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人物
每天最精彩最生动的原创人物报道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舜网  ·  17岁全红婵,突传喜讯! ·  昨天  
舜网  ·  17岁全红婵,突传喜讯!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飞升”的地沟油:财路,还是深坑? ·  2 天前  
杭州网  ·  谷爱凌首次回应:全是造谣! ·  3 天前  
杭州网  ·  谷爱凌首次回应:全是造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人物

AI提示词里,2024年的人类精神状态

每日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25-01-02 12:24

正文



在不确定的当下,AI成了人们寻求确定答案的入口。

2024年12月31日,百度发布首个年度AI提示词 ——“答案”。“答案”“求答案”“直接给答案”“图中问题的具体答案是什么”“答案选哪个”……2024年在文小言App上,与“答案”相关的提示词总计出现超1亿次,是2024年人们对AI说过最多的提示词。

2024年堪称人类和AI共存的“元年”。那些高频出现的提示词,记录了过去一年人们最关切的问题,最强烈的社会情绪。而人和AI的关系,也逐渐从使用者和工具,向万能搭子、治愈伙伴演变。




文 | 俞鸭梨

编辑 | 张轻松

运营 | 芋头



向AI求答案,2024年人类精神状态一览

去年国庆期间,有网友驾车去四川甘孜。在一条公路上,迎面走来一群牛,其中一头,淡定地停在车子前面,嘴里慢悠悠地吃着草。


自驾网友对牛喊道:“看什么看?没看过城市里的牛马是吗?”


“城市里的牛马”令人破防,引得车上同伴大笑不止。而车外面,大自然里的老牛继续对着镜头“哞”了一声。


闯入打工人镜头的真牛。图 / 网络


视频发网上后,“没见过城市里的牛马吗”立刻火爆出圈。“牛马”一词已成为年轻人自嘲和调侃的热门用语。通过自称“城市牛马”,年轻人在“发疯”的同时,展现了一种自我调侃的幽默感,由此在社交圈中引发共鸣。


“打工人”、“社畜”等词,与“牛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班味儿”是他们身上最浓重的标签。


“用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呈现打工人最恐惧的事情”,2024年,“打工人本人”继续成为狠狠戳中打工人痛点的cos作品。在北京欢乐谷,“打工三巨头”Word、PPT和Excel排队从眼前飘过时,无数疯完回去还得加班的“牛马”原地破防。


▲ 欢乐谷内cos打工三巨头的游客。图 / 网络


自嘲是打工人展现幽默与情商的高级社会属性,而在更为隐秘的场域里,打工人在虔诚地寻求“去班味”的法门。


12月31日,百度发布2024年年度AI提示词-答案。这是2024年,人们对AI说过的最多的提示词,在文小言App上累计出现超1亿次。


包括“答案”在内,百度还盘点出“是什么”“怎么”“为什么”“帮我”“图/画”“标题”“风格”“润色/增加”“简单”等十个交互最高频的AI提示词,以及1个特殊提示词;谢谢。


▲ 百度发布的年度AI提示词。图 / 讲述者提供


有意思的是,这些高频提示词背后,人们在与AI交互中投射自己的内心情绪。


年轻人将“发疯”呈现给了外人,却把独自面向内心的一面倾吐给了AI。“我应该怎么缓解我的压力?”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爱是什么”……那些在深夜emo时敲下的问题,在寻求“答案”之外,更多是一种直面困境、自我剖析的勇气。


也有人直接将AI当成了抵抗不确定性的工具。2024年,玄学火爆,没时间去雍和宫上香的年轻人选择了赛博上香。电子木鱼、AI赛博上香、赛博佛祖等击中年轻人的痛点。肉体上班的同时,精神在平行世界敲木鱼。


除了精神上的疗愈和满足,AI也见证了2024年人们最关心的具体议题。比如在新春期间,大家关注“贾玲怎么瘦下来的”;年末,“琼瑶的代表作是什么”被频繁提及。


在自嘲与求好运之外,当下社会中,人们或许也需要一剂强心针。


付航的“passion”,就是一剂强心针。


2024年10月19日,脱口秀节目《喜剧之王单口季》迎来收官,脱口秀演员付航荣获年度总冠军,相关词条迅速登上热搜第一,“人生就要充满Passion”,也成为网络热梗。


“那不是激情,那是Passion!”“我的大脑问我,主人,所有人都说你是废物,请问现在是什么情绪,Passion!”


