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白话时事  ·  新冠感染情况投票(2月15日)不占用今天发文次数 ·  4 小时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王毅:中国为当今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最大确定性 ·  8 小时前  
CHINADAILY  ·  Business丨US called on ... ·  昨天  
求是网  ·  更好发挥民间外交主渠道作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若无微信拉票,友谊该有多好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04 21:59

正文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最近,接连有朋友跟评论君吐槽,“被微信拉票搞得不堪重负”。

“为最优秀的宝贝投票,谢谢”“关注,不要看,拉到底、左边第一个,取关,谢谢!”“可连续投五次,反复点,谢谢”。 一些幼儿园、小学在三好学生评选中也纳入了微信投票机制,甚至一些党政机关也兴起投网络票选优


可是,我根本不认识你家小孩好吗?

这是友情债。其实,微信投票往往是“伪投票”。合理的投票,或有详细信息,或有充分说明,或对候选人知根知底,而且投票者应该是有限的。但不少微信投票,就一个头像,与其说是选优秀,不如说是在选秀。何况,七大姑八大姨一起上阵,经过层层亲情友情转包,投票最终变成拼爹、拼红包、拼人脉。有的人朋友多,有的人朋友少;有的人热衷于此,有些人不屑于此,却被一起扔进这条河里,以投票之名载浮载沉。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交媒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发行“社交货币”。无论是分享信息还是分享观点,这些“社交货币”都构成了人与人交往的关系基础。但是 总在拉票,在看似热火朝天的“你帮我、我帮你”的帮衬中,是在滥发社交货币,互相叨扰捆绑,最终难免变成彼此苦不堪言的“人情债”

就拿给小孩子拉票而言,“你们家小孩不够优秀”,这样的话很多人说不出口,但对于不随便的人,这一票也真心不愿随便投。退一步说,即使“自己的宝贝最优秀”这样的家长心理无可厚非;即便“当爹了你就懂了”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可是,因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让别人陪着你的孩子一直“赢”,很多人也不敢苟同。

需要反思的还有发起者,比如学校,明知道这样做会形成网络攀比之风,明知这样会导致太多家庭卷入本该属于学校内部事务,就不应该开展这样的活动;而对于家长而言,微信拉票事小,但总是过度介入孩子事务,何尝不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溺爱,社交溺爱越多,越难独立成长。“自己的江山自己打”,有本事让他自己去拉票啊。何况,又有多少家长是自身虚荣心爆棚,借着“爱子之名”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