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术人生
新达雅翻译专修学校是中国外文局旗下专业的翻译教育机构,直属于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多语种口笔译培训。 现开设有CATTI口笔译课程班 笔译名师班 北外高翻模式课程班 及世界名校翻译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刘诗诗,困在舒适区 ·  18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索菲亚景区发布公告:营业时间调整——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黑龙江运动员贡献中国金牌超4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术人生

国新办英文发布会火了!北京协和医院团队就新冠肺炎救治全英文答记者问!

译术人生  · 公众号  ·  · 2020-03-24 06:06

正文



2020年3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北京协和医院赴武汉医疗团队与中外记者见面。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教授,内科学系副主任、心内科严晓伟教授,感染内科副主任曹玮副教授,消化内科吴东副教授在武汉新闻发布厅介绍新冠肺炎的科学救治,记者在北京的国新办新闻发布厅远程视频连线提问。见面会全程英文交流。


看过这场发布会的观众不仅被医生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所感动,更被他们的流利英语所震撼,几位医生的动人感言更是刷爆了社交和视频网站:


北京协和医院医生的超强英语


发布会前,一部短片《北京协和医院在武汉》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的工作概况,向全国超过4万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CGTN短视频《北京协和医院在武汉》


发布会正式开始,路透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印度报业托拉斯通讯社、荷兰广播电视协会、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韩国京乡新闻、彭博新闻社、香港中评社、日本电视网、华尔街日报、中国日报等记者依次提问。


以下为本次发布会的完整视频及文字实录:


国新办英文发布会全程视频


中国疫情已接近尾声,

卷土重来可能性小

杜斌教授介绍,2天半来,他去到5个地区的5家医院,巡视当地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记者见面会前几个小时刚刚赶回武汉。武汉已经关闭所有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很多在定点医院医治的患者也都出院了,住院患者正在集中整合,一些定点医院也已经关闭。湖北武汉的疫情已经接近尾声。当然还需高度警惕最近发生的一些社区散发病例,以及境外输入病例。


▲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 杜斌


感染内科曹玮副教授表示,中国从去年12月疫情发生以来,经过3个月的积极行动,整体情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中国建立起了严格、高效的全民防控体系。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3月11日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但中国不太可能经历疫情的二次暴发。目前中国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来自境外。曹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新增确诊病例,由于境外输入病例的存在,将仍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曹玮


湖北省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杜斌教授分析,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学习曲线。其他省份可以汲取武汉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进步,所以能做得更好。其次,湖北以外病例数相对较少,人均医疗资源,包括人力、设备都更加充足。


“我不认为湖北省和其他省份的病死率差异可以用病毒基因改变来解释。”杜斌说,“当然如果证实病毒基因有改变,我也不会感到奇怪。”


防控大于治疗

“应对传染病的核心在于防控,不在于治疗。” 这是杜斌教授一再强调的要点。“防控不是我的专业范围,当然我们都明白,这里的关键词是:检测、检测、再检测。”


“不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就永远不知道谁是感染者、谁是病人,就永远不知道谁是密切接触者,谁该被隔离。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成功中总结经验。我认为湖北武汉疫情局势的转折点就发生在我们做到完全隔离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时。”



杜斌教授补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病例数、社会支持体系都不一样。 中国抗疫经验不一定是标准答案,各个国家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做好疫情防控。 新加坡、日本就有很多具体举措值得我们学习。今天的发布会也是一次相互交流、学习、进步的契机。 世界之美源于多样、而非同一。

吴东副教授表示,中国抗疫依据的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理论: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想对世界各国人民说,我们尊重和理解每个国家和民族。但是流行性疾病需要每个人严肃对待,我们都得行动起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吴东


严晓伟教授表示,对公众进行广泛的自我防护教育非常必要。防护就是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要警惕疫情大规模暴发导致的医疗机构人满为患、不堪重负。


▲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

心内科主任医师严晓伟


重症患者救治经验

协和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经验一直是外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杜斌教授在记者见面会上再次表示, 要积极应用有创呼吸机和气管插管,糖皮质激素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 “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无创通气治疗效果并不好,但是还是坚持了很长时间。即使最后实施了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也救不回来了。后来,我们鼓励所有医生在发现患者尝试无创通气治疗失败时,尽早进行有创通气。同济医院重症医学专家已经提交了一篇论文,用临床数据证明,更积极的气管插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吴东副教授介绍,有创呼吸机、床旁超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等等都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抗击病毒、保护人民提供更多武器,创造更多机会。

现在普遍认为,新冠肺炎致死危险因素有年龄大、合并症。但是杜斌认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最开始,我和同事们都认为高血压是一个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合并症都是和年龄密切相关的,所以到底他们是不是混杂因素,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

曹玮副教授补充,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临床指标,可以提示病情在从轻症向重症发展。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炎症指标迅速上升,胸部影像学进展等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前后方远程会诊

全力救治每一个重症患者


“我们和北京的同事定期召开远程会议,就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讨论疑难病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吴东副教授说。


“不只是北京协和医院,远程会议、远程会诊,各家支援湖北医疗队都用,非常普遍。”杜斌教授介绍。


除了为医生提供便利的新技术,杜斌教授还介绍了很多直接为患者服务的新技术。“互联网医院已经推广开来。疫情期间,很多其他疾病患者不得不居家隔离。当他们有医疗需求时,首先可以在互联网医院用手机APP联系医生、获得帮助。”


儿童患者总体病情较轻


杜斌教授引用了3篇关于新冠肺炎儿童患者的最新文献。一篇发表在JAMA上的文章总结了9例被感染新生儿(1岁以内)的情况,另一篇是关于6例2至7岁的患儿。这15个孩子中只有1个进入ICU接受支持治疗,所有孩子都存活了。就在发布会当天,Nature Medicine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密切接触者中,成人被感染的概率大概是儿童的2.7倍。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但是根据目前从武汉、湖北、以及中国其他省份观察的情况来看,有儿童感染病例,但是总体病情比较轻。”


康复期患者核酸检测复阳不等于复发


严晓伟教授介绍,目前中国所有出院患者都要接受当地管理,2周康复隔离观察和4周随访。康复隔离观察期间每日2次监测体温。如果再次出现发烧症状,会被送回医院接受胸部CT和核酸检测。


“我想强调的是,核酸检测阳性单一指标不代表病情复发,也不代表具有传染性。只有同时有发热,胸部CT显示病变进展,才能说患者病情复发了。”


呼吁保护和关爱医务人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