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通识联播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大、清华、复旦、中大以及浙大、南大、武大、厦大、重大、港中文等大学十所高校组成。联盟特开设通识教育平台,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介绍核心课程知识,促进高校交流合作,发布相关资讯信息。关注通识联播,锁定中国通识教育实践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  7 小时前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  7 小时前  
打工君投资随笔  ·  旧经济向左,新经济向右 ·  昨天  
打工君投资随笔  ·  旧经济向左,新经济向右 ·  昨天  
人生资本论  ·  租房市场崩了,大变天 ·  昨天  
EarlETF  ·  牛市思维?熊市思维? ·  2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中国下定决心,我们迎来历史上第三次对外开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通识联播

走进课堂|“《史记》解读”助教心得与学生课程感想

通识联播  · 公众号  ·  · 2024-08-20 18:00

正文

《史记》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史学著作之一。然而,它不单是一部“历史书”, 还承载了太史公未尽明言的思想和主张——这是《史记》的难解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

“《史记》解读”是一门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霖老师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课系列Ⅰ.人类文明及其传统)。本期推送为该课程2023年秋季学期助教心得与学子课程感想,欢迎大家关注!




“《史记》解读”助教心得与学子课程感想




0 1


助教心得


任新亚

《史记》的大名人尽皆知,但有耐心全读、细读者恐怕不多。《史记》的读法不止一种,但人们往往仅把它视为一部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或者用来考证古代的史事,或者用来玩味优美的文辞。通行的读法自有道理,但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司马迁的隐言微旨与《史记》的本来面目,令读者与这部经典极富魅力的一面失之交臂。
李霖老师的“《史记》解读”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史记》的新读法。在这门课上,《史记》不是考据或鉴赏的工具,而是阅读的目的本身。我们追问的不是司马迁写了什么、正确与否,而是他如何书写?为何要如此书写?他透过文字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借助新的读法,我们看到的不是文本呈现的外部世界,而是作者隐微的内心世界。
这门课负担不轻、富有挑战,但仍吸引到一百多位同学踊跃参与。在李霖老师的教导下,同学们逐渐学会如何循着司马迁的视角,细致地解读文本,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揭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种种“玄机”,从而理解作者的意指。
事实证明,本课提倡的新读法不仅可行,而且必要。李霖老师提示我们,在司马迁的心目中,《史记》绝不仅是一本寻常的史书, 它更是一部表达个人思想的“子书”,乃至一部为汉家立言的“经书” 。太史公并非泛泛叙述历史,而是通过对史料的精心挑选、剪裁、编排,力求回答 “汉家究竟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 的“大哉问”。他上承《春秋》之精神,接续孔子之著述,想要写出六经之后的“第七经”。作者的宏伟目标,为作品注入独特的灵魂,同时对读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唯有细心、耐心品读,方可体味太史公如何匠心独运,挥舞巨笔,叩响时代的脉搏。
用新读法读《史记》,有几个要点: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我们的阅读要立足于司马迁的原笔。 传世的《史记》文本已非原貌,想要理解太史公的本意,必须先分辨清楚哪些话出自作者之口,而非后人窜入。
第二,要格外重视《史记》的赞语、小序、表序、传序。 殊不知这些容易被忽略的文本,正是帮助我们进入司马迁思想世界的阶梯。
第三,非“通”读无以读通《史记》。 所谓“通”读,一方面要通“五体”,即对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一视同仁,内容均要掌握。特别是后两者,不能轻易放过;另一方面要通“古今”。对司马迁而言,“古”乃前朝往事,“今”为汉家历史,“今上”(武帝朝)之事尤为重要。古、今并非断裂,而是紧密相连,并指向未来。实际上,这门课的课程设计,便处处彰显着“通古今”的精神。
第四,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不仅要了解司马迁本人写的东西,还要努力弄清楚司马迁读过的、采用的东西。换言之,要探索《史记》的史源。通过史源学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太史公究竟如何“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
这种读书方式,既新鲜有趣,又充满挑战。太史公自言:“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读《史记》,正须好学、深思。李霖老师的这门课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让大家利用一个学期的漫长时间,放缓脚步,沉下心来,细味文本。
由于老师的认真负责与同学的积极配合,身为助教,我感到自己的工作轻松而愉快。最大的挑战是组织讨论课。为了让同学们不只是被动听讲,而能够有机会一抒己见,李霖老师特别设计了一次讨论课。讨论的话题有两个:(1)“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2)“项羽何以失天下、刘邦何以得天下?”选课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择其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远。正可由浅入深,在激发讨论热情的同时,逐步推进到《史记》之立意等大问题。同学们分为数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从而保证大家都能获得发言的机会。经过前期的充分筹备,讨论课顺利进行,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不时提出精彩的见解,让我体验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就个人而言,这门课程中有两点让我感触极深:
其一,关于读书的态度。 李霖老师反复叮咛我们,面对文本,要首先保持谦卑的态度,而非自以为是、居高临下,急着去表态、去下判断。 批评文本的前提是理解文本。 在我看来,这是真正的读书人所应拥有的读书态度。
其二,关于老师的教学。 李霖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对课程的方方面面均予以妥善、细心的安排。他很重视课堂效果,关心同学的感受,会根据大家的反应与意见,及时调整课程进度与内容,尽可能让同学们享受这段专心读书的时光。李霖老师的言传身教,令后学如我者受益良多。
从各种意义上讲,《史记》都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反复玩味的经典。正如李霖老师所期待的,这门课只是一个引子,希望同学们无论日后从事何种职业,仍能不时翻一翻《史记》, 让阅读经典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复兴”


