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患者总是面带笑容,为了节省时间总是一路小跑,把患者当作亲人一样对待……这是身边同事对通用技术集团所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刘雅洁医生的印象。
刘雅洁于1949年考入大连医学院,上学期间参军入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1977年,她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成为了医院的第一批建设者,从青春年华到耄耋之年,坚守临床一线70余年。在获得“河北省好人”荣誉称号时,她骄傲地说:“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四件事就是当兵、学医、入党、治病救人。这四条路的选择,让我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共产党培养了我,我就愿意这样干,活得才有意义。”1992年离休后,她舍不得放下听诊器,舍不得离开病人和一生挚爱的临床工作,主动申请留在临床一线,一干又是20余年。
刘雅洁几十年如一日将青春和心血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医疗事业和珍视的患者。为了方便工作,她心甘情愿“蜗居”在医院小区的老房子里,每日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上下班,10分钟步行时间也舍不得浪费。周末值班的医生少,她就主动申请周末多加门诊。全院第一个到门诊的是她,最后一个离开门诊也是她,每周出诊时间最多的还是她。从医70余年里,只有在荣获全国劳模时,她按照要求休假疗养,其余时间都留给了患者。
她是医院最德高望重的医生,也是“医生最难管的病人”。每次生病她都让护士尽早为自己输液,不耽误当天的出诊和查房。在老伴去世后,她强忍悲痛,坚持去世当天火化,不收花圈和礼金,很快又投入到繁忙的临床工作中。
刘雅洁永远把患者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一位81岁的老太太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她为老人布置家庭病床,利用休息时间去老人家中进行治疗和护理。输液、打针、喂药、抽腹水、做心电图……所有的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坚持了500多个日夜,直到患者渐趋康复。这样的故事在刘雅洁的从医生涯中是“家常便饭”,她用医者仁心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灯,也留下了一座精神丰碑。
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大医仁爱、济世人间的医生除了刘雅洁,还有在黑白灰影像中坚守56年、退休后依然每日阅片百余张的影像科医生何庆魁,用心接骨、用情疗伤,一生致力于医院学科发展的骨科医生张振家……他们为医院发展奉献一生,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守护人民健康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