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老虎财经
环球老虎财经,全球财经资讯的中文分析平台,汇聚国内外主流机构投资者提供原创投资分析,致力于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移”路生花,河南移动5G数智网护航非遗中国年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别跑空!今晚,河南多个景区取消烟花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老虎财经

背靠微信10亿用户,微众银行净利润激增261% 值得炫耀吗?

环球老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5-08 19:59

正文

净利润激增261%的确秒杀一切传统银行,但是对于背靠腾讯及10亿微信用户的微众银行来说,似乎没有那么值得称赞。在过去3年互联网金融昂首阔步的几年里,微众银行在“平安系”与“腾讯系”的交织下,发展显得中规中矩,而如今,它已然错失了最好的天时。


成立三年的“腾讯系”微众银行2017年净利润达14.48亿元,增长261%,“秒杀”一众上市银行,而这背后除了背靠腾讯之外,微众银行做对了什么?

不过,对于一家成立仅仅不足5年的互联网银行、同时又背靠8亿微信用户的微众银行来说, 14.48亿的净利润与261%的增速似乎并不令人满意。——毕竟其竞争对手蚂蚁金服在2016财年净利润约30亿,到2018财年,其税前利润已升至91.8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65%,旗下借呗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即高达44.94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34倍,远超微众银行旗下同类产品微粒贷。


261%的利润增速

微众银行近期发布的2018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为我们透露了2017年度微众银行的部分“成绩单”。

数据显示,2017年微众银行营收达到67.48亿元,营收同比增幅达到175.54%,2016年该行营收为24.49亿元;净利润方面,微众银行2017年净利润为14.48亿元,较2016年的4.01亿元飙涨261.1%。 而与此同时,A股26家上市银行2017营收同比这一数据仅处于-10.89%~22.82%这一区间内。

图片来源:微众银行 2018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

尽管微众银行2017年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仍低于目前A股上市银行同期不良率数据。从拨备覆盖率的角度来看,三年间,已由2379.61%将至912.74%。不过,对比A股上市银行 ,目前仅有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2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超400%,分别为493.26%、462.54%。

此外,在传统商业银行净息差近年下行,普遍集中在1.5%~2.5%水平的背景下,微众银行的去年末净息差达到7.02%。在资产利润率上,截至2017年末,微众银行的资产利润率达到了2.17%,与上年的1.3%有明显提升。而在成本收入比上,微众银行也由2016年的51.87%降至40%。这一数据上,上市银行更占优势,据各 银行年报 中数据显示,各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普遍低于40%。

2017年,微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数据为16.74%,比上年同期低3.47个百分点。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集中分布在11%至15.5%区间,明显低于微众银行。

2015年,微众银行首年营收为2.26亿元,彼时净利润为-5.84亿元,尚未扭亏为盈。 那么,微众银行为何能在三年后的今天有多指标超越上市银行?

“微粒贷“快乐并将痛着!

事实上,微众银行的高速增长与其旗下微粒贷的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4年12月,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民营企业互联网银行,由腾讯公司及百业源、立业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联合发起设立。

2016年,微众银行转亏为盈,据其官网公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近520亿元,同比增加424亿元,增幅440%; 各项贷款余额接近308亿元,同比增加269亿元,增幅达697%,主要贡献来自于微粒贷大量放贷,带来的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的大幅增长。

图片来源:微众银行2016年度报告

2016年报显示,微众银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则超过385亿元,占比超过85%。

值得一提的是,据其最新发布的2018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显示,截至2017年末,微众同业存单一共成功发行了56期,实际发行量为224.3亿元,年末余额为171.7亿元。其中,年末存量当中发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占比45%,一年以上的占比55%。2018年度,微众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为240亿元。

也就是说,截至2017年,微众银行的负债总额为733.72亿元,同业存单年末余额为171.1亿元,占比23.32%。

据公开资料, 截至2017年5月末,微众银行微粒贷白名单客户开户数为2318万人。微众银行首席运营官万军曾在"2017科技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微粒贷累计放款额突破3000亿元。

据腾讯此前公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微众银行的无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微粒贷”实现了快速增长, 其截至2017年年底管理的贷款余额逾人民币1,000亿元,同时保持低的不良贷款率。

一位在建设银行供职的高管对媒体表示,微众银行作为新生代的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有几大优势: 首先,由于背靠腾讯 ,微众银行拥有着大量的客户资产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更是将微众银行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其次,由于没有网点、无需柜台,这为微众银行节省了极大的成本。 所有产品的推广、销售、交易,甚至后续的进一步服务都通过互联网经营,与传统银行相比,不管是对管理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更便捷、更智能化,有明显的优势。

当前微信与QQ的活跃用户均在9亿左右,依托腾讯背景的微粒贷仍然有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今对于微粒贷而言,其实最需要担心的是坏账的问题。

面对微粒贷的高速增长,也曾有分析人士表示,其在优秀客户开发结束之后,未来拓展客户的信用状况可能会下降,恐难以维系长期的高速发展。事实上,过去的三年间,从微众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其贷款不良率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微众银行副行长黄黎明介绍,微粒贷的放款资金除了前期的部分自有资金外,多数来源于20家合作银行,即在每天放的贷款中,微众银行放20%,合作银行放80%。 不过在监管悬而未决的当下,微众银行的资金来源存在很大变数,面临考验。

“科技、普惠、连接”是微众银行对自身的定位。不过,早在15年时,有业内人士指出,“连接平台”这一定位并不是微众银行成立初期的定位,而是在“微粒贷”上线后,由于微众银行注册资本金有限,又难以吸收存款放贷,无奈之下,才想出的转型之路。

尽管微粒贷事实上是与银行合作的模式,但传统银行对于此类产品的态度实则是“相当暧昧”。 日前有消息称,杭州银行发布贷款新政,“只要近半年内有2次使用互联网借款的记录,即使已经还清,也不予放贷。”其中就包括微众银行“微粒贷”、支付宝“借呗”、京东“白条”等产品。

而就在上个月, 微众银行也因银行代扣渠道的限制,而遭遇“限购。 微众银行公告显示,自4月11日起,在微众银行APP转入资金或购买理财单日限额下调至1万元。

可以说,“微粒贷”是微众银行弯道超车的核心产品,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传统金融机构的限制性的挑战。而如今“微粒贷”的规模或将成为其上限,增速放缓将可能是必然。


“平安系”VS“腾迅系”

据悉,微众银行的团队大多来自平安和腾讯。

成立之初,高层团队中除了中信银行原副行长的曹彤、深圳银监局政策法规处原处长秦辉、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原总经理郑新林三人,其余高管大都出自平安系。而中层及以下员工,尤其是产品开发和营销人员大部分来自互联网,其中来自腾讯的员工达4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