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朗是新印相创始人,也同时经营着校内甜点店、烧烤店和台球馆。
文
|
铅笔道
记者
代伟
►
导语
本科毕业那年,钱朗创立新印相。
这个
O2O
打印云平台陪伴他从大四升到研二。
投资方撤资,工厂停工,员工缩减,信用卡支付工资,付不起房租
……
一路走来,这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发展得并不顺利。
去年
10
月,铅笔道曾对其报道(
《
取代打印店 他的自助打印机散布43所高校 获投520万》
)
。
回顾这大半年来,钱朗承认,新印相大致的业务无甚变化。
而历经波折后,钱朗思路开始逐渐清晰
:市场先不急着铺,钱才至关重要。
400
所签约高校,足够;而彼时仅在
70
所学校投放了
250
台机器,不够。
一切得从拿到融资开始。今年
3
月,新印相完成
600
万元
Pre-A
轮融资,但仍远远不够。
这位
25
岁的创业者目前最需要的是下一轮融资,资金一部分将被用来生产自助打印机,陆续投放进已签约的
400
所高校,一部分用于研发软件、养活团队。
钱朗现筹备
A
轮融资,计划融资
2000
万元以上,估值
1
亿元。
注
:
钱朗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
再咬咬牙,咬咬牙。
”
去年
12
月
28
日下午
2:13
,钱朗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朋友圈的朋友们似乎很难体会到,他在与什么做着斗争。
坑似乎大同小异,而钱朗遭遇的是钱的问题。
6
月
30
日,来自启赋资本
Pre-A
轮融资的第一笔款项到账,生产
30
台机器后,这
150
万元已所剩无几。
另外,公司从兆富大厦兆富孵化器,搬到位于洪山区中心的融科珞瑜中心。新址离各个学校都挺近,只是房租从零上升到月租两万。
缺钱的下半年,工厂处于停工状态。
钱朗团队维护运营现有设备、进行产品更新迭代,同时一直在等第二笔融资款到账。新印相是一个
O2O
打印云平台,在各大高校投放自助打印机,用户将文件、照片等上传
App
实现云打印。彼时,有
170
个签约高校,正等着钱朗投放机器。
这一等就是半年。
10
月,钱朗终于等不了了,跑到上海找投资机构。回武汉时,他拿着一纸承诺:最晚
11
月
30
日打款。
没等到
11
月
30
日。
11
月
3
日,钱朗接到电话:私募基金到不了了。
他有点发懵,电话断线后的嘟嘟声将他拉回现实。这位
25
岁的年轻创业者第一次亲身经历了创投圈的无常和瞬变。
后续的痛苦是绵延的,根源在于那笔未到的款项。
据朋友圈显示,那段时间钱朗除了因诚信问题开除了一位员工外,他还跑去广州见了很多投资人,然而无果。
希望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倒下,砸进缺钱这个坑里。房租从季付到月付再到周付,员工从
25
人缩减至
13
人,就算这样,钱朗还只能信用卡套现来支付工资。
还记得在员工春节回家那天,他向朋友
借遍了钱
,最后掏出身上仅有的
3000
块,发给员工回家过年。
而作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家。钱朗安慰自己:
“
还好黄冈(钱朗的家乡)近,用不了多少车票钱。
”
把创业的坑大致走了一遍后,他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了。
他急需融资周转公司。
终于,一场领导来访,打破钱朗持续了
6
个月的窘迫困境。
4
月
1
日,愚人节,武汉自贸区试验区挂牌的日子,也是新印相入驻东湖经济开发区的第一天。
东湖经济开发区政务大厅内,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到此考察工作。白色的新印相自助打印机就像取号机一样杵在办公台旁边
,钱朗在一旁介绍着机器的功能和使用流程。
“
我们是华科的学生创业项目。
”
这是他第一次和
“
大领导
”
近距离接触,紧张不可避免。
此前,东湖经济开发区区长告诫
“
不要说无关紧要的东西
”
。他铭记于心。
入驻政务大厅意味着得到政府的认可,也意味着客单价、收入的上涨。
“
在政务大厅是
1
元打印一页,而校园是
1
毛一页。
”
紧接着资本涌入
——
新印相拿到东湖天使、光谷联合、卓尔集团合投的
600
万元
Pre-A
轮融资,钱朗认为这样的结果有一部分是政府背书的缘故。
今年
4
月底,
Pre-A
融资到账。钱朗暗自定下决心:团队再也不要过穷日子了。
◆
新印相团队即将搬入光谷软件园。
新印相对惠普、爱普生打印机进行组装,安装带有专利的主板芯片和软件,然后交由代工厂组装生产自助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