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行情
做最具价值的商业信息分享平台,商场如战场,掌握新行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行情
李嘉诚开始套现
新行情
·
公众号
· · 2025-01-07 20:20
正文
人走茶凉。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李新
李嘉诚
45亿出售
和黄药业
股权
新年伊始,
李嘉诚做
了笔“大买卖”。
李嘉诚家族控股的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宣布以6.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现金,向上海金浦健服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其在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的45%股权。
图源:
和黄医药公告
此次交易的和黄药业,是由和黄医药和上海医药于2001年以50:50的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
和黄药业主要负责在中国生产、销售及分销其自有品牌处方药物,其主要产品为心血管疾病药物,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中成药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病,已经成为中国治疗冠心病适应症领域的第二大中成处方药,市场占比达22%。
根据交易协议,金浦健服投资管理将以约4.73亿美元现金收购和黄药业35%的股权,而上海医药则以约1.35亿美元现金收购和黄药业1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将合计持有和黄药业60%的股权,成为其实际控制人,而和黄医药则保留5%的间接股权。
交易还设有三年的过渡期。
在此期间,上海和黄药业的总经理将由和黄医药推荐,并向金浦健服投资管理保证上海和黄药业净利润至少每年约5%的增长,但补偿总额不超过约9,500万美元。
天眼查显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从事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2900万人民币。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从事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370278.8059万人民币。
图源:天眼查
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香港,企业已于2021年完成了IPO上市。
图源:天眼查
李嘉诚的“中药梦”醒了
李嘉诚在
中药领域早有布局。
早在2001年,李嘉诚便通过旗下和记黄埔投资2亿港元成立了和黄医药。他坚信中药将在21世纪崛起,并致力于推动中药的国际化进程。
对此,李嘉诚不仅亲自参与投资,还与香港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共同出资400亿元打造了“中药港”。
随后,李嘉诚进一步扩大了他在中药领域的布局。
他联手国内最强的三家药企——同仁堂、白云山、上海医药,分别合资成立了同仁堂和记药业、白云山和黄、上海和黄药业三家子公司。
和黄医药大楼 图源:抖音
这些合资公司的成立,为和黄医药带来了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市场渠道。其中,上海和黄药业作为和黄医药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对整体营收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过去几年,和黄医药的营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年总营收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7%;2021年,和黄医药全年总营收达到3.56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6%。
2022年,和黄医药全年总收入达到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23年,和黄医药的营收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全年总营收达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90%。
营收虽然不错,但二级市场上,和黄医药的股价却受挫。自2021年上市以来,和黄医药的股价便持续下跌,一路从最高85.8港元每股跌到最低11.36港元每股,截至2025年1月7日收盘,和黄医药最新股价为24.1港元每股,总市值210.1亿港元。
和黄医药周K 图源:同花顺
和黄医药突然
出售和黄药业45%股权,或许是其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
早在2022年,和黄医药就明确提出了将专注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创新疗法的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黄医药需要集中资源,优化产品管线,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创新药的研发中。
在创新药研发方面,
和黄医药
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自2005年布局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以来,和黄医药已有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赛沃替尼3款药物在国内获批上市。
这些药物的上市不仅帮助公司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也为其打开了海外市场。
然而,随着研发管线的不断拓展和临床试验的深入推进,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出售非核心资产成为和黄医药快速回笼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现实选择。
减持动作不断
李嘉诚,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1928年,他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12岁那年,随家人迁徙至香港,在香港,他的商业天赋被彻底激发。
他善于发掘潜在的投资机会,以低价买入,然后在合适的时机高价卖出,从而获取巨大的利润。从早期的塑胶花生意,到后来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都能体现他的精明之处。
除此之外,李嘉诚还善于利用资本的力量,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帝国。
图源:抖音
有人做过统计,
巅峰时刻,
李嘉诚家族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超40%的电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米的土地资源。
具体来看,2005年以24亿英镑收购英国北方天然气80%的股份;2011年以48亿英镑收购英格兰北部自来水公司;2012年以6.45亿英镑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Wales and West Utilities......
当然,李嘉诚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一些撤资行为也让他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李嘉诚在关键时刻选择撤资,是对市场的不负责任和对投资者的背叛。也有人认为,李嘉诚作为商人,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利益做出决策,他的撤资行为是出于商业考虑而非道德判断。
去年12月,
李嘉诚因
减持了邮储银行H股而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据香港联交所披露,李嘉诚、其子李泽钜以及李嘉诚基金会于12月12日以每股4.5408港元的均价,减持了2082万股H股,持股比例从5.07%下滑至4.96%,套现约9454万港元。
李嘉诚减持文件 图源:全景网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份,李嘉诚家族就曾在短短半个月内连续四次出手,累计减持数量超过了1.5亿股,套现资金约7.28亿港元。
对于减持的原因,长江实业集团方面当时回应称,这是李嘉诚基金会日常财务运作的一部分,与邮储银行的经营发展无关,并强调基金会与邮储银行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
商人与企业家,虽同处商业领域,却各具特色,存在显著差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炸蛋人
·
【伤害爆炸】看完一分钟学会光速QA 青铜锐雯也能豪取五杀
8 年前
科研圈
·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魏星研究员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7 年前
B座12楼
·
网易20年:超越门户老炮的剧本,清奇不同于BAT
7 年前
张德芬空间
·
当你觉得“不配得”时,就会推开自己的幸福 | 德芬
7 年前
区块链新经济蓝图
·
DACA协会关于防重放攻击的具体方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