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网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来,慢一点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子与书  ·  //@未兰朵儿:尼采的这些意识达到了纯净模式 ... ·  23 小时前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3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我想家,全宇宙停下,不要上班 ·  昨天  
凤凰网读书  ·  抢先一步吸饱春天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网读书

中国最早叫中国的城市——山西运城

凤凰网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0-28 08: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运城这座承载着千年辉煌与沧桑的城市,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章主要讲述了运城的四个重要景点:永乐宫、蒲津渡、鹳雀楼以及运城的地方美食文化。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展示了运城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永乐宫:道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永乐宫是运城的瑰宝之一,始建于元代,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壁画艺术而闻名。朝元图是永乐宫最具代表性的壁画,展示了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对于天地万物的认知。此外,永乐宫的临摹室的存在,是对永乐宫壁画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观点2: 蒲津渡:黄河岸边的历史见证

蒲津渡是运城的一个古渡口,曾是战时前线也是和平时期的运输通道。这里有大铁牛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关键观点3: 鹳雀楼:文人骚客的抒怀之地

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因军事而建后成为文人骚客抒怀之地。这里曾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军事瞭望楼,也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创作地。

关键观点4: 运城的文化魅力

运城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除了上述景点外,还有独特的地方美食文化。运城这座好运之城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和感受。


正文

在黄河的悠悠流淌中,有一座城市承载着千年的辉煌与沧桑,它见证了华夏文明的繁荣与变迁,它就是运城。尧舜禹在此建都,夏始称国,这里成为了最早叫“中国”的地方。而新石器时代早期气候变化导致的文明迁徙,更是让运城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火种保留地。

这里,是两京之间的帝国咽喉,是历史长河中始终屹立不倒的C位。这座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城市,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运城,触摸那些被岁月雕琢的瑰宝,感受那份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力量。

01

永乐宫:道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而山西的第一国宝大市便是运城,运城有102家国宝单位,在全国仅次于北京。

永乐宫,作为运城的瑰宝之一,始建于1247年元代,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壁画艺术而闻名于世。它不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元代道教宫观,更是中国道教艺术的瑰宝。永乐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按照元朝的观式建筑形式完成,无极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三座大殿在同一水平线上巍峨矗立,气势非凡。

走进永乐宫,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其壁画艺术。朝元图,这幅长达94.68米、高4.26米,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的壁画,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对于天地万物的认知。290位神仙形象栩栩如生,排列有序,每一组神仙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象征。从玉皇大帝到后土娘娘,从紫微大帝到勾陈大帝,这些神仙形象不仅是中国人对于天地的崇拜,更是对于秩序和道德的规训。

永乐宫的壁画艺术不仅体现了元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巅峰水平,更展示了中国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壁画用色丰富,技法精湛,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而临摹室的存在,更是对永乐宫壁画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范金鳌老先生及其女儿范爱珠,用一生的时间临摹这些壁画,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

临摹之难,加之当时条件所限,范老先生终其一生也只完整临摹了两套三清殿壁画,其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文物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永乐宫壁画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正是这一任务的生动写照。

02

蒲津渡:黄河岸边的历史见证

蒲津渡,这个位于山西运城的古渡口,曾是战时前线,也是和平时期最为繁忙的运输通道。如今,由于黄河改道,渡口已经变成了陆地,但黄河大铁牛却仍然耸立在这里,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这些铁牛铸造于唐开元12年(公元724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它们曾是蒲津渡浮桥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唐朝的繁荣与昌盛。这些铁牛不仅展示了唐朝的国力,更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它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蒲津渡铁索浮桥被安全使用长达五个世纪之久,这是对古代工匠技艺的极高赞誉。而铁人雕像的存在,更是呈现了多民族融合的特征。这些铁人代表了不同的民族,展示了唐朝时期民族和睦、文化交融的盛况。

03

鹳雀楼:文人骚客的抒怀之地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这座因军事而建,后成为无数文人骚客抒怀之地的名楼,虽然历经沧桑、毁于战火,但人们凭借着对它的记忆和向往,在新中国成立后又让其重新屹立起来。

鹳雀楼不仅以其雄伟壮丽的身姿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这里曾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军事瞭望楼,也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创作地。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千古绝唱。登上鹳雀楼,俯瞰黄河滔滔、远眺群山连绵,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豪情万丈。

04

运城:华夏文明的民族之魂

这座黄河之畔的千年华章,不仅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更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永乐宫的壁画艺术到蒲津渡的历史见证,从鹳雀楼的文人情怀到圈圈馍、稷山烧饼等独特的地方美食文化,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在这里,我们可以触摸到民族的根,感受到民族的魂。运城,这座好运之城,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和感受。让我们一同走进运城,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韵味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