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网易科学人栏目组
译者|王五人
根据《科学美国人》杂志《对话美国》报道称,自然灾害发生后,富人搬离,而穷人留下,这一趋势增加了贫富生活质量的差距。
导读:
-
全球气候变化会增加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
-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富人搬离,穷人比例上升
-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的成立并没有让受灾区域的人们留在家乡
图片:新泽西,被桑迪飓风掀倒的过山车
图片来源: Anthony Quintano Flickr
根据一项基于90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每一次诸如飓风等的巨大灾害都会将提高美国穷人比例提高1%。
每年,重大地震、洪水和飓风灾害都会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会干扰日常生活,而且更严重的是会摧毁生活。如卡特里娜飓风和桑迪飓风就导致成千上万人的死亡、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如今有另一个担心,那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与天气相关的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加。
一项研究团队就试图弄清除自然灾害是如何影响某一特定区域人们的迁出迁入。科学家们建立了1920年至2010年,美国各县的自然灾害数据库。该数据库还整合了美国红十字会和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及其前任机构的数据。
研究表明,人们从某一个地方搬出去主要受重大自然灾害影响,较小的灾害则对搬家没有太大影响。数据同时也表明,这一趋势会深化美国的不平等性,因为富人能够轻易搬离灾害易发区域,而穷人只能留下来。
美国是个大国,不同区域收到自然灾害的风险也不尽相同。比如说,沿海区域或者河流河漫滩区域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而海拔较高的地方则相对安全。
弗罗里达和墨西哥湾区域就饱受飓风摧残,而新英格兰和亚特兰大沿海地区就屈服于冬季风暴的虐待。中西部地区是龙卷风多发地带,密西西比河沿岸各县则多发周期性洪水。除了经常面临干旱和火灾风险的加利福尼州以外,西部区域还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不过,西部山区的自然灾害少也反映出其人口较少)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科技创新已经大大降低了人们遭受各种灾害的几率。美国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更新升级,以减低洪水、狂风和地震的危害。
更进一步的是,如今人们能够得到实时信息,从而掌握危害的生成状况。例如说,在亚洲,民众会收到关于海啸警报的短信。精确的早期预警系统有助人们进行调整,减少灾害导致的死亡。
然而截止2010年,39%的美国人口居住在沿海区域,遭受飓风、洪水和地震的风险更大。
再考虑到气候变化的未知数。基础气候科学表明,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自然灾害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也将增加。
研究人员利用数据库来回答这一问题,即,与相对平静的区域相比,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是否失去了更多的居民?
结果发现,如果一个县经历了两次自然灾害,那么居民迁出比例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尤其是当发生飓风的时候。以某个典型县为例,自然灾害会导致该县损失600位左右的居民。而当发生了如导致100多人死亡的重大灾害,居民搬出去的比例会增至两倍。
而且重大灾害发生区域的贫穷率也会增加1%。这就表明,这些灾害发生区域的富人会搬出去,而穷人则只能留下来。当然这也表明,灾害发生后,当地居民经济受到冲击,变得更加贫穷。不过,研究人员对比了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和相对平静区域的数十年数据,而不仅仅只是关心贫穷率。
同时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1978年这个时间节点。此时,协调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成立。该机构确实会影响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们搬离家乡的意愿。人们或许会想当然的认为,如果FEMA提高联邦自然灾害救灾金额的话,当地居民就不太会搬离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