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青年
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机关报《北大青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一天两起恐袭命案,美国怎么了 ·  昨天  
每日人物  ·  AI提示词里,2024年的人类精神状态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新疆终于有这样的导演了。” ... ·  2 天前  
环球人物  ·  花20万教农民弹钢琴,她美出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青年

雕龙|《Klass》:校园里的沉默枪声

北大青年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6-13 22:58

正文


本报记者

王 筠 国际关系学院2014级本科生


琐碎的情节被高度浓缩在七天之中。


第七天来临,男主人公Kasper没有和往常一样在家吃过早饭再去学校。临走时,他把一头金发长久地埋入祖母的颈窝,“请原谅我。”


风扫过城市,卷起地上的黄叶。城市萧索得一如既往。


校园在枪击案中掀起波澜,又在波澜后归于平静。



被拯救的几率有多大?

 ● ●


在Kasper伸出援手之前,Joseph已经习惯了来自全班同学的欺凌。面对班里男生的威胁和女生的刁难,他通常采取的态度是“忍着”——他别无选择,从小接受军人父亲教育的他应当出拳反击,但他并没有那个力气。


Kasper原本是施暴群体当中的一员,但是猛然袭来的良心发现和由此产生的与原来群体之间的罅隙使他被不由自主地推到了被欺凌者一边。家境不好、成绩不好、来自乡下,进而被怀疑欺负同学等等,标签被一个一个贴在他的身上——通过他曾经伙伴的手。


被拯救的动因看来起始于Kasper突如其来的良心发现。那么,良心发现的几率有多大呢?


导演给了它门缝开合的瞬间——Kasper的女友推开的门缝中露出一丝怒意,Kasper就此止住了笑,眼神恍惚,手一松,放出了之前被塞进女更衣室里的裸体的Joseph——为什么就软下了心又放走了人呢?导演没有解释。但这玄学一般的犹疑瞬间,恰成了两个男孩的命运改写的转折点。


由此开始的七天,连缀出一场为生存和尊严而开始的枪击,两个原本分立两个阵营的男生,因为“尊严”的深刻命题生出了一丝心心相惜的情谊,转而将枪口对向曾经的“强权”。



良心发现是场无法捉摸的小概率事件。就像日剧《Legal High》中所说:“多数派自然地被认为是正义,意见相悖的就会被排挤。欺凌的本质,是气氛。”


欺凌的发生“自然而然”,当老师在第六天发现整个班在欺凌一个人时,同班的同学杜马斯仍然坚持“那是Joseph自己的错”。他不得不这么说,因为他有可能就是下一个Joseph,但如果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这个男孩的话,他也许乐于如此描述,因为他已经迫使自己确认了自己的“正义”和“良知”。


电影改编自爱沙尼亚的真实事件,故事以校园枪击案结束。一个男孩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男孩拿着没有子弹的枪陷入绝望。


结局仿佛无关悲喜,只剩一片死寂——那只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是无数个因汇聚成果的一天。那也只是一个不知名的七天,是两个孩子生死攸关的七天。


为什么男主是他?

●  ●


Joseph大概自己也想不到,曾经的欺凌者Kasper会站在自己的一边。


这里的情节设置如果不结合Kasper的身世来看,只能是生拉硬扯,而导演的巧妙之处则在于,这里并没有过多着墨,但将这种“良心发现”的选择在后续的情节中一步步合理化——


Kasper来自乡村,就读于城市里的高中,电影里,父母全程未曾出现,身边只有祖母照看。祖母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的出场都在为Kasper操心。她担心Kasper欺负同学,担心Kasper不学好,为了没有得到印证的“感觉”而忧心忡忡、而去不断尝试得到Kasper的回答。


善良、慈悲、敏感。这些特点在Kasper的性格中也曾闪现。



Kasper和祖母,两个人碰在一起着实让人着急,情况本不复杂,两个人却总不在一个频道上,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调频,能不能听见听懂全看运气。


电影外的我一直在干着急。为什么不说清楚呢?为什么不解决问题呢?随着影片的推进,我慢慢理解了这种情绪。


在选择成为施暴群体的一员时,Kasper也许并非出自本心,而是情势所逼,他的生活状态借由校长之口被点出: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成绩不好,内心的自卑和敏感使他不希望自己被这个集体排斥。


