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压抑了一年的情绪比预期中提前回暖,
影像设备市场
“燃”起来了。
-
2024年Q4,设备招采总金额达555亿元,同比+18.46%、环比
+56.45%
。
-
2025开年第一周,设备更新新增招标项目数40个,其
中28个项目有披露金额,达
7.37亿元
,再创新高。
而在此之前,国内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Q4,是首次正向拐点。
最近几个月,署名设备更新的医疗设备
大额
采购项目频频出现:
去年11月
,河南卫健委发
布《河南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采购需求调查征集公告》,意向预算
5.8亿元
;12月,四川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建设项目公开招标,项目包括CT、DR和超声,总预算
4.4亿元
;今
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集中发布了超20条开标公告,全部有关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总预算金额超过
1.5亿元
......
今年1月,国家又加了一把旺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表示将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进一步提升为
85%、90%、95%
。
以某一东部地区举例,根据最新政策,设备更新项目中,85%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剩余15%由地方财政或者医院自筹承担。
一位三甲医院设备采购负责人告诉医趋势,
“这次设备更新的补贴力度非常大,我们将过去一段时间积累的采购需求一次性都申请了,总体预算金额超过一个亿。”
沉寂了一年的市场又被重新激
活,对于影像设备而言,新增长机会又来了。
▲
2019
-2024年各个季度设备招采
总金额情况
2024年,行业整顿与设备更新齐飞,两种刺激同时进行,后者明显败下阵来——全年设备招标采购金额为1421.39亿元,同比
-16%
,其中销售量为155.74万台,同比大减21%。
蔓延整个2024年,设备更新就像一颗火种,始终闪着零零星星的火苗,却怎么都烧不起来。
强如GPS也在压力中增长失速:2024上半年,GE医疗中国区同比-15%;西门子医疗中国区营收同比-10%;飞利浦中国同比-9%。
上半年,几乎所有医疗设备企业都在公开或半公开场合表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有人用“旱情”来形容这一年的收成。
除了行业整顿的压力,某种程度上,这种滞后效应也因为项目的复杂属性。
设备更新涉及多方出资,整个申请流程繁杂冗长。据上述
设备采购
负
责人
介绍:
首先,医院需要提交
可行性
报告到主管部门卫健委, 由卫健委提报到市政府;之后,要经过市级发改委提级论证(政府投资项目必要的评估审核程序);另外,还需要市政府的承诺函以及财政局的配套文件。
“全部的额审批通过之后,超长期国债资金配置到位,根据发改委的要求,医院才能启动招标程序。我们刚刚完成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国家的目标已经定下:到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在这波设备更新浪潮中,
医疗影像设备
最具“
爆款”潜质
。据众诚数科数据,2024年设备更新拟建和意向采购产品前3分别是:
MRI (158亿元,占比18%)、CT(122亿元,占比14%)、超声(82亿元占比9%)
。
此外,
DR、DSA、消化内镜、腹腔镜、监护仪占比不足10%。
总体来说,此次政策扶持的力度与广度近年罕见,随着资金的下发,预计2025年会持续落地。
企业若错失这一窗口期,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固化与技术代差扩大的双重风险。
这次大规模设备更新运动,不同于以往的是,
县域医共体
成为一股新生“主力军”。
医装数胜数据显示,第一批设备更新预计拉动600亿元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其中县域医共体采购规模约180亿元,占比
约30%
。
2024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年底,力争全国
90%以上
的县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所谓“紧密型”,
是指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用药、信息、后勤等统一管理,设备采购自是统一管理的环节之一。
1月3日,国新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国家发改委今年将支持高水平医院布局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
100亿元
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更新CT、B超、血液透析等医疗设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已有
四川、河南、河北、江苏、浙江
等超30个省份发布了大规模县域医共体医疗设备更新升级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各地升级的重点设备方向。
只不过,
在地方医疗设备采购进程中,集采的凶狠降价身影若隐若现。
2024年11月24日,厦门卫健委发布一则台式彩超统招分签采购项目公开招标招标公告,针对全市12家医院的24台超声采购进行了招投标,共分6个标段,项目总预算
4378.5万
。
公告显示,首轮
只有4台超声中标,皆为
迈瑞
Consona Nova,总中标金额79.2万,相比于预算金额393万,
降幅达79.8%
,
平均单价
19.8万。
2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长期特别国债更新医用设备项目超声诊断仪公布部分中标结果,项目包括36套超声,总预算6805万,分5个包。其中:
-
包1共包括8套超声,
GE医疗
中标总价1296万,相比预算降幅19%;
-
包2共包括11套超声,
飞利浦
中标总价1777.3万,降幅17%;
-
包3共包括8套超声,
迈瑞
中标总价1000万,
降幅30%
。
有医疗设备代理商告诉医趋势,
相比进口产品,国产产品确实有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在招投标中,价格可调整空间也更大。
此外,对于有扩大趋势的医疗设备集采,有院方人士担忧道:
医疗设备与药品、耗材不同,并非严格的标准化产品,即使是同一个设备,不同医院在配置性能、维护保养等方面需求也会有差异。
“如果药品、耗材集采后发现有问题,比如产品质量或者配送不及时,可以向医保局申请替换。
但一台设备动辄几百上千万,如果不适用也许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
医疗设备招投标是医疗反腐的严查项目,合规经营这条红线一定要时刻盘旋在心中。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在各级医院内至少
接近140位
医院院长、书记因涉嫌违纪违法被公开通报接受纪委监委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被处分。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配合有关部门重拳出击,严查“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问题,狠刹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业歪风。
全国共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移送检察机2634人。
步入2025年
,先是1月2日,中纪委官网发布《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提到医药领域腐败加重群众负担,损害医患关系,恶化行业风气。
此后,2月6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连发两篇文章《时代专论丨科学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两次点名医药反腐,释放出“一刻不停惩治腐败”“从根源上消除医药腐败滋生土壤”的高压态势和强烈信号。
有行业人士认为,
整顿和规范招投标市场是要在体制和机制上逐步改革和完善,不会一阵风就过
去。2025年医疗设备招标市场的整顿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设备更新政策,是一项持续三年的行动计划,切不可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