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就是一个微型中国,社交媒体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浓缩到一个APP上,大面积占用人们的可支配时间。2月在京发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指出,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人,94%的人表示出门不带手机感到很不习惯,超过7成的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
有人神烦朋友圈,疲于将通讯录里的几千个好友逐一分组;有人为彼此相对、各自低头的现实社交现状感到无奈;有人被24小时on line的工作群讯息闹得睡不安稳、神经衰弱;人人成了低头族,对小屏幕的过度关注以至于出门摔跤撞人的“懵态”成为常事……
社交媒体成为众矢之的,但如果离开它,你的生活会好一点吗?
离开微信会发生什么?请看微信实验室《离开微信的12小时》。
你的确看不到别人发的无聊朋友圈了,也不必戒备别人视奸你的朋友圈了。同学群不再瞎嚷嚷,工作信息不再无孔不入,三姑六婆不再用养生资讯和相亲追逼来骚扰你。世界安静了,但你很无聊。
退出你的社交软件,或者索性将你的手机屏幕里社交软件APP颤抖的身影一键删除,其实就是现代隐居。有人可以卖掉北上广的房子,选择去大理生活,安安静静地呆着;有人喜欢弄个小菜园,种田栽花,与世无争地自得其乐。
但大多数人不能,就如高晓松可以诗意远方,但芸芸众生通常只有锅碗瓢盆。
社交媒体连接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图/Matthias Zomer
认识了好久的人,你没有他的电话号码,只有微信;没了微信,你们就成为不相干的陌生人。
领导拉了个工作群,所有的工作和通知,都在群里说;不用微信,过年领导发的红包你也收不到。
你的客户不喜欢打电话,就喜欢用微信联系;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一无所获只是平常,而“已读不回”总是比被扔掉的传单和被挂掉的电话来得仁慈一些。
工作少不了碰壁和瓶颈,家人的宽慰无比重要。爸妈早就不给你打电话了,他们迷恋上语音和视频聊天。如果你一天不发朋友圈,他们就得寻思着你的生活是否出现问题;如果他们一天不发朋友圈,你反而觉得世界清静了。
过于密切的网络社交,也在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Vladyslav Dukhin
刚处个对象,得赶快follow朋友圈,随时注意对方的心理状态,但凡信息没有秒回,忐忑的内心戏已经高潮迭起地演了八百回。
原来可以不带钱包到楼下面包店买早餐,用微信支付还能打个八八折;现在只能默默去ATM取钱,折回来全额买单。
如果说人类是社会群体,那么社交媒体就是连接现代生活的网络。社交媒体正在全方位渗透我们的生活,连接一切,连接我们。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软件,七成人都在使用微信。这意味着,如果你不使用它,你就自绝于人群。
城市人到乡野里短居,第一句先得问:Excuse me?有没有WIFI?没有WIFI可不行。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社交媒体给他们的便利。
微信实验室之职场新人篇:已读不回的微信,或许好过扔掉的传单、挂掉的电话吧。
找不着手机时慌乱失措,人人恨不得把手机植入体内,使之成为我们的“器官”。耐人寻味的是,我们对待自己的任何一个器官的关切,都不如这个“机械器官”来得频密。
我们花在微信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出门可以忘了钱包,不能忘带手机;工作群将工作时间和场所无限扩展到随时随地,以至于失去了生活;朋友圈和公众号成为打发碎片时间的日常,即使无所事事,也刷到深夜;一家人坐在饭桌上聚餐,却各自低头玩手机,忘记了面对面相处的方法……
手机依赖被指认为一种社交时代病,而这种时代病的罪魁祸首则指向了社交软件。社交媒体通过联网,萃取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在扁平的屏幕世界进行重组和类聚。全世界都联结在同一个屏幕上;与此同时,要通过屏幕建立亲密关系、实现深社交,则变得越来越难。
社交媒体把全世界都联结在一个屏幕上。
社交网络的无处不在,让人产生焦虑——社交工具到底是拉近人与人、人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是让这种关系更加疏离?
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于人如何使用工具。
微信,具有工具的革新意义。即时对话和语音视频通话,让家人朋友、同事客户的沟通交流更加及时方便;支付功能让你可以轻装上阵,生活便利;因为文件传输功能,连U盘都不用买;公众号平台让资讯获得更加直接有效,不用看新闻就可以对时下热点了如指掌……
科技的诞生总是伴随着轰隆的革新与危害的指责。有人说,有了扫地机器人,人们就懒得扫地;有了微信,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然而,无论是扫地机器人还是微信,它们的功用是提高你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它们的初衷是为你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享受生活。重点在于,你怎么利用它。
微信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关键是你怎样利用它。
你能离开微信吗?好像不能。
你真的有无时无刻不在线的必要吗?好像没有。
用不用社交媒体,用多长时间,怎么用,属于自由意志,不带任何强迫性。
微信的使命,是连接一切。而它正在思考的问题是适可而止,回归初衷。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交媒体,它在技术上的开发和完善,都是基于让单位时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不是让更多时间浪费在工具上面;微信的初衷,是让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离开了它什么也干不成。
社交网络是要让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好。图/Chevanon Photography
退出微信12小时,是一场生活方式的视频实验——关于社交网络时代病,我们需要反省的,不是“连接”,而是“连接过度”。
微信是一种辅助,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相遇、更方便地联系、更深地了解、更好地掌握彼此的动态。过度连接,挤压了真实的空间。“屏社交”的最大魅力,是与真实的人无障碍地接触和交流——与朋友鲜活交往、与伴侣用心相处、与家人真诚陪伴。
适可而止,方见初心。
微信实验室之情侣篇:有一种恋爱叫做一起玩手机。
速食爱情见怪不怪,“加个微信呗”比“网恋”炫酷得多。有一种恋爱叫一起玩手机,如果没有微信,又当如何在一起?爱情太快,安全感很慢,从微信开始了解,也需要从生活开始了解。
电话摆在手边,让你的心思没有空间装下旁人,哪怕是最重要的人。控制社交软件强迫症,才能明白自己忽略了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在人人都是创业狗的今天,自虐是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几千个群同时提醒生活就像过山车。退出片刻,你才能发现自己偶尔也向往另一种生活。
克制之下,可爱的是真实的关怀。
微信实验室之网瘾父母篇:“家人朋友在微信上,更在眼前啊”。(点击图片观看)
工作在外,教会父母用微信以后,可以经常看见他们的动态,也能在他们的关心下得到片刻安宁。
从前表达内敛,一辈子不曾说过“爱”,在微信上慢慢练习,然后把微信对话框放在一边的时候,终于也能面对面说出口。
好朋友好久没有联系了,突然看见她发的家族照,已经生了个宝宝。
感觉身体被掏空,打电话诉苦太打扰,于是在闺蜜群里抱怨,大家就开始扯淡……
许久不见,可我了解你——这就是社交媒体的魅力。
微信,是一种自由选择。没有什么需要时刻在线,唯有生活,以及那些真正重要的人。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新周刊(ID:new-weekly),时代如此面瘫,生活怎能没态度?作者鹤本,丽琪。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