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刷屏精选
传媒进程小记录,热点话题一起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美媒:封杀DeepSeek,美国已毫无办法! ·  20 小时前  
EETOP  ·  马桶巨头成功跨界芯片制造! ·  20 小时前  
EETOP  ·  国产GPU成功部署DeepSeek! ·  2 天前  
安信可科技  ·  2.4G+5.8G双频WiFi模块,自带BL ... ·  3 天前  
安信可科技  ·  2.4G+5.8G双频WiFi模块,自带BL ... ·  3 天前  
EETOP  ·  台专家: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刷屏精选

为什么微信要做“信息流”?

刷屏精选  · 公众号  ·  · 2018-06-21 20:50

正文

6月20日18点,微信派发布公告称:iOS订阅号正式改版上线。改版后的订阅号列表优化了视频、语音等富媒体的消息展示,图文、视频与多条的信息以时间顺序直接排列。

新版大概长这样

↓↓↓

面对微信公众号根本性地改变,不少新媒体从业者都表示请赌球失败的球迷把天台的位置让给自己。毕竟,像头条二条如何打广告、黄金时间推送法则、新版“流”形式的排布方式更适合什么标题和头图等等都是需要媒体从业人员重新思考的。

比如,“刷屏”PRO吴寒笛认为,微信公众号这个改版,信息流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像头条和微博,其实不是很适合我们这种一周一更的精品作者,比较适合低价走量的选手。

《历史的温度》作者馒头大师认为,此次改版后,如果订阅号能推送一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效果会比较好。

△扫码查看PRO讨论公号改版说了啥

如果说上面这些言论都是建议和吐槽的话,也有人对本次微信改版表示不看好。方可成在《快评微信订阅号改版:伤害个体创作者》中写道:「微信公号做起来之后,什么头条号企鹅号网易号凤凰号大鱼号都试图与之竞争,各种动辄上亿的补贴计划搞得轰轰烈烈,但最后并没有笼络多少作者,特别是优质原创作者——他们还是愿意死守没有补贴的微信公号,为什么? 因为在微信公号上,读者直接订阅的是作者的品牌,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紧密的。 而在其他平台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被一种叫做“信息流”的东西拆散了。」

虎嗅网文章《微信公众号这次改版用力过猛了》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很遗憾,信息流模式并不适合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产品从2012年推出至今的六年时间里,一直都是中心化的存在, 用户因为公众号的内容而关注公众号,进而公众号主体又不断强化账户的个人风格和内容属性,最终汇聚了一批拥趸 ,形成了少数头部的公众号吸引去了大批粉丝的关注、公众号流量被大型公众号瓜分殆尽的结果,公众号粉丝破千万的不在少数。」

从上面不看好微信改版的言论可以看出,本次微信改版引起大家热议的一个点在于 “这到底是不是信息流?”换个说法则是,微信到底有没有复制头条成功的经验?

魏武挥在《跟各位较个真 到底啥叫信息流》中表达了自己对信息流的看法:

「比如你在典型的信息流产品今日头条中,你看到的是一篇一篇文章,不是一个一个号。一个号多篇文章,那也是一篇一篇被打散在时间线里。从Twitter到微博到朋友圈,都是信息流。并不会把同属一个ID下的信息,凑在一起。」

「我的理解是: 订阅号模块根本就做不成信息流,因为每个号一天只能发一次(不像微博你想啥时候发就啥时候发) ,这个号假设今天推了五篇文章,你怎么打散它?」

「至于信息流,“看一看”就完成了。」

而keso却认为微信的改版是不同于今日头条的信息流,他在《订阅号改版了,我打算再看看》中写道:「 订阅号消息这一新形态确实可以被纳入信息流的范畴,只不过它跟今日头条那种单条信息的串联不同 ,如果一个订阅号同时发布了3条内容,这3条内容仍然作为一组内容来呈现。而且,微信还是希望能够突出内容源的品牌,努力让“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愿景不至于落空。这和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信息流,以及更早的门户新闻模式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

从目前来看,此次微信改版是否成为“信息流”还不能下定论。不过,腾讯大刀阔斧地颠覆目前 依旧 存在的微信生态规则,可以看出腾讯对内容领域的决心。

文章《腾讯之必攻》中写道:「腾讯一直说有两块东西要自己做,社交和内容。不过,从微信诞生以来,腾讯对于公号的投入程度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至今的近六年时间里,微信公众号除了在2016年4月增加“置顶”功能外,呈现形式没有什么变化,一直都是采取订阅号列表的形式。一个用户关注的公众号会分为置顶与非置顶,内容分为头条和非头条,不同类型的账号,不同位置的内容得到的分发差距甚大。

直到今年5月开始,腾讯才开始频繁改变微信公众号目前的生态。 公众号赞赏作者升级、新增公号阅读浮窗功能、「订阅号助手」App发布 ,仅5月的31天里,总共更改了3次,似乎超过了前面6年以来的重大更新次数总和。而本次更新相比之前更是一次重大的改变。

沿用了6年的游戏规则,如今突然更改,也难怪不少玩家叫苦不迭,甚至可能放弃微信公众号这一独立于外界的内容创作环境。

那么,为什么腾讯在今年会对微信公众号的生态环境进行如此巨大的改变呢?

国际商业期刊之一的《经济学人》在2017年做了这样一个统计:“头条的1.2亿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头条app 74分钟——超过了包括Facebook和微信在内(微信的用户平均使用时间为66分钟)的大多数国内外大型社交平台。”

除开今日头条外,头条系旗下的其他产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根据字节跳动官方提供的数据,截止2018年6月,抖音国内的月活用户突破3亿,日活用户超过1.5亿。

而QuestMobile的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的人均使用时长已经下降了5分钟,很大程度上,这是受到了抖音走红的影响。

从近日一系列的“头腾大战”也可以感受到腾讯面对头条的压力,制定互联网游戏规则的人似乎已从腾讯悄然变成了头条。面对这样的情况,腾讯没理由不改变。

《微信公众号消息列表首次大改版!自媒体“均贫富”前夜?》写道:「最近个把月,今日头条与腾讯上演了一场以小博大的PK,腾讯正在通过投资快手、复活微视在短视频等业务上发力,然而抖音也好今日头条也罢,甚至悟空问答, 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基于算法的信息流在支撑,腾讯没有理由不重视信息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