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八十九期】(历史系列第196讲)
李德的包办婚姻-历史上的今天
1933年12月27日,共产国际顾问李德获得了中央苏区军事上所有大权。李德,恐怕是红军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外国人。李德军事上的问题,萨沙也不多说,是非自有公论。本文就说说他在中国的一段荒唐婚姻。听萨沙说一说吧。
这个德国共产党员,是后来中央苏区的太上皇,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曾经是一个国际革命者,他是德国人慕尼黑人(他自称奥地利人),曾经参加过德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活动,两次被捕入狱。越狱逃到苏联以后,李德曾经担任过红军骑兵旅的政委,通晓各种游击战和运动战。后来李德进入伏龙芝军事学校担任教官,成绩非常优秀。第四次围剿后期,李德作为共产国际顾问弗雷德·施特恩的助手,先期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但顾问弗雷德·施特恩本人因各种原因没有来中国,李德就从副手提拔为顾问。
李德是日耳曼人,身强体壮,当年30多岁,正处于壮年,欲望很强烈。欧洲革命者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对于男女关系看的不重。
以俄国革命者为例,被流放期间男女革命者往往组成临时家庭,一旦释放就各奔前程。在他们看来,革命者也要正常的生活,有正常的生理需要,这没有什么稀奇的。
陈士榘上将后来回忆说:“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找个女人陪他睡觉),在中国尤其是在红军,就显得有点可笑。”
到了中央苏区以后,李德却发现他根本找不到临时妻子。苏区没有妓女,更没有轻浮容易勾搭的女人。当年中央苏区基本都是中国南方人,女人身高多在1米6左右,身体单薄。而李德身材非常高大强壮,精力旺盛,举止粗鲁。
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就类似于泰国著名的大白鹅和小黑鸡的组合。中国的女性,本能对李德退避三舍。
苦熬了一段时间,李德开始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距离他的独立别墅不远处,是共青团的一个办公点。李德经常看到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人出入,他有些心动。
他曾经公开送礼物追求她,还曾经公开向她示爱,岂不知此女是有丈夫的。
这个消息传到上面,也许是怕李德闹出事,一场包办婚姻就出现了。
中央局妇委主任李坚贞,被要求负责解决李德的配偶问题。
他选来选去,选中了同乡,在中共中央局担任文书的萧月华。萧月华是广东大浦人,童养媳出身,1925年加入共青团,稍后和革命者李明光结婚。
1932年,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在战斗中牺牲,21岁的萧月华失去了丈夫。
萧月华文化不高,长得也平平,但能吃亏耐劳,身体也比较好,擅长篮球。自然,选中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是结过婚的。
这是一项任务,并不是普通的婚姻。
经过组织上反复做工作,萧月华才委委屈屈的同意了,两人在1933年结了婚。
萧月华
本着嫁鸡随鸡的观念,萧月华开始也想和李德好好过日子。她学会了烤面包,也学了几句简单的俄语。
很快,萧月华就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和李德相处。
虽然结婚了,李德和萧月华并没有感情可言。
别的不谈,两人连语言都不通。李德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俄语和英语,但只是会一些简单的中文词汇,而萧月华只会一些俄文词汇,这显然不足以沟通。
沟通都不行,还怎么过日子。
李德是德国人,当年德国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很强。希特勒曾经说过:妇女的智力是完全无用的。妇女最大的责任就是生育。
这代表了一部分德国男人对待女性的基本观点。
李德希望妻子试试听他的,只要安心在家做事即可。
但萧月华也不是普通农妇,她搞了近10年的革命妇女工作,女权意识很强,性子又直,不愿意成为丈夫的附属品。
两人隔三差五发生争执,因语言不通很快就转为中文和俄语混杂的呵斥甚至打架。为了协调军事顾问的家庭问题,连周恩来都亲自出过面。自然,劝解多以让萧月华忍气吞声为主。
就待遇上,夫妻竟然也有很大的不同。
李德作为红军最高层的军事顾问,享有最好的待遇。他的鸡鱼肉蛋等副食品一年四季供应不断,还不时地有外国香烟、咖啡和饼干等战利品送给他。
萧月华
在当年,中央苏区粮食紧张,普通战士连红糙米饭都吃不饱。
萧月华则仍然保持自己普通文书的供应,和丈夫天差地远。
而李德压根没有把萧月华当作平等的妻子,不愿意将自己宝贵的供应和她分享。
资料中写道:李德把组织上发放给他的物品记得很清楚,他不允许萧月华随便动用属于他的任何东西。一次,就因为萧月华没经他的同意,私自吃了一块饼干,李德知道后对萧月华大骂一通。萧月华顶了几句,李德竟然大打出手。披头散发的萧月华一边跑,一边哭喊,李德则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叽里咕噜地叫嚷。街上过路的红军干部和战士,就像看西洋电影一样驻足观看。
在李德权倾一时的时候,两人尚且过不下去,之后就更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