李霖老师在“《史记》解读”课堂上授课




0 2


学生感想


王同学(信息管理系)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习惯于从史料和文学两个角度去分析《史记》,《史记》解读这门课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太史公的旨趣 。在这门课中,我学习到如何从一个 全面 的视角去分析《史记》,将《太史公自序》、本纪、列传等看作整体,才能领悟太史公所言“隐约”。即使《今上本纪》失传,我们也能通过对七十列传布局的分析推测太史公对武帝一朝的看法。司马迁不仅在《史记》中记述了历史,还提出了 承敝易变 逆取顺守 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司马迁智慧的结晶。此外,老师所提及的文本阅读方法也使我受益匪浅。

别同学(哲学系)

这门课程在授课内容安排、阅读篇目择取、任务量设置、作业反馈等各个方面都让人感受到老师和助教的用心。对于之前只接触过屈指可数的《史记》零碎选段的我来说,一学期下来,能够大致把握《史记》的整体轮廓,对部分篇目有较为精细的阅读,并在老师授课思路的提点下,配合着讨论课与作业的辅助,发现几个有趣的问题。 自觉读书上有所进益的同时,作业的字数限制也十分有效地训练了精简表达的写作能力。 即便在自己没能完全跟住老师要求的情况下,仍感觉在阅读、写作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收获。

丁同学(清华大学)

在上这门课之前,虽然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但主要是阅读一些当代书籍,基本上没有看过原始史料,“《史记》解读”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和体验。 我得以直接地了解到太史公视角的历史,思考太史公流露出的个人的思想。 虽然自己对历史解读的能力肯定远不及之前看的历史类书籍的作者,但是通过一手资料自己思考,而不是思考别人思考的结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自己思考之后听课,了解太史公对其史源的筛选,老师自己对太史公的分析等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老师一直很鼓励我们的独立思考,让我们在讨论课上各抒己见,甚至鼓励我们 批判性 地看待他授课的观点,他从不觉得自己所说就是标准答案,这样的态度是值得欣赏的。此外,我还重新拾起了高考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虽然能力不复从前,但是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和美好的。

莫同学(元培学院)

十分有幸能够选修李霖老师开设的“《史记》解读”课程。对于并不太热爱阅读的我来说,选修这门课程最直接的成就感在于,能够有机会系统、深入地阅读《史记》,让我对这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悟。课程与历史学学术研究有着很大不同。课程并不意在探究《史记》记述的历史事件是否客观、真实,而立足《史记》本身,通过考证史源挑选和裁剪、解读各关联篇目之间的叙述异同,探求 太史公隐含于“微言”中的“大义” 。在这门课中,我认识了一个 有爱憎、有痛苦、有抱负、立体而鲜活 的太史公,感受到了 历史的温情 。由于《史记》特殊的编排逻辑,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常散见于多个篇目,因此在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时,我们时常需要围绕同一话题在多个篇目中“反复横跳”,对同学们文本梳理和比较分析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的确在课程初期给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在课程结束时,当我真正能够尝试独自解读《史记》中两个篇目的密切关系,进而描绘出我所理解的太史公时,内心的畅快淋漓更是难以言喻的。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和助教的辛苦付出,也欢迎同学们选修“《史记》解读”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7 小时前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7 小时前
打工君投资随笔  ·  旧经济向左,新经济向右
昨天
打工君投资随笔  ·  旧经济向左,新经济向右
昨天
人生资本论  ·  租房市场崩了,大变天
昨天
EarlETF  ·  牛市思维?熊市思维?
2 天前
数码评价  ·  1099元骁龙652 酷派cool1手机开箱分享
8 年前
左右青春  ·  只要是有关你的一切,我都喜欢
8 年前
瞭望智库  ·  一本旧书是如何重生的?
7 年前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  【IBE】分享|强电、弱电布线的距离要求及注意事项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