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司法行政
传达上级精神、群众办事服务、智慧司法服务、日常工作展示、以案释法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城市随机观察|公园与夜曲 ·  昨天  
每日经济新闻  ·  最新!特朗普:加沙将会由以色列转交给美国,以 ...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司法行政

荔湾:矫心守正,积极构建社区矫正“心”体系

广州司法行政  · 公众号  ·  · 2025-01-07 19:1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为了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治而构建的社区矫正“心”体系。该体系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帮助社矫对象消除负面心理和消极因素,改善心理状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违规违纪率和重新犯罪率,为荔湾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社区矫正“心”体系的建立

荔湾区司法局为加强对社矫对象的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治,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社区矫正“心”体系,包括一湾晴朗工作室等组成部分。

关键观点2: 矫正工作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为确保矫正工作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一湾晴朗工作室建立了一套严谨科学的心理干预机制,通过心理测评工具与心理咨询师的深度访谈,为每位社矫对象量身定制矫正计划,明确矫正目标、重点与路径。

关键观点3: 多元干预与心理矫治新模式

荔湾社区矫正“心”体系融合多种心理干预方法,创新矫正模式,提供一对一的私密心理咨询空间,运用专业技巧帮助社矫对象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重建积极的心理机制。

关键观点4: 普法宣讲教育与工具研发

一湾晴朗工作室以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桌游模式为载体,开发适用于矫正适应和普法的桌游卡牌工具,深度浸润式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社矫对象的法治意识和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观点5: 社会协同与矫正新生态

一湾晴朗工作室积极践行社会协同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矫正工作中来,打造矫正+普法平台,组织社矫对象开展感恩家人、社会公益等活动,增强社矫对象的亲情观念和社会认同感。


正文

广州司法行政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对社矫对象的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治,荔湾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创新, 构建一套独具特色的社区矫正“心”体系 。通过组建“一湾晴朗工作室”,配置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为社矫对象提供“定制”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服务,帮助其缓解负面情绪,重拾生活信心,进一步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





理念先行




以“心”为本,重塑矫正新思维

荔湾“一湾晴朗工作室”秉持以“心”为本的核心理念,总结经验,打造心理矫治品牌。通过整合优化专业力量,对社矫对象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心理矫正工作,掌握其心理动向,帮助社矫对象正确认知压力、有效调节情绪,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同时也为后续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和完善监管教育措施提供参考。



精准评估




“心”探入微,绘制矫正新蓝图

为确保矫正工作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一湾晴朗工作室”建立了一套严谨科学的心理干预机制。通过专业心理测评工具与心理咨询师的深度访谈相结合,对每一位社矫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心理剖析,从个性特征、情绪状态、认知模式到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维度,详细了解其心理状况,绘制一幅“心灵地图”。



依据评估结果,为每位社矫对象量身定制矫正计划,明确矫正目标、重点与路径,确保矫正工作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成功率。2024年,累计实施常规化心理测评518人次,实施个性化测评24人次,其中入矫时通过心理测评发现有心理问题的社矫对象92人。



多元干预




“心”法多样,激发矫正新活力

在实践中,荔湾社区矫正“心”体系融合多种心理干预方法,创新多元化的矫正模式,为社矫对象提供一对一的私密心理咨询空间,让其能够在安全、信任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倾诉内心的困扰与挣扎。



司法社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专业技巧,帮助社矫对象认识并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重建积极的心理机制。其次,组织开展心理讲座、艺术治疗等团体活动,通过制作荔湾传统非遗产品、OH卡、禅绕画、扭扭棒、油纸伞、曼陀罗心理绘画等,助推社矫对象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兴趣爱好,学会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收获,进一步激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共同踏上自我成长与重塑的旅程。



工具研发




更“心”迭代,拓宽普法新模式

在普法宣讲教育方面,“一湾晴朗工作室”坚持专业、严谨、易懂、实用的原则,以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桌游”模式为载体,开发了两套分别适用于矫正适应和普法的桌游卡牌工具,并将其运用到小组、工作坊和团体辅导中。



通过头脑风暴、法律知识竞学等以社矫对象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度浸润式普及法律知识,探讨如何妥善处理社区矫正期间面临的社区矫正任务与生活、工作之间的冲突,激发社矫对象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同时也有效提升社矫对象的法治意识和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协同




“心”手相牵,共筑矫正新生态

“一湾晴朗工作室”积极践行社会协同理念,广泛动员社会 力量参与到矫正工作中来。



打造 “矫正+”普法平台,将律师、延伸管教警察、司法社工、资深专家等纳入普法资源库,以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条文解读为切入点,向社矫对象普及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违反规定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以“心理矫治+知识矫治+行为矫治”全覆盖矫正模式助力社矫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搭建公益活动平台,结合各类传统节日及当前重点工作,组织社矫对象开展感恩家人、社会公益等活动,引导其主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让社矫对象从 “受矫者”变成“助人者”,增强社矫对象的亲情观念和社会认同感,激发其自我改造意识,提升矫正效果。



近年来,荔湾社区矫正“心”体系持续向新而行,展现出独特的“荔湾样本”魅力与价值。这一创新实践切实帮助社矫对象消除了负面心理和消极因素,使他们心理状态明显改善、违规违纪率大幅下降、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重新犯罪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为荔湾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 | 荔湾区司法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