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  13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是他们! ·  昨天  
新街派 生活报  ·  黑龙江籍知名女星被传与演员男友分手?回应来了! ·  4 天前  
南方周末  ·  奶茶名越卷越嗲,让人怎么好意思念出口? ·  6 天前  
人民日报  ·  潘展乐人民日报撰文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大学生创新创业就能折算学分还能休学?那还在大学的我可以专心去开烤肉店了么?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8 11:00

正文

近日,教育部颁布的新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折算学分,而且可采取弹性学制——新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可保留入学资格,入学后开展创业,则可以申请休学;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简化休学批准成绩;甚至创新实践、休学创业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还可以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这些曾经在网络上掀起热评的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终于一锤定音,尽管可以看得出,国家对于鼓励大学生创业一事不遗余力,但这一次依然没能逃得了舆论的关注和质疑——

 


虽然许多懂“行情”的专家认为,这些新规响应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倘若规章制度定得太死,也会限制了学生们的发展之路……但是网友们的吐槽也并非空穴来风:


过了前些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疯狂热潮之后,近来人们对于这件事采取了越来越谨慎和成熟的态度,因为大学生创业“听起来很好听”,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大学生不成熟、不了解市场等问题,尽管有成功的个案,但更多创业者被湮没在了历史的潮流,没掀起半点水花。


“‘先帝’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


另外,大众的疑惑还主要集中在,第一,创业毕竟是有钱人的“游戏”,大学生创新创业折算学分有可能成为有钱人家孩子“混文凭”的借口,而对于创业的大多数普通学生极有可能创业失败、学业荒废却青春不再;第二,“我在学校摆摊卖丝袜和明信片,也能得学分”??


 

1

到底怎样才算创新创业?

 

有人问,创业看起来很简单啊?照现在的政策,拿着父母的钱,在大学期间做点小买卖,再结和下互联网,来个线上销售,学分分分钟到手……可这创新创业的学分真的这么好得么?

 

所谓“创新创业”,与传统创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无创新。这个创新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还有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换句话说,创新创业要能给资源带来新价值,没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甚至知识产权,“拿来”别人的理念、模式,或者没有任何方面的创新,都不叫创新创业。


 

其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没有彻底确定之前,已经有如上海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宁波大学等许多学校对它进行了实践。


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规章制度制定不同细则,例如有的学校将创新和创业两者分开,创新一部分可以包括发表论文、研究专利或是竞赛获奖,而创业一部分则包括注册公司或者在创业中获得的技能训练,以证书为凭;还有的学校仅评是否为工商注册成功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在校生法人或从事电子商务(淘宝网店)的学生。

 

所以可以看到,高校许多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其实并没有十分严格地限定创新,这的确鼓励了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勇于去操作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政策也不是全无标准,一来,取得一项成绩才能领0.5-2不等的相应学分,二来在创业一项,注册成了公司才可申领学分,这也无形中提升了门槛,保证了相对公平。

 

 

2

为什么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可舆论的阻碍却越来越大?

 

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和2012届大学生创业存活率分别为42.2%和47.8%,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最终被创业淘汰,这期间他们付出的是青春、理想、健康、学业……

 

所以在许多创业分享会上,我们都能听到很多创业成功的“大佬”们严肃地劝说大学生,不建议在大学期间或者刚毕业就创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对缺乏社会阅历、市场敏感和坚定心性的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在心理上和物质上的“陷阱”实在太多了。

 

来看详细盘点“细数大学生创新创业七宗罪


 

业界人士

不少业界人士坦言,当代大学生创业有点随意,缺乏对创业本身的尊重。创业初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旦遇到困难却很容易被打败,并非大学生的意志不够坚定,而是有时来自于资本和市场的风险和压力不可控,大学生掌控能力差,一个“浪头”拍倒很难再全须全尾地“站起来”。

 

许多大学生对于“创业”一事的概念很模糊,以为自己有个创新的想法就能拉到投资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后续的产品运营、公司运作完全没有经验,自身缺乏管理、没有技术、没有资源,对创业又很理想化,十分容易高开低走,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生存空间并不足够

除此之外,社会上留给大学生创业的生存空间其实并不足够。许多项目由于创新程度不够,没能拥有自身的核心内容和技术,再加上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许多想法被大公司或者投资商“借鉴”到别处再包装,这样的创业太容易直接被扼杀在摇篮里。创业公司注册难度降低,但变更和注销的程序依然复杂。

 

3

若真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的扶持请配套,谢谢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曾表示,怎么用市场环境训练学生在商业社会里实现自己的创意尤为重要,这不仅迫切需要搭建大学、企业以及政府三方互动的平台,还要求社会允许大学生创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试错。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有探索就要允许有失误,而试错和降低失误成本,则更加要求完善的政策支持和宽松的舆论环境。

 

 

高校

而对于高校而言,创新创业可以折算学分,还有灵活的弹性学制,这些政策是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很实在的支持,或多或少减除了一些因为创业而耽误学业的后顾之忧,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都能够长久施行下去的后续支持——


制定专门的、系统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一方面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另一方面邀请专业人士和业内专家制定详细的创新创业学分申请和休学申请的评判标准,提高通过要求,这也可以督促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创业,避免“混学分”;

 

健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监督机制,对于企图蒙混政策支持的“创业项目”予以适当处理,对于遇到瓶颈的创业项目,可以联合政府和企业提供及时的帮助。


 

国家和高校有了如此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千万不要歪曲理解政策的号召。俞敏洪曾提及,“有些可能根本还没有做好创业准备,或者没有资本的,故意休学,但其实并不是去创业。”所以,创业的大学生们,一腔热血去创业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学业积累和创业能力训练,创业前仔细思考,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高校也应专门开设有关创业注意事项和法律知识课程,对有创业计划的大学生督促学习。

 


编辑:刘曦文

综合来源:人民网、财新网、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