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男子感冒后想“抗一抗”,结果突发脑梗死......
近日,福州一名62岁男子因感冒初期症状选择“扛一抗”,结果在三天后突发急性脑梗死,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感冒看似是小病,但若忽视身体信号,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宣布,我国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专业的体重管理服务。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科学的体重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3.
当AI比老专家更懂最新指南,是医学经验的新挑战吗?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AI诊断的准确率与效率已逐渐逼近甚至部分超越人类医生。
例如,瑞金医院与华为联合发布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单切片诊断时间仅需数秒,覆盖90%的常见癌症类型,准确率高达90%以上。
然而,这种技术革新不仅重构了医疗行业的格局,也引发了患者的信任危机与医生群体的职业焦虑。
4. 八旬老人一次拔9颗牙进ICU,医疗安全引争议
近日,一则"八旬老人拔9颗牙后进ICU"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
据报道,当事人陈先生于2024年12月在某口腔诊所接受了牙齿拔除手术。当时,诊所通过社区推广和电话推销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老年患者前来咨询种植牙或拔牙服务。在诊所内,陈先生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一次性拔除了9颗牙齿。然而,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喉部不适、呼吸困难和尿失禁等。随后他被救护车送往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进行抢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近年来,酒精依赖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传统的戒酒方法如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患者依从性差、复发率高,治疗效果有限。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戒酒治疗手段——“戒酒芯片”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更多医疗行业新鲜资讯,尽在医生站!扫描下方二维码
▼▼▼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
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