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商网&搜铺网 刘晓悦
在过去的一周(8.14—8.20),商业地产领域迎来了各大名企的战略投资热,融创接手青岛万达影视产业园,或与新乐视战略合作;大悦城34亿与GIC等机构投资者设114亿元并购基金;绿城10亿元入股雅生活集团;恒大、麦当劳签署战略协议……
融创接手青岛万达影视产业园 或与新乐视战略协同
近日,腾讯财经独家获悉,融创中国在接手万达青岛文旅城(又称青岛东方影都)整体资产包91%权益的同时,该资产包中的青岛万达影视产业园同样将受控于融创。青岛影视产业园号称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基地,包括30个影棚等一系列影视制作基础设施。
截止此次发稿,青岛东方影都项目的投资主体公司100%控股股东依旧是大连万达。未来两个多月时间内,该投资主体公司料将完成工商注册信息变更,91%的股权归属融创文旅集团下属子公司。
与上海新派购物中心无缘的老字号终于要翻身了
无论餐饮还是零售,高性价比的老字号及本土品牌正在大规模进入购物中心,而几年前尚难以想象。且该现象并非上海独有,北京、杭州、重庆等地购物中心也出现了本土品牌回潮现象。事实上,无论欧美日韩还是东南亚等购物中心发达的国家,占据购物中心最大市场份额的都是本土品牌,并不存在国内一度出现过的本土品牌难以进驻主流商场的现象。
很多购物中心招商人员觉得,相对于海外市场,上海可供挑选的品牌不够丰富。但其实上海不缺品牌,而是缺少发现品牌的观察力。
对于一些本土的餐饮品牌,个人认为是商场寻求差异化之选,可以看到那些引进本土品牌的商场,并不是只做本土品牌,而是在已经拥有洋品牌的基础上,局部做一些突破尝试。
总体而言,目前能进入主流购物中心的上海老字号主要还是餐饮品牌,老字号也适应购物中心的要求尝试推出副牌。
老字号开始重视购物中心渠道价值,恢复第二春,但也不能倚老卖老,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不然热潮过去顾客忠诚度降低,会被购物中心放弃。
大悦城斥34亿与GIC等机构投资者设114亿并购基金
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8月17日公告,与多名知名机构投资者共同成立境内、外并购基金,初步投资金额约为人民币114亿元,合作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公告显示,境外基金及境内基金将单独或共同寻找位于中国境内潜在物业项目的收购机会,从而升级改造为大悦城自有旗舰品牌“大悦城”商业项目或商业综合体项目。
根据框架协议,初步投资总额将为境外基金62.7亿元,其中大悦城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的总承担将为22.8亿元,占境外基金权益的36.36%。而境内基金的初步投资总额为51.3亿元,其中大悦城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的总承担将为11.4亿元,占境内基金权益的22.22%。
龙湖地产上半年租金收入超11亿 2020年目标60亿
8月16日,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公布了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核心净利增18.6%至人民币28.4亿元。投资性物业租金收入增长28.8%至11.4亿元,净负债率低至56.2%。而龙湖地产2016年龙湖投资性物业租金收入为19.1亿,2017年全年的商业租金目标收入25亿,2020年租金收入目标为60亿,仍有一定距离。
上半年龙湖成功实现签约额926.3亿元,同比增长140%,销售单价1556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2%。
上半年龙湖地产迅速崛起,成功获取40块土地,集团新增收购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1075万平方米,权益面积646万平方米。
绿地10亿战略入股雅生活集团 取得20%股份
近日,雅生活集团与绿地集团达成深层次战略合作关系——绿地集团10亿元战略入股雅生活集团,取得雅生活集团20%股份,成为雅生活集团长期战略性股东。
这也是继今年6月雅居乐雅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生活集团”)收购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绿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物业”)100%股权后的又一动向。
据了解,绿地集团此次战略入股,意味着雅生活集团成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大中国一线地产商(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居乐集团”和绿地集团)作为股东背书的物业服务企业。雅居乐集团和绿地集团将在物业管理、社区增值服务、广告及营销等服务领域全面合作。
太古地产半年租金收入55.55亿港元 颐堤港涨69%
太古地产近期发布完整中报,截止6月底集团净利润暴涨177%至147.63亿港元,撇除投资物业估值变动后,净利润46.28亿元,同比增幅30%。
上半财年,太古地产收入录得115.25亿港元,按年升46%。其中租金收入55.55亿港元,而2016年同期为53.67亿港元;物业买卖收入52.58亿港元,上年同期为19.54亿元;酒店业务收入由5.04亿港元增至6.51亿港元。
万达乐视之后 融创或投百亿参与国企天房混改
