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生活好像压缩后变速的视频:快速闪动、应接不暇、压力倍增,心理健康状况逐渐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焦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绪是导致人生理及心理疾病的根源,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只有安全地释放,才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尤其是负向情绪。
而现实层面通常是不被允许的,因此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些合适的途径去完成内在情绪能量的承托与化解,并且越来越愿意为此付费。
画出波浪形的线条,能够将一个人的
恐惧
,从身体转移到画纸上;
艺术成品也可以被撕扯、撕碎、弄皱和扔掉,象征性的表达
压抑的情绪
;
与以谈话为主的心理咨询相比,艺术治疗
听上去
“病耻感”
没有那么强烈,在宣泄情绪的同时还能帮助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找到灵魂安放的居所。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AATA) 对艺术治疗的定义为:
“利用艺术媒介、艺术创作过程和当事人对所创作艺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
通俗来说,就是以艺术创作为主要手段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艺术治疗的关系中,个体通过艺术媒材将意念具象化,通过创作释放不安的情绪,澄清旧有经验,传达心理需求。
艺术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因对于大自然中许多现象感到畏惧与恐慌,在岩洞中留下许多壁画以表达敬畏之心。这些壁画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象形位子、陶器以及各种服饰上的符号艺术等都是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艺术治疗的奠基人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Margaret Naumburg
,作为弗洛伊德与荣格的追随者,她于1915年创立了Walden学校,将艺术融入心理治疗中,为认识潜意识提供了途径,她
说:
“
人们
自由的艺术表达是一种符号意义上的语言,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更多可供分析的信息。
”
艺术咨询室不同于普通的房间,它对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咨询师具有
隔离性、包容性和安全性
三个特点,让来访者可以暂时从混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中解脱出来,在这块“净土”中进行思考和创作。
另外艺术咨询室还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来访者活动和进行创作。
根据艺术治疗的形式的不同,
需要不同的艺术创作素材,
比如:硬度不同的绘画铅笔、各种颜色的铅笔、水彩笔、颜料以及不同尺寸、质地和颜色的纸张等。
这些艺术创作的素材在咨询过程中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在来访者的世界中象征着某种情感和记忆。
这里的作品是指来访者在艺术创作之后得到的一幅画、一件雕塑等,
它是来访者与咨询师进行交流的中介。
当来访者欣赏自己创作的作品时,得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感悟和体验,甚至获得一系列心理意象。
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和故事都转移到了作品中,作品是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折射,需要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探讨和挖掘其中的奥秘。
艺术治疗中的关系有别于一般的咨询关系,而是
来访者、作品、咨询师
三者互动的关系。
随着艺术治疗的传承与发展,在欧美国家已经相当盛行,越来越多实证研究表明了其在心理咨询中的效果,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心理咨询、医院甚至养老院中,适合于儿童、特殊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人群。
艺术能帮助人们表达出单独用语言无法通达的一些体验。运用
色彩、线条、形状、构图和画面,
来访者可以传递那些伴随体验而生的感觉和情感氛围。
沉重、轻松、开放、封闭和飘逸的感知,或被困住、被束缚、被压垮的感觉,都可以通过视觉化的形状、结构和象征来表达。
●
对于语言表达不佳者:
对于那些未解决的情绪问题是发生于前语言阶段的,或语言表达能力受限的来访者来说,
艺术治疗给予他们表达体验的非语言方法。
●
