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本地宝  ·  共369套,套一/二户型!成都两地保租房开始 ... ·  4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升温!直冲15℃!但成都天气又将迎转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银行理财,如何注意风险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9-04-04 07:08

正文




风险

案例

小王去年大学毕业,刚刚拿到了人生第一笔年终奖,兴致勃勃地去银行选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26%、中低风险等级、稳健增长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理财。


但不料,两个月后小王查看收益,却发现不仅没赚,还亏了15%。


为什么列为中低风险、稳健增长的产品还能赔钱呢?难道是银行骗人么?


本期我们来看看,如何正确判断理财的风险。



消费者需正视投资风险


“高收益必定伴随着高风险,但高风险未必最终能带来高收益”—这是您在任何投资活动前都必须牢记的规律。


理财产品也遵循这一规律,正因为理财产品的风险高于普通存款,因此能有机会获得高于存款利息的理财收益。但在投资不同理财产品时,人们往往只看到产品描述的收益,而忽视了相应的风险。


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种类不同,相同的理财产品买入时机、买入价格等因素不同,所需承受的风险的程度也可能不同。


一般规律是:保证收益类产品的约定收益较低,风险也较低;非保证收益类产品的收益潜力较大,但风险也较高。个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对理财产品风险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类型。



风险判断的技巧


1. 如何看待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实际收益,所以选择理财产品,首先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关注【保本比例】和【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再看【预期收益】,这样,至少你能清醒地认识到:哪些产品一定有收益,哪些不一定,风险高不高。


2. 如何看待“稳健型”风险分类

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规定,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也就是说,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已经不存在了。在消费者最关注的“稳健型”的理财类型里,包括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以及券商理财等类型。

但其中也有风险的区分,根据历史情况来看,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风险较代销的产品更低。



晓保提醒


接受金融机构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银行咨询个人理财产品或接受个人理财产品推介时,应选择专业理财人员提供服务。


2.要注意保证收益类产品与存款不同。保证收益类产品的保证收益一般都会具有附加条件,这种附加条件可能是银行具有提前终止权,或银行具有本金和利息支付的币种选择权等等。附加条件所带来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


3.选择非保证收益类产品,要注意最高收益和预期收益不等同于实际收益。无论是最高还是预期收益率,银行都不具有保证支付义务,最终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与最高或预期收益率出现偏差。


4.应要求理财业务人员揭示产品的全部风险,描述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投资结果,以及规避风险的各种可能方式。


5.在选择产品时,您还应该了解银行在理财投资中的角色和义务,例如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频率和范围,或对资金头寸的监控职责等。


6.最后,应了解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权利,明确认购费、管理费、托管费、赎回费的计算方法、实际收取人和收取时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