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好文章
我用心选好文,您时常来看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琼瑶花葬,她依然是难以超越的言情剧“鼻祖”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儒藏》二十年编舟记 ·  3 天前  
新周刊  ·  快递驿站没有新闻,只是越来越难做了 ·  3 天前  
新周刊  ·  爆火的“老登电影”,冒犯了谁 ·  5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故宫100周年遇上青蛇年,含金量满满的盖章版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好文章

12个家庭相约一起住,一起结伴老去,死后葬在一起…

中国好文章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12 21:47

正文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点击手指上方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即可!

来源:新老人(ID: xinlaoren



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

莫过于和爱人,还有最好的朋友,

一起慢慢变老。


当你在为养老忧虑时,

在中国台湾,

一群50岁上下的中年人,

已经开始筹划他们美好的老年生活……



一般人想到养老,

多半会想到要存钱,才有安全感。

然而,50多岁的台湾人李伟文却认为,

在人生的快乐存折中,

钱不需要太多,

“朋友”才是丰富老年生活的泉源。


因此,他从三十几岁起,

就进入准备退休的进行式。

自然,他花最多心思准备的,

不是金钱,而是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们。


他还发起了一个“一起变老”俱乐部。

12个家庭,他们相约一起住,

一起结伴老去,

死后还要一起葬……



这是某一天,

李伟文和朋友们一起旅行时,

突然灵光一现的产物

却一下子击中了大家的心,

大家都觉得,

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想法

于是,想法就变成了现实……


前几年,李伟文与一群老友,

一共12户,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这群大多50岁上下的壮年人,

共同集资,在台南市选了一块地,

自建一栋老人公寓,取名为“蜗居”,

决定一起实践老年的理想生活!


(图为李伟文。)


1961年生于台北的李伟文,

毕业于中山医学院牙医系,

他是一个相当另类的牙医,

他的牙科诊所被他打造成了一个社区图书馆,

他每天相当于在图书馆里给人治牙。

而且他不像一般医师总是被工作塞满,

因为除了治牙这份工作,

他还有许多事想要去做,

“一生玩不够”是李伟文的座右铭。



在不同人生阶段,

李伟文有不同的玩法,

也因此交到不少好朋友。


他与朋友成立荒野保护协会,

上山下海,推动生态保护与环境教育。


之后他又成立静态的电影欣赏会,

由朋友开放家中场地,

一个月相聚看一次电影,

一起在电影中分享人生况味。

这让他感觉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的魅力,

他的生活中绝少所谓的酒肉朋友。


后来又成立了“夏瓣生聚乐部”。

为什么叫“夏瓣生”?李伟文笑着说,

由于成员们大多年纪来到50岁上下,

这三个字的谐音就是“下半生”。

人生如果是春夏秋冬,

他们希望50岁还像夏天,

仍像盛开的花瓣一样灿烂活着。



2012年开始,

夏瓣生开始实施“蜗行台湾”构想,

他们想像蜗牛一样慢慢地走,

以徒步方式,

“走进”台湾的风景之中,

而不像旅行团往往只是走马看花的“路过”。

李伟文计划用五六年的时间,

将台湾环行一遍。


一次台南蜗行,

给参加的成员留下了惊艳的印象,

台南的美食、巷弄文化与艺术人文气氛,

令人留连忘返。

与台北、高雄这样的城市相比,

节奏缓慢的台南,

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于是,有人提议:

“大家干脆到台南盖一栋退休后一起住的房子吧!”

没想到,

真的有许多人响应,

大家开始认真起来,

一起去看地,

还走访台湾的养生村与老人住宅,

最后,

他们决定,在台南买一块空地,

准备自建一栋老人公寓,

做为蜗居基地!



李伟文说,

他们选择在城市,而不是农村,

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因为到了七八十岁后,

大家不会有体力种田。

此外,

也要考虑交通、医疗资源及其他生活便利性

台南是个理想的聚居之地,

最重要的是,

整栋公寓,住的都是自己的朋友!


一共12个家庭决定参与进来,

他们都是李伟文的知交老友,

大多50岁上下,

他们给预备建设的公寓取名“蜗居”,

决定一起实践老年的理想生活!


李伟文说,

一群老人在一起,

有共同的回忆很重要,

他曾看过很多人事业成功,

拚上全部时间,老时却很寂寞。

他希望老了后,

能跟有共同记忆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时间

“和情侣、和家人在一起,

不做任何事情,

本身就有意义。”


“我们可以不断交新朋友,这没有错,

但新朋友有一个大麻烦——

没有过去共同生命的经验,

会有孤独的感觉

你讲过去的经验别人听不懂。”



12家人各司其职,

共同建设老年时的共同家园,

12家人里面,

有人是做建筑行业的

因此他们选择自己规划,自己盖,

自己住,自己去想象未来……


负责设计的是建筑师李两成,

他在考虑老年住宅时,

觉得不应只想到无障碍空间等,

重点是人与人的关系。

他设计的公寓,公摊面积大于30%,

一楼是一座开放的公共空间。

此外还有共同的书房、食堂,

还有晒衣场,

能够每天一起做饭、吃饭、洗衣等,

增加人与人交流接触机会。


蜗居成员卧虎藏龙,

横跨医界、银行、出版、建筑等领域,

有人很懂爵士乐、有人懂网络,

未来将集合大家的长才,

开不同课程,

成为台南一个文化活动新据点。


(“蜗居”设计图)


除了要与朋友老了一起住外,

这群朋友也计划死亡后,

还要一起葬!


由于荒野保护协会的背景,

这些朋友大多爱好自然,

曾经一起踏过许多森林溪谷,

未来希望选择树葬,

将骨灰回归于自然中。


李伟文说,

树葬是最环保的方式,

过去不合法,现在政府已积极推动。

他与好朋友们,打算把葬礼的钱省下来,

一起合买一块自然栖地,

只要把地买下来,当地就不会开发,

能保留住美丽的大自然。


李伟文还认为,

倘若祖先都葬在相同地方,

子孙就自然会来这个地方祭拜。

将来孩子们也可以和他们的父母一样,

互相成为老朋友,

才是名副其实的“友谊长存”。



李伟文说,

他三十多岁时就设想过,

如何才能让过去有共同生活经验的朋友,

老了之后,住在一起

后来发现,

这不困难,很简单啊。


坐在绿意盎然的大自然里,

披着金色的阳光,

李伟文说:

“人跟人的互动,是幸福感的来源。

你很有钱,家财万贯,

可是你周边只有听不懂你话的外佣,

很凄惨!”


“你没什么钱,

可是你想吃小吃可以去吃,

周围有很多好朋友,

每天可以东聊西聊,

每天有人跟你抬杠

好快乐!”




李伟文的退休进行时




现在许多中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养老靠子女成为一种奢求。很多中老年人在外面搞联谊活动时热热闹闹,回到家却冷冷清清,“因为都是空巢老人。”


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老人们结成伙伴,彼此照顾,既减轻了儿女的负担,也消除了老人晚年的孤独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养老模式。


这12个家庭的养老方式真的太潮,太赞了!


你身边有没有很好的朋友,你有没有打算和他们一起养老,一起住?与其孤孤单单地生活,不如一起抱团取乐。


发给圈子里的朋友,让他们也了解这种新潮养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