对于善于表达者:
那些很善于语言表达的来访者,也发现
艺术治疗是一种很强大的媒介,可以通过它交流更复杂或更微妙的感受,
这一点胜于语言的形容力。
当感觉和体验被投放进艺术创作,释放的过程便自然发生了。
除了更多更微妙的净化层次,艺术治疗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象征化地将非常强烈的、未修复的情绪释放到一个艺术化的观察,比如:
艺术治疗会激活内在的观察者,即自我的一部分,
它能站在一个感觉、体验和观念之外,离开一点距离去观察。
一旦来访者投入艺术创作,内在体验便会带动出来,来访者将开始看见他们正在创造着什么。
在完成艺术创作后,作品可以被放置于一定距离之外,或被悬挂起来,来访者和治疗师可以退后一点去观察它。他们便可以在艺术中,一起来观察来访者的问题。
当来访者看着他们的创作,转化便能发生。来访者会感知到,
他们的自我拥有一个部分,是能够站在感觉(比如,狂怒、悲伤、恐惧、绝望、气愤、创伤)之外的,并很真实的了解到自己的存在要大于那些感受。
艺术治疗中的核心技术
在艺术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如下技术引导学员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表达感受/情绪: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将生活中的五件大事分别写在五张白纸上,然后再让他们将所有的纸翻过来,在纸的背面将这件事给人的感受或体验用颜色画出来,不用强调绘画技术,只选择能代表体验的颜色或简单的图形即可。
这个技术帮助人认识到对事件的认识与对事件的感受是不同的,其间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缩短这个差距就意味着学会处理内心困扰的能力。
在团体中有的成员在自我情感表露方面会有困难,这时,团体带领者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各种面部表情的人像图片呈现出来,要求团体成员注视这幅图片刻,然后对这幅图作出非言语性的反馈,比如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手势作出反应。
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性格内向羞怯的成员尝试表达情感,增强交流能力。
如仍有困难,可以请这位成员独自练习,或请带领者或其他成员作示范。也可以在个体咨询中使用,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咨询师或团体带领者要求每个人面对自己的纸和画笔,不要关注其他人在干什么。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尽可能地将颜色涂满整个纸面,对着这种颜色或画出来的团静静观察片刻,就会体验到这种颜色引发了某种心情,而这种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不要急于命名这种情绪,静静地停留在这种情绪中,试着体验它,再体验它。
这个技术可以用于个体咨询,帮助查找情绪的缘起,也可以用在团体中,加深个体自我体察的能力。
用同样的方式,换一种不喜欢的颜色,可以探索负向情绪体验。
但这
时如果是在团体中,指导者的控制力就很重要了,如果控制不住,负向情绪泛滥开来打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会带来不良影响,对团体目标形成障碍。负向情绪引发的问题来不及处理,就会使个案面临受伤的风险。在个体咨询中情形也是一样的。
咨询师或团体带领者要求来访者或团体成员思考以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及对自己的影响,想想这个人的样子,将大概的形象画出来,然后想想自己就是这个人物。这时,治疗师可以引导个案从重要他人内在想什么,想对你说什么等问题入手,帮助个案站在“重要他人”的角色里体验并将体验说出来。
这个技术与“角色扮演”或“空椅子”技术起到的作用是同样的,可以分为“替重要他人说话”和“与重要他人对话”两种方式,达到:
(3)可以提高自我意识程度,即为行为改变带来可能。
咨询师请来访者对事先准备的绘画作品表达某种不喜欢、不赞同的情感。透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学习以平静而安全的方式表述自己的不愉悦体验,而不是以“发脾气”或扭曲的方式进行交流。如,对作品或绘画作品中的人物说,“我感到我不信任你,因为……”。
在这个过程中,个案经历了当众表达自我的恐惧,学会了如何面对负向情绪的表达。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艺术治疗作为心理咨询技术,借助非言语的方式抵达情感深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慎重,
尽量接受专业的培训后再在日常咨询中使用,以免给来访者造成“二度创伤”。
应学员们的期待,简单心理Uni联合WABC艺途学院,以美国艺术治疗教育体系的核心课程框架为基础,融入WABC艺途学院创造性艺术领域多年的国内实践经验,从课程架构、课程内容、学习配套进行全面升级,开发了
《艺术治疗系统课93讲》。
从艺术治疗的伦理到理论,再到媒材的认识和如何应用实践,实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