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7年即将过去,又到了该盘点的时候了。酸甜苦辣中令人欣慰的是,
这一年,我干了一件漂亮的事儿。
因为这件事儿,我乘坐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去领取一个特别的奖项。
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是由第一财经、中国对农广播委员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等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其中的
中国最美村镇50人奖项奖旨在精神表彰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
尽管这个奖项听起来与我职业似乎完全不搭(其实也搭),我却很认可,也很感动。因为,
它源于一段感恩亲情的故事。
二
我12岁那年,母亲因为妇科肿瘤离开人世,是两位兄长和乡亲们资助我完成了学业。
教育让我脱离了贫困,知识让我改变了命运
。因此,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我,希望能有机会
用知识、用想法、用行动,去帮助老家的乡亲们。
于是,2017年春天,我三次周末从北京回到家乡,
帮助老家大哥策划、设计、装饰和推广他新开的乡村客栈
。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客栈当年的运营收入,差不多就达到脱贫标准。
所以,这当然是2017年我最有成就的事,是我很长时间想干、却始终没有能力干的事儿。
三
母亲去世时,大哥27岁,二哥17岁
,他们自己也很困难,却全力支持我继续上学,帮我实现了从医的愿望,他们是我一生中最需要感激的人。
当我因饥饿从学校偷跑回来想辍学时,大哥对我说:“弟弟,你不是想当医生吗,回去上学吧!
你不上学,家里也富不到哪里去;你上学,家里也穷不到哪里去。
我们再想想办法。”
四
客观地说,参加工作之后,逢年过节我也会对两位兄长进行礼节性资助,但限于能力,杯水车薪,效果有限。幸运的是,在“扶贫开发”政策支持下,大哥的乡村客栈开业了。客栈的名字是我帮着取的,
我将它取名为山林故事。因为,那片山林,有故乡、有风景,有亲人,有回忆,有牵挂……
我主动承诺对客栈进行简单装饰,希望它带有一些文化气息
。因为,据我在很多地方旅游的经验,有文化底蕴的东西,会更吸引人。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出关于山林故事的文案,数易其稿,然后喷绘制作成展板,还请电台的朋友对部分文章了配音。我请同学从县摄影协会帮我征集了客栈周围的自然风光照片,在北京进行了冲印。
2017年4月,我将喷绘和洗印好的展板和照片从北京背了回去,和大哥他们一起对客栈进行了布置。我督促侄女
为山林故事客栈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将我的女性健康科普文章尽数纳入。
五
我通过四个部分来阐述山林故事。
第一部分:
自然风光
。以客栈为中心,对周围的自然风景进行简单介绍。老家位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第二部分:
乡韵农事。
在后院建立一个小型农事展览馆,展出当地的农具和生活用具,并建立供小孩子安全玩耍的互动农事项目。
第三部分:
温暖亲情。
感恩支持我上学的亲人,师友,同学……这些故事已经集结成书《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2018年春由三联书店出版,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第四部分:
健康知识。
我将我在电视台做的健康科普节目的10段视频,拷到专用电视中循环播放。还在二楼和三楼的楼道中制作了健康知识橱窗,将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的科普文章放大展示。
作为妇科肿瘤医生和女性健康科普专家,
我对第四部分最为用心。
因为,我希望朋友们能在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度假的同时,带回女性健康知识,提醒自己和亲友关注健康。
女人是家庭的灵魂,她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稳定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将健康科普知识融入到山林故事中,是我颇为自豪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