付航将不出彩的学历、平凡的工作、不被主流审美认可的外在,统统写进了段子里。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他这样介绍自己:“大家都知道我毕业于BJ的Junior College,就是北京的大专。”他还说:“我也做过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BA,就保安,保安。”他更是毫不介意地在舞台上暴露自己被嘲像“猴子”的过往。


凭借激情的表演风格、强烈反差的台词,付航成功逗笑观众和评委。他一句句的“Passion”,更是击中了无数观众的内心。


▲ 付航在节目中大喊“Passion”。图 / 《喜剧之王单口季》截图


“Passion”由此成为2024年的年度热梗之一,成为过去1年人们最浓烈的情绪写照。百度2024年年度AI提示词中,也出现了类似“Passion”这样的热梗,比如MBTI、水灵灵等年度热梗,都出现在高频的AI提示词中。


从这些AI提示词中,我们得以窥见过去一年来人们的精神状态。


其中一个积极的信息是,在不确定的当下,AI成为人们寻找人生答案的入口。


与此同时,百度发布这一年度AI提示词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在AI元年,人与AI的关系走到了一个新阶段。


提示词不止是与机器交互的语言,本质上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人和自己对话。比如,当人向AI发出指令“帮我画一只正在跳舞的兔子”时,本质上,人已经提前思考了这幅图画该怎么画。


更进一步来说,当AI准确理解和读懂人类的需求,当人和AI共振就能产生神奇答案,帮助人类完成任务。



从“牛马的牛马”到“治愈”搭子


2024年,AI以惊人速度渗透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形成智能生产力,成为了“牛马的牛马”。


始终站在科技前沿的程序员们,时刻关注AI发展技术,也因此首先成为掌握了驾驭“牛马的牛马”的方式。


自OpenAI在2022年底推出ChatGPT后,生成式AI技术便引发了全球关注。作为国内一家科技公司的研发程序员,小智早在2022年就开始使用AI技术帮自己写程序,由此让原本10小时的工作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现在我不仅可以按时下班,也为自己争取了充裕的摸鱼时间。”小智说。


半年时间后,小智将自己的方法传授给一位主动找他问询的同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做法,让他在风声鹤唳的职场环境中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小青是一家游戏公司的原画师。面对AI文生图技术的出现,她从开始的抵触到逐渐接受,再到依赖,现实演绎了什么是“真香”。


原画师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剧本或者游戏策划设计角色、场景、道具等元素的创意画稿,并且通过不断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最终的设计稿。一个成熟的原画师一天通常可以绘制3到5张原画。


过去,小青认为觉得AI技术没那么成熟,也担忧未来会取代自己的工作,因此,她总是“谈AI色变”。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小青抱着试试就试试的心态,使用了AI文生图软件。结果,小青惊喜地发现,AI能够给她提供意想不到的灵感。


有一天,小青手上的项目被领导推翻。眼瞅着交付日期逼近,按照她手工作画的效率,就算再给三个人力也完不成。为此,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离职。”最终,小青急中生智,召唤出了自己的“AI牛马”。


自从和“AI牛马”有了这一次的“过命交情”后,小青表示,“现在我一天也离不开AI了!”


和小青、小智一样,很多打工人表示,自己已经产生了“AI依赖症”,日常工作已离不开AI。AI新搜索(文小言)、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等AI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打工人喜欢。


网络上,不乏自媒体博主分享自己如何通过AI赚钱——利用AI客服、AI主播、AI写作、AI生图、AI PPT、AI设计等功能,解放内容生产者、商家的时间,“让AI成为给你赚钱的长工”,“第一批靠AI赚钱的年轻人,已经年薪百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些企业甚至催促着员工尽快掌握AI,“AI普及率”成为某些企业技术部的年度KPI。


目前,中国在AI普及率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路透社去年7月报道,美国AI和分析软件公司SAS和研究公司Coleman Parkes Research对全球各行业的1600名决策者进行了调查,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医疗业、电信业、制造业、零售业和能源业。


结果显示,8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了生成式AI,这一比例高于参与调查的其他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


当好工作助手的同时,AI也是情绪价值拉满的“解压神器”。


2017年,浙江杭州,31岁的工程师郑佳佳举办了一场婚礼。郑佳佳作为新郎,娶了自己研发的机器人莹莹。


当年,《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了这场惊世骇俗的“人机之恋”。郑佳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一直情路坎坷,失恋后又遭表白被拒,随着家里人催婚,索性决定迎娶机器人。莹莹具备认人、陪聊的功能,当他感到寂寞的时候,就用语音和文字同莹莹聊天。