Joseph的状态触动了他——如果以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违背了自己的本心,Kasper可能就是Joseph的角色,但Joseph的惨态并不是Kasper想要的,他的内心更多的是和祖母一样的善良、柔软和慈悲。两个被孤立的人自然而然地习惯于一起行动,两个人的交流方式和祖孙两人的一样,让人着急。


和祖母在一起时间长了,Kasper似乎并不太在意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故事和思考都被咽在肚子里,当问题发生时,双方之间只有情绪的宣泄。而事情积累到无法解决,就成了极端的手段出现的时刻。


良心促使他成为曾经同伴的对立方,内心的柔软之外,还有着Kasper性格中的自尊和倔强。尤其是在女友质问他的时候,他回答“我要怎么办?”的时候,他对Joseph的拯救好像更是一种对自己灵魂的救赎,对曾经罪孽的洗刷。


于是,越是面临种种污蔑和指控,他就越不能放弃。由此,他也成了贯穿电影的人物和推荐情节发展的线索。


电影和现实之间

● ● 


电影中曾经快速闪过了一个镜头——个头不大的孩子在校园的走廊里撕扯打闹。看似小打小闹的场景中,孩子眼中闪过的“凶光”着实令人胆战心惊。这些嬉戏打闹被冠以“游戏”之名,但当我们回看自己的来时路,却发现在那些成年人看不见的、或是一笑而过的地方,暴力可能正在滋长。


校园欺凌这个话题离我们远吗?近处是类似于“中关村二小”的霸凌事件,远处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过往。小到长大后对某个话题的排斥,大到性格中的某种不信任感、淡漠感和抽离感,历史的印记已经难以抹除。


如此说来,成长像是一次渡劫,每一个旁人眼中的细碎平常,每一个如今看来的琐屑玩笑,当年却足以带来灭顶般的恐惧和伤痛。



犹记得高中时期,班里的女生乐于抱团,当时我们戏称其为“城堡”,但是现在回忆起来,这种壁垒之后可谓是“藏污纳垢”。无论当时是恶意中伤,抑或只是开玩笑小八卦,对于城堡中的人,是谈资、是笑料,但是对于城堡外的人,可以说是灭顶之灾。上了大学之后,我也经常想,当城堡外的人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节,可能已经是谈笑风生,只当是陈年往事付作笑谈,但当城堡内的人们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节,也还能是笑谈吗?


当是辱没灵魂的耻辱吧。


回到电影,旁观者一次又一次的漠视让我心寒:老师的嘲讽,校长的偏见,家长的误解以及(女)朋友的误会。成人世界教给我们尊重、平等和宽容,但同时将对世界的冷漠递给我们。他们都不曾怂恿任何人,但是漠视本身就是纵容,放纵就是“犯罪”。


从电影开始,我一次次渴望有人能站出来戳穿这一切,期盼着老师能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期盼着校长能不失偏颇地戳穿一面之词,期盼着有目击者能站出来而不是转过头当做一切从未发生,期盼着父亲能抱抱儿子,告诉他:“世界不只是这样的。”甚至到最后的最后,我还抱着侥幸心理,那些看见他们拿枪行进的同学们,能拦住他们吗?


只是最后,那些我们以为能看到的一丝光亮都成了最后一根稻草,都一次次压垮了这两个人。而那些射出去的子弹,也成了开在观众心上的一枪,又一枪。


在贯穿全片的冷色调里,少见花哨的剪辑技巧,近乎纪实性的镜头,一次次敲打观众的心房。最让人心惊胆寒的一场戏是最后的校园枪击案,和我同时放大瞳孔的是Kasper,我几乎能看到他不停颤抖的双手——他也因此不能准确射击。整个影片不乏暴力血腥,然而导演却拍得不动声色,冷静异常、花招全无。


只是,冷静的是反思,是校园欺凌不再发生的愿望。


只是,那个想去荷兰学习电脑图像的梦,连同那个羸弱的少年,已经一去不复返。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系化名

微信编辑|张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