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造就
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范儿  ·  首发!清北 DeepSeek ... ·  昨天  
AI范儿  ·  首发!清北 DeepSeek ... ·  昨天  
网信西藏  ·  拉萨市民,请注意! ·  昨天  
云南市场监管  ·  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二氧化硫漂白的?!还能用吗? ·  2 天前  
昆明警方发布  ·  “顶流”眼中的昆明公安 ·  4 天前  
阑夕  ·  AI需要更多的热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造就

2016年的这十大科学发现让我们觉得人类还有希望

造就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1-06 20:00

正文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庆祝“朱诺”号探测器飞抵木星。从技术上说,这算不上什么科学发现,但看看他们多高兴!


美国宇航局(NASA)三台火星探测器的日晷上都刻有一小段铭文,其中详细介绍了火星探测任务,以及我们地球人向这颗相邻行星发射探测器所希望达成的目标。


铭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致未来的火星访客,我们祝愿你们旅途平安,尽享发现的喜悦。”


发现的喜悦!这种说法是不是很可爱?


过去一年,至少可以说,这个世界存在诸多不如人意之事。但在各种各样的动乱之中,我们也收获了一些喜悦,尤其是科学发现的喜悦。人类继续前进,寻得宇宙奥秘的答案,并斩获能够让我们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知。

当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发现时,我就会想到,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可以做得很好。我们充满好奇心和智慧,能够取得令人着迷和兴奋的发现——而且,我们重视科学,使得这些发现变成现实。每思及此,我那冰冷的心就会感受到温暖。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2016年慰藉人心的事情,以下是我们最钟意的、最能够“对人类重拾信心的”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简单地说,引力波是引力场泛起的“涟漪”,它们由天体(比如黑洞)的运动引起。虽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即使是他也不相信人类有朝一日能够探测到它们。也许我们花了100年才证实这个预言,但我们的确做到了。

2016年早些时候,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科学家探测到了由两个黑洞对撞发出的引力波,从而开启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新时代。发现引力波这件事证明,我们不仅有能力观测周围的恒星,而且能够侦听到目力所不能及的天文现象。

隔壁的类地行星

比邻星距离我们太阳系仅仅只有4.2光年,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科学家在2016年发现,在比邻星的宜居带(即距离恒星既不太远也不太近的地带),有一颗类地行星正围绕它运行。


这颗岩石行星的尺寸和所处的位置意味着,它的上面有可能存在液态水——科学家认为,这是地外行星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


虽然我们已经观测到了很多潜在的类地行星,但发现一颗距离地球如此近的宜居行星,这非常令人兴奋。此事为我们打开了取得各种潜在新发现的大门,其中包括向比邻星发射探测器,以近距离观测那颗类地行星。


围绕比邻星旋转的类地行星艺术构想图。

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新物种

数百年来,我们一直在记录地球上存在的物种。尽管如此,一些研究预测,地球上仍有超过80%的物种未被人类发现。


但好消息是,我们正在不断发现此前不为人知的物种,2016年也不例外。从生活在海底的“幽灵”章鱼,到能够模拟树叶的蜘蛛,再到长着一些额外“丁丁”的奇怪千足虫,我们在过去一年发现了不少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新物种。


这个世界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神奇生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用科学对抗寨卡病毒

2016年年初,人们意识到,此前鲜为人知的寨卡病毒能够导致一种名为小头畸形的罕见先天缺陷。随着这种病毒在拉丁美洲和美国南部地区迅速蔓延,人们变得惊慌失措。


然后,在这种恐惧面前,科学家挺身而出,他们很快开发出一系列干预措施,从疫苗到针对孕妇的治疗方法,再到对蚊子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失去繁育能力。


虽然我们未能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过去一年中,医学研究人员加深了我们对于这种病毒及其影响、以及如何加倍保护婴幼儿的了解,并展示了我们在投入科研努力后所能做到的不可思议事情。

让瘫痪的猴子再次行走

数十年来,让截瘫患者再次行走一直是医学研究人员的梦想,他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进展。


不过,我们在2016年看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新成就,来自瑞士的研究人员利用大脑芯片成功让瘫痪的猴子再次拥有了行走的能力。


动物研究只能算是跳板,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技术对人类也有效。但是,它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展示了科学和技术相互融合能够帮助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难题。

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


有时候,新的发现源自于非常古老的东西,它们可以教会我们一些非常酷的新信息。


就拿2016年在格陵兰岛发现的、拥有37亿年历史的化石来说吧,它超过了上一个纪录保持者(即在澳大利亚出土的35亿年历史的化石),让我们得以窥见地球最早期的生命;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即使在那个时候(即地球刚刚成形且不断遭到小行星的袭击),生命仍然成功找到了立足之地,让人不得不惊叹生命的顽强。


生命的起源被追溯至单个分子

说到我们可以从古老事物中获得的新发现,科学家还在2016年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奇的单分子,它让地球上的单细胞生物开始向多细胞生物过渡。


这种分子名为GK-PID,它是地球进化出多细胞生物(比如说,我们人类)的必要条件。研究人员发现,正是这种分子在远古时期发生的突变让一切成为可能,这提醒我们生命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思议。

认识水熊虫

一只可爱的水熊。


缓步动物,有时也被称为“水熊虫”或“苔藓猪”,是一种微型生物,它们不可思议的强韧生命力让科学家十分着迷。


水熊虫可以在一些条件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包括外太空。


2016年,对于它们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开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测序了解了水熊虫的大量秘密,其中包括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它能够帮助水熊虫的DNA免遭辐射破坏。


如果我们能够揭开这种生物强韧生命力的奥秘,那么我们甚至有可能纳为己用。


三亲婴儿


虽然此前已经有“三亲婴儿”降生于世,但线粒体移植术是在2016年首次取得成功的。


此前的“三亲婴儿”有少部分DNA来自父母之外捐赠者提供的细胞质——即细胞中包裹细胞核和线粒体的粘性物。


现在,通过线粒体移植术,三亲婴儿只继承了捐赠者的线粒体DNA,跟以前相比堪称巨大的飞跃。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这项技术可能意味着,那些因一系列遗传并发症而无法生育下一代的父母拥有了新的希望。


熊猫不再是濒危动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