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除了游戏运营,网易在邮箱、传媒、搜索、电商、音乐、教育和农业等方面的业务开展,也为网易财富的积累提供了坚实后盾。
“无跟贴,不新闻”,网易跟贴诞生后,成为网民社会生态的一个映射出口。跟帖和“有态度”的理念是网易新闻区别于其他门户最大的一个标志,这个区别也延续到了新闻客户端时代。除了跟帖盖楼以外,轻松一刻、人间、浪潮、沸点等网易原创工作室无论从段子、故事、数据或是犀利观点角度,都在力图挖掘新闻背后的内涵。
我一直说,互联网企业都在迎合或者预测下一代人的场景趋势,而且要严明的是,下一代人不单是下一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下一个主流生活方式下的所有代际用户都在此列。
去年,网易新闻主编“王三三”发行《看新闻就像看动物园》MV,展示出“幽默解构严肃,多元消除偏见”的形象。不久前,网易新闻进行了一次品牌焕新,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变化,但升级成“各有态度”的网易显然想要和新一代年轻人深度对话。
邮箱是网易发家的起始坐标。
2007年9月,网易旗下三大免费邮箱全面开放无限容量升级服务。与此同时,中国雅虎也面向国内网民开放无限容量。那时候,电子邮箱仍然是用户最常使用的杀手级应用,超过搜索、游戏和新闻等网络服务,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雅虎邮箱与网易、新浪同居第一梯队,QQ邮箱、搜狐邮箱和Gmail处于第二梯队。
邮箱大战也一直从pc时代延续到移动互联网时期,伴随雅虎在全球的战略布局的节节败退,雅虎中国邮箱于2013年关闭服务。数次激战过后,如今的邮箱市场,前三甲有两家是网易的,网易邮箱大师和网易邮箱。
在互联网这片海水里航行,网易也曾与BAT正面交锋过。网易有道,最初是被寄予“三年内成为第一的搜索引擎”厚望的。但百度的先发优势很难突破,不过有道到中途变阵转向,以搜索产品和技术为起点,凭借大数据领域的积累,反倒衍生出有道词典、有道翻译官、有道云笔记、有道云协作、有道精品课等多款热门产品。
网易系的产品向来具备单点突破能力,从垂直细分领域切入,解决需求再撬动其背后更大的市场。这些产品在不同领域一旦成长为各方寡头,就可能呈现出裂变的发展形态。比如,网易云音乐依靠像素级细节的打磨,以意想不到的姿态,后发制人,同时还杀出了一片社交蓝海。
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可以基于不同的心情、场景和时间段选择适合自己的歌单,同时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歌单企划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创建歌单,分享给更多音乐爱好者,有同种曲风或者拥有同种情绪的用户可以评论分享。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文化收割了用户的情感和故事,这个现象的外显就是此前他们刷屏了杭州地铁和朋友圈。“云村”通过个性推荐、音乐社群,将音乐和用户情感以UGC的方式最终沉淀在一个音乐网络,这让原本孤独的音乐播放有了社交生命力。说不定,音乐社交的火会被这种看起来稍弱的连接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