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浊
从文化浊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8 小时前  
半岛晨报  ·  密密麻麻!大连一海滨出现大量… ·  1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化浊

【漫谈】还有人记得葬爱一族么?

化浊  · 简书  ·  · 2018-01-18 10:12

正文

还有人记得葬爱一族么?对对对,就是非主流、葬心忘爱的那一堆腔调。

犹记得在大约十年前,葬爱一族的名气虽大可名声不太好。那会儿九零后还小,正是最青春也是最张狂的年纪,九零后的非主流、葬爱一族也渐渐随之被人所厌嫌。

前段时间元旦不是流行十八岁的梗么? 至2018年1月1日,哪怕是最后一批出生的九零后也年满十八岁,形式上成年。 这一天看似长远,竟然眨眼间便到了。

随着九零后的集体成长,渐渐的“葬爱一族”、“非主流”被人提及的少了,现在就算偶尔被提起,嬉笑的意味已远远大于当初的厌嫌。

有句话怎么说的?曾经的“非主流”渐渐成如今的“主流”,在这其中,变迁的不仅仅是岁月,还有人心。

事过情迁之后我们这群九零后再去回首当初的“葬爱一族”,当初的“非主流”。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的意义少的可怜。莫不过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甜言蜜语、轻轻松松许诺下的海誓山盟、五彩斑斓为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的特立独行。

因为没有切实的意义,渐渐的“葬爱一族”在九零后的口中被提及的少了。至于蛋蛋后们,他们自然有他们的玩法,让他们重复九零后的陈词滥调怕是万万不肯的。而八零后大多又正是年富力强、独挡一面的时候,也少了闲情去调笑后辈们。就这样我们的“葬爱一族”慢慢地没落了下去。

岁月吧,大抵如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浮华。九零后年轻时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催生了“葬爱一族”。既然说它是浮华的,那么肯定有许多不尽善尽美的地方。然而你也不能说它优点全无。至少年轻一代讲究的少了,酒桌上不再拼命去死灌,这在我看来就是个不小的优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