近期,天津一位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融创正在参与天津天房混改的竞标。融创一位内部人士也向一条君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表示:“融创确实参与了混改,不过目前能不能竞标成功还不好说,现在参与的有16家公司,竞争很激烈。”
在今年6月份的第十一届融洽会上,天津市推出40多家市属集团的194个国企混改项目,预计引入资金1100亿元左右。其中,天津房地产集团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投资者持股比例在40%到60%,预计引入资金为100亿至200亿元。投资者应具备的条件为国内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前30强,具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最终融创竞标成功,那么这又将是一笔百亿级别的买卖。
恒大、麦当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麦当劳占地理优势
8月14日,恒大地产集团与麦当劳(中国)、中信集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这也预示着麦当劳将在恒大全范围内的地产项目上开设麦当劳餐厅。
协议显示,麦当劳将在恒大全国范围内的地产项目上开设麦当劳餐厅,恒大为麦当劳优先提供选址。双方将利用各自在品牌、规模、成本、网络渠道、产业资本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条件,进行优势互补。
据悉,未来五年麦当劳计划在国内新增2000家餐厅,同时,恒大与中信或将还会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王府井哈尔滨首个购物中心项目计划9月份开业
根据王府井官方微信消息,哈尔滨王府井购物中心计划9月30日开业,目前招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据悉,哈尔滨王府井购物中心是王府井集团在东北地区的第一个购物中心项目,位于哈尔滨市最富有活力、商业氛围良好、周边消费力较强的群力新区,共有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配备1500个停车位。
哈尔滨王府井购物中心总经理盛莉表示,哈尔滨目前重点商业项目分布较为集中,商场及购物中心消费档次均在中档及中档以上,传统商圈内商业均为多年发展起来的老商业,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一定的单体商业规模,高端国际品牌的引进力度较大,但同质化、体量小、体验感差、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非常严重。我们将集合国际化、生活化、品质化、娱乐化、智能化,打造冰城最活力、最新鲜、最好玩、最会玩的品质化生活方式中心。
远洋未来5年要在自己“地盘”开1000家无人便利店
8月15日,远洋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平台宣布,旗下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亿街区与无人便利店品牌缤果盒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五年内在北京和徐州共同落地1000个24小时无人便利店。
按照协议,1000个无人便利店将分布于亿街区服务的远洋集团旗下物业公司远洋亿家 (837149)在管项目、还包括亿街区外拓的徐州智慧社区项目。
宝龙上半年目标完成率不足50% 将引入万达高管
不久前,作为闽系房企代表之一的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龙地产”)发布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月份若干未经审核营运数据。今年前6个月,公司合约销售总额(连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额)约为90.61亿元,同比增加约20.7%;合约销售总面积约为65.8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约5.1%。
宝龙地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廖明舜此前曾透露,公司2017年销售目标为200亿元。然而上半年其目标完成率尚不及50%。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宝龙地产与其他房企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可能在销售上增速较慢。如果从自持物业或者运营角度来看,宝龙地产的宝龙广场在租金上是持续稳定的,销售型物业更多的是为公司提供后期现金流的支持。所以,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偏低,比较符合它现在的发展现状。
凯德中国CEO罗臻毓驳斥“商业地产寒冬论”
近期,万达集团卖掉万达广场的一系列大动作,再次将商业地产的前景讨论推到了聚光灯前。
“买卖其实是市场常态。”凯德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罗臻毓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交易量上升并不意味着商业地产发展到了拐点。由于商业地产土地成本的上升,资金压力较重,资金回报期长,所以会有人选择出售。但同时,也会有更看好这个市场和租金回报率的买方接盘,所以买卖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