女神的青睐,我们不仅要有钱,还要有才,有体能。


有钱 :高海拔探险是烧钱的游戏,普通人攀登一次珠峰大概要45万左右。



在这之前,我们还要先去其他比较低的山峰做适应性训练,从3000+的小山,到5000+的四姑娘山,再到6000+的玉珠峰,8000+的卓奥友峰,每攀登一次,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专业的向导和设备是登顶的必要条件,此外,能拿出这么一笔闲钱来爬山,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有才 :熟练掌握攀登技巧,学习攀冰、攀岩等,和滑坠自救、基本急救知识,以及具有强大的信念。


有体力 :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比如每天去健身房跑步,做HIIT,游泳,提升高海拔的适应能力。


▲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想》


失足、缺氧、失温,任何一个小错误仍有可能把我们永远留在珠峰。


就像开头的珠峰拥堵,就是因为很多人攀登技巧不熟练,耽误了时间,后面有些人在低氧量、低温的环境里长时间等待,导致体力不支,又饿又累又困,最后在侥幸的打盹中离开了人世。


因此,年龄、体能、经验、运气、长期计划甚至财力,每一项都是影响因素,再小都算数。


2003年,52岁的王石成功登顶珠峰,成为当时国人中登顶珠峰的最年长者,一时风头无两。


为了登顶珠峰,王石准备了四年。为了适应高海拔的环境,他循序渐进挑战了一个又一个高山,从3000米到5000米,然后7500米,最后才挑战珠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