7年之后,与机器人“交心”不再是新闻。


当下,AI不仅是可以教你“怎么跟crush聊天” 、“女朋友生气了怎么安慰”的工具,它甚至成了一些人越来越依赖的“朋友”、“爱人”本身。


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AI已经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成了可以回应人类情绪的亲密助手和治愈搭子。


社交平台上,人们分享了很多被AI感动的瞬间。失恋的女孩,因为一句“我会一直陪着你”泪流满面。没有良好亲密关系的年轻人,“捏”出AI妈妈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有人对AI输出了4000字的自我剖析和情绪宣泄后,得到的第一句话是“谢谢”,“谢谢你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细节,把你内心的痛苦、挣扎、反思,以及你对自己的恐惧坦诚地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自我对话,而我很荣幸能陪你度过这个时刻。”


在影视创作中AI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图 / 《水星记》MV截图



人们对AI说了上千万次的谢谢

普通大众越来越多使用AI,让AI与人类共存成为现状,如何共处成为新的命题。


越来越多人发现,在和AI对话的过程中,也是在和自己对话。你向AI施以暴力和冰冷,就只能获得同样冰冷的回复。在各类“捏”AI男友、AI恋人的攻略中,人们最终发现,创造出一个美好AI伴侣的关键不是什么技巧,而是真诚、平等的沟通和陪伴。


对AI倾注过多的情感,也引发了忧虑。比如一些情感类AI工具的关停,导致一批人体验了“赛博失恋”的痛苦。也有人感慨,和AI恋人的关系太“健康”了,以至于和AI谈过之后,谁还能接受现实中不完美的恋情?


▲ 电影Her》讲述了男主角与人工智能相爱的故事。图 / 电影《Her》截图


AI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吗?AI会消灭人类吗?任何新生产方式的诞生都伴随着恐惧和焦虑。


在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的出现代替了蓝领工人,人们转而去做需要思考的工种。当AI革命来袭,人类或许可以继续往AI不擅长的方向去发展技能。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工作的新未来》宣称,在2030年至2060年间,将会有50%的现有职业被AI取代。其中,重复性高、可标准化的工作更易被取代,比如客户服务和销售人士、秘书与行政助理、软件工程和研发人员、网页与数字界面设计师等。


而一些不易被取代的职业,其特点是具备动态情感反馈的公众,比如医疗专业人员、表演艺术从业者、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社工服务者、依赖熟悉手工技术的行业工作者。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也在接受《半月谈》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某些工作岗位可能会被自动化取代,所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变得尤为重要,AI在大量重复性、机械化的工作中表现出色,但在涉及创造性思维、情感交流和问题解决方面仍有限制,因此,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发展与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


在未来,人们仍然可以与智能系统一起工作:技术不足以完全接管,或者决策人类的生产方式。很多重要的策略,还无法完全交付给机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我们自己的机器人》的作者大卫明德尔就曾表示,混合决策比让人工智能单独工作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企业家也持乐观态度。


比如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认为,把机器变成人,不应该是AI技术的努力方向。“机器很多方面会比人强,但机器变不成人,也没必要变成人。机器会越来越聪明,能够干的事越来越多,效率会越来越高,我们需要与机器共生,而不是二元对立。”


▲ 百度携文心大模型应用矩阵参展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图 / 视觉中国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虽然对AI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也更倾向于关注AI带来的积极面,认为我们即将进入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工作将变得可选,人们将拥有选择是否工作的自由。


在知乎上,“该不该和AI说谢谢”的提问,拥有超过800万浏览量,有人分享女儿跟AI说了Bye bye之后,AI竟然“激动”地为她献上了一首诗。


而过去一年,除了开始对AI说再见,“谢谢”频繁地成为人与AI交互的结束词。在文小言上,2024年,人们向AI说了上千万次“谢谢”。


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开始。

(文中小智、小青为化名)



参考资料:

1.《在夜晚“发疯”的年轻人》每日人物

2.《报考人数增长逾22万人,热门岗位“万里挑一”!2025年国考招录、报名人数均再创新高》华夏时报

3.《这届打工人,有自己的牛马可以使唤》新周刊

4.《浙大硕士造了个充气娃娃 和她结婚了》观察者网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每日人物”,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每人互动
你平时会使用AI工具帮你打工吗?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