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神夏”的朋友们,是不是被卷福彻底圈粉?
然后开始幻想自己成为一枚酷炫侦探的场景,嗯,并没有什么不可以……
那么大侦探们,到了犯罪现场,你们该干啥呢?
你可能会说,当然是封锁现场、采证取样、DNA鉴定分析最后直接锁定真凶啦!
但是,你知道从犯罪现场到法庭,
提取到的DNA物证都经历了什么吗?
首先,设想这样的情景,接到某报案后,作为侦探的你匆匆赶往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在
调查员等专业人士的协助下提取DNA物证,你想采集血迹、烟头或者细小纤维等样品……
犯罪现场、现场调查员,图源:Sherlock Holmes & ABC.net.au
但要小心,从物证选取、采集到包装、封口、标记以及存储运输等过程,你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需要
避免DNA的污染或降解
。
比如:记得使用无菌一次性用品,样品风干后装进纸袋,最后在4℃或-20℃存储运输DNA物证,避免降解。
拿到物证后,别耽搁!赶紧送到实验室把DNA提取出来。
然后呢?
然后做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呀,把DNA扩增出来,这么点DNA怎么够……
有了PCR,来自烟头、毛囊、唾液、精液甚至粪便中的少量DNA就能让罪犯无所遁形。
那么,
PCR完成后,大侦探知道该怎样鉴定分析吗?
目前主要是以下几种方法:
(1)STR(Short Tandem Repeat,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广泛存在与人的基因组上,是
DNA上面比较短的重复序列
,核心通常为2~6个碱基(如下图的AGAT)。某个位点上核心序列重复次数的不同产生STR片段的多样性,我们便可以通过检测STR的不同来区分不同人的DNA。
(2)线粒体DNA匹配
线粒体是细胞中负责产能的细胞器,存储了部分DNA。正常情况下,我们细胞内线粒体
全部来源于母亲的卵细胞,所以
其
D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与母亲的一致
。
线粒体DNA不易降解
,通常用于一些悬案的侦破,像鉴定失踪人口等。
2011年警方就曾通过匹配线粒体DNA的方式,证实意外发现的尸骨来源于8年前失踪的13岁少年丹尼尔·莫克姆。
丹尼尔、丹尼尔父母,图源:Wikipedia和theguardian
(3)
Y染色体
学过高中生物的我们都知道,Y染色体为男性特有,是一条“祖传染色体”……
Y染色体上特有的STR序列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性侵案件中区分开受害人与罪犯的DNA。
另外,Y染色体分析还能
通过家族性匹配确认嫌犯身份
。在一起案件中,警方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锁定了某家族嫌犯。
被族亲“坑”的杀人犯米勒,图源:azcentral
看来,不能轻易干坏事啊,毕竟“血亲的联系”可能分分钟出卖你啊……
最后的最后,还得法官考究DNA物证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判断一下DNA物证能不能采用,然后看它证明力有多大,能不能达到识别个体或鉴定亲权的标准。
所以在法庭上,鉴定结果的判定也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
随着科技的发展,DNA鉴定术也衍生出了更多的功能……
比如,基于DNA的
面部识别术
。
图源:Snapshot.parabon
又比如,利用血液样品DNA
预测年龄
。
图源:HNGN.com
在技术层面,大规模平行测序机器能在几小时内将基因组大约32亿个DNA碱基信息转变成数字信息进行存储。
未来我们DNA里包含的所有信息就都在法律的监视之下了,想想都有点……
看来,人人成为福尔摩斯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其实,作为侦探迷,我们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Ref:
https://theconversation.com/from-the-crime-scene-to-the-courtroom-the-journey-of-a-dna-sample-82250
https://www.mcscs.jus.gov.on.ca/english/centre_forensic/InformationforInvestigatorsSubmitters/HandbookofForensicEvidencefortheInvestigator/CFS_handbook.html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61883/
朱科军,论刑事诉讼中DNA证据的审查与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5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