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文小明&贾宝华院士 Chemical ... ·  3 天前  
社会学研究杂志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25年非事业编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多相催化,Science!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22 08:48

正文

▲第一作者:Anika Jalil、Elizabeth E. Happel、Laura Cramer

通讯作者:E. Charles H. Sykes、Phillip Christopher、Matthew M. Montemore

通讯单位:美国塔夫茨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美国杜兰大学

论文doi:10.1126/science.adt1213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链接)




背景介绍
乙烯环氧化反应(Ethylene Epoxidation)是生产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O)的关键工业过程。环氧乙烷是制造塑料、防冻剂等消费品的基础化学品,全球年产值高达约400亿美元。 然而,现有工业催化剂(银负载于 α- 氧化铝, Ag/α-Al₂O₃ )存在两大问题:

低选择性 纯银催化剂在低乙烯转化率( ~10% )下选择性仅约 55% ,需依赖氯( Cl )作为促进剂将选择性提升至约 90% 。但氯具有腐蚀性、毒性,且需与其他促进剂(如铯、铼等)协同作用,体系复杂。

高碳排放 环氧乙烷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所有高价值化学品中最高的,每生产 1 EO 排放约 1.3 CO₂ ,主要源于分离能耗和副反应(乙烯直接燃烧为 CO₂ )。

因此,开发不依赖氯且能进一步提升选择性的催化剂,对降低环境负担和工艺成本至关重要。



本文亮点
1. 基于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本研究提出镍( Ni )作为银催化剂的单原子掺杂剂,显著提升乙烯环氧化反应的选择性

2. 本工作通过镍掺杂打破氧吸附能标度关系。通过密度泛函理论( DFT )筛选,发现镍在银表面可实现近无势垒的 O₂ 解离( Eₐdias <0.05 eV ),同时维持适中的原子氧吸附能( E a ds ,O ≈2.2 eV ),打破传统催化剂中 O₂ 解离势垒与氧吸附能之间的标度关系。

3. 本工作通过镍与氯协同作用,使选择性突破 90% 。具体来说,本工作发现当镍与氯(以乙基氯形式共进料)协同作用时,选择性将提升至 90% ,且无需依赖其他复杂促进剂(如铯、铼)。

4. 环境压力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AP-XPS )显示,镍掺杂银表面可稳定亲核氧物种( 528.5 eV ),但其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从纯银的 550 K 提升至 700 K )。亲核氧的稳定性降低其反应活性,抑制乙烯直接燃烧和环氧乙烷二次燃烧为 CO₂ 的副反应路径。



图文解析
1. 理论指导的镍掺杂机制与表面氧吸附实验

要点:
1、 通过计算不同单原子掺杂剂(如 Pt Pd Rh 等)的 O₂ 解离势垒( Eₐdias )与原子氧吸附能( Eₐds,O ),发现镍( Ni )是唯一打破标度关系的元素(图 1A )。镍的引入使 O₂ 解离势垒趋近于零,同时保持适中的氧吸附能,促进氧物种的动态吸附与脱附。

2、 本工作通过 CO 探针分子实验证实,镍在氧化条件下向银表面偏析,在真空条件下迁移至亚表层(图 1C ),动态调控活性位点暴露。

3、 最后本工作证明了镍的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镍的偏析行为可逆(图 1C 插图的 STM 图像),表明其在反应条件下可稳定存在,避免因烧结失活。

2. 镍掺杂银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

要点:
1、 本工作探索了选择性随镍负载量的变化。在 Ni:Ag 原子比 1:200 时,环氧乙烷选择性提升 25% (图 2A ),而过高镍负载(如 1:50 )会因 NiOₓ 域形成而阻塞活性位点,降低选择性。

2、 镍掺杂显著降低 CO₂ 生成速率(图 2B ),尤其在高温( 523 K )下,对环氧乙烷二次燃烧的抑制更明显(图 2C )。

3、 多批次实验验证了 NiAg₂₀₀ 催化剂的选择性提升一致性(图 3A ),表明合成方法具有可重复性。

3. 镍与氯的协同作用及工业条件验证

要点:
1、 接下来本工作探索了氯共进料的增效作用。在工业条件( 25% 乙烯、 0.5 ppm 乙基氯)下, NiAg₂₀₀ 催化剂选择性达 90% (图 3C ),且乙烯转化率下降幅度远小于纯银催化剂(图 3B )。

2、 镍与氯的界面协同机制:镍可能通过改变银表面电子结构,优化氯的吸附位点,从而协同抑制副反应路径。

3、 最后,本工作证明了长期稳定性潜力。镍掺杂减缓了氯诱导的催化剂失活速率(图 3B ),为工业长周期运行提供可能。

4. 表面氧物种的 AP-XPS 分析

要点:
1、 亲核氧与亲电氧的鉴别如图 4 所示。纯银表面以亲电氧( 530.2 eV )为主,升温后转化为亲核氧( 528.5 eV );镍掺杂表面则额外出现 亲镍氧 529.3 eV )。

2、 镍使亲核氧的脱附温度从 550 K (纯银)提升至 700 K (图 4B ),降低其反应活性,抑制燃烧副反应, 提供了镍稳定亲核氧的热力学证据。

3、 最后,本工作进行了氧物种动态平衡的调控。镍通过稳定亲核氧,维持表面氧物种的动态平衡(亲电氧促进环氧化,亲核氧抑制过度氧化),实现选择性提升。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合,揭示了镍掺杂银催化剂在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独特作用机制,突破传统氯促进剂的局限性。镍的引入不仅显著提升选择性,还可与氯协同增效,为工业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方向。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镍的负载方式与载体结构,推动低氯或无氯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助力环氧乙烷生产的绿色化与高效化。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t1213



研理云服务器

业务介绍

研理云,研之成理旗下专门针对科学计算领域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提供者。我们提供服务器硬件销售与集群系统搭建与维护服务。

● 配置多样(单台塔式、两台塔式、 多台机架式 ),按需定制,质量可靠,性价比高。

● 目前已经为全国 100 多个课题组 提供过服务器软硬件服务(可提供相同高校或临近高校往期案例咨询)。
● 公司服务器应用工程师具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