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
干货
,送“混好职场的108个小妙招
”
发送:
交个朋友
,添加赢姐个人微信
这是
赢姐公众号
的第
622
篇原创文章
昨天,一个读者向赢姐诉苦:
“我在公司15年,如今人过中年还是基层,每年工资会随着公司制度涨一点,目前待遇是市场的1.5倍。最近听说公司在计划裁员,像我这样的基层高薪中年人,感觉会被拿来第一批开刀,特别焦虑,已经很多天没睡好觉了…”
他的情况,印证了一个职场现象:
失业大潮来临的时候,最害怕的不是高层管理人员,也不是新入职的低收入者,而是那些工作时间长的基层高薪中年人。
为什么?
01
企业用人越来越注重性价比
最近些年,很多企业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不得不想着花样降本增效。这导致如今的企业用人逻辑变了。从过去的高薪求才到:
我花3k招你进来,你要能干出5k的成绩;你本来市场价值5k的人才,我只出3k给你;你在单位拿着5k的工资,但如果外界有比你更便宜还更优秀的人才,你就可能会替换掉。
主打一个:
人尽其用,人超所值。
这时候,还处于基层又拿着较高薪水的中年员工,相比而言就容易显得性价比没那么高了,所面临的裁员失业风险增加。
02
基层高薪中年人的危机:没有护城河
对于基层高薪中年人来说,真正的危机并不是被裁员,而是他们缺乏真正的“护城河”。
一旦被裁,很难找到同等待遇或接近待遇的下家。
所谓护城河,指的是能够让你在职场中不能轻易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独特的技能、关键资源,还是难以替代的行业关系。
然而,很多中年人在基层岗位上积累的技能往往是通用的、可复制的,甚至是年轻人能够迅速掌握并替代的。
没有特别突出的竞争优势,加之年纪渐长,学习新技能的速度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逐渐减弱,这使得他们经常面临被年轻人替代的危险。
另一方面,基层中年人也不像高层管理人员那样有管理经验,
甚至在人际关系网络上,他们也不像高层
管理人员
那样拥有广泛的资源和人脉支持。
所以他们的失业风险,比高层管理者和年轻的可塑新人高出不少。
03
人在职场,一定要提前防范中年危机
今天,在无数个单位里,有着无数正在躺平的年轻人。他们仗着年轻,觉得未来机会多,所以从不关心自己的职业规划,工资每隔几年差不多涨涨就行了。
然而,如今的基层高薪中年人,相当一部分是从这群年轻人中慢慢演变来的。
正如有句古话说的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其实,绝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在35岁就差不多结束了,之后越来越难有更突出的建树。你年轻的时候不够努力,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时,就很可能后悔。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提早布局:
业余时,
多
学习新的技能,尤其是管理技能要趁早学,争取年轻时当上管理者。另外,如果时间充裕,业余可以尝试尝试副业,增加抗风险能力;
工作上,一定要让自己多有挑战和学习的机会,哪怕钱少事多也值得。多争取做出成果,把一些重要项目作为自己的“作品”打磨,给自己积累关键项目经验和能力护城河…
此外,现在还能苟在职场的基层高薪中年人,也是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职业状况,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不要被动等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