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寒笛可爱多
欢迎关注营销界“吴彦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单  ·  6 个冷知识,第一个就惊掉下巴! ·  2 天前  
算法爱好者  ·  刚刚,OpenAI 上线 Deep ...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北美码农「找工咨询1v1」服务来了!FAAN ... ·  4 天前  
PChouse家居APP  ·  《沙丘》美学 ... ·  5 天前  
PChouse家居APP  ·  开年最美新中式,推门直接被硬控!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寒笛可爱多

吴寒笛:软柿子防欺负指南

吴寒笛可爱多  · 公众号  ·  · 2017-10-23 20:00

正文

我生性软弱又敏感,觉得这个世界恶意满满。


开车的时候,明明前面车距很窄,旁边车道还会有车强行来并你的道;打车的时候,司机看我呆头呆脑,会不断试探我认不认识路,发现我不识路就会绕路;坐地铁的时候,也会有人强行来插队。


我常常觉得很愤怒,但是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我记得我刚拿到驾照开车上路那会儿,我爸非常担心,就坐在副驾帮我盯着,怕我一不小心开翻了车。



大概是来来往往的车看出我是个新司机,于是时不时的来别我的车,我就非常气愤,恨不得把这些人拉出车来打一顿。我爸就在旁边轻描淡写的说:你还是算了吧,别这么激动,打架又不是你的强项。


我一想,觉得有道理,于是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最多就说两句,也尽量不和别人发生正面冲突,毕竟打架也不是我的强项。


现在到很多窗口机构办事,经常会发现有人在那里跟办事人员大吵大闹。


大吵大闹这种方式确实不雅,但我对这种做法也挺理解的。毕竟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有时候你不把嗓门提起来,别人就不把你当回事儿。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恶意,其实还对我们造成不了什么实际的伤害。毕竟再蛮不讲理的人,不论是乱并线的出租车、大巴车司机,还是爱搭不理的窗口人员,可能一辈子也就打一次交道。你不往心里去,不发生正面冲突,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真正要命的是像我这种老实人,进入恶意满满的职场世界。



前段时间,笛友会还有一个知名橱柜品牌的营销总监给我抱怨,说他在职场上被下属欺负。他空降下来做营销总监,年薪五十万,本来非常高兴。结果有个下属特别不买账,天天怼他,甚至还越俎代庖的给这位营销总监指派任务,把他气得火冒三丈。


我时常听到很多年轻的朋友,特别是刚进入职场上的朋友,向我抱怨作为新人被欺负的情况。我挺理解的,因为我以前也经常被欺负:我刚工作的时候,记得财务那两个女的,每次找他们报销单子,或者办财务手续,都要给我找麻烦;有时候甚至因为她们忙,就不搭理我。也会发现每天都有人给我下套,或者领导没来由的给我脸色;想想都觉得愤愤不平。


后来过了几年,我也当了空降领导,也会有比我大很多的不服气的下属公开呛我,有些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气得牙痒痒,真想喝一杯一醉方休。



我觉得像我们这种“书呆子”类型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是容易遇到一些恶意;而“泥腿子”类型的朋友,就不太容易遇到这种事情,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们不好惹(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书呆子和泥腿子》)。


有一次,我跟一个“泥腿子”亲戚聊天,他在一个工厂上班。他说那个工厂老板拖欠他工资。他就找了个大锁,把工厂大门锁上了,让工厂开不了工,老板被逼无奈就只有发工资了。听到这里我其实非常羡慕,我觉得这种锁大门的方法,是我们这种书呆子想不到,也做不出的。



后来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很多人的恶意,其实是在不断试探你的底线。


这一点在职场上表现尤甚,尤其是在职场上。


你今天让他一寸,他明天就要深入一尺(大家不要想歪了)。


我们从小接受的很多教育,比如要礼让,要温和,其实有时候反而害了我们。


我们看到很多老实本分的人在职场上被欺负,这其实很让人寒心。但是反过来说,如果非要你要做个刺儿头,无端欺负你的人会少很多,但是貌似也不符合很多人温和的性格,也可能会引起领导讨厌,那怎么办呢?!


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在我也慢慢成为了一个老鸟,也渐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我觉得真正有效的方法,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说软话,办硬事。


这六个字里面,其实包含了很深的学问:


话如果说得太硬,大家面子上过不去,容易树敌,领导也觉得你情商不行;但是另一方面,事儿尽量办得硬一点,很多底线不要一退再退。



其实很多时候职场上有人欺负你,就是因为不断试探你的底线,你却一直退让,别人就会变本加厉。因为试探你几次后,发现你也没什么办法,也没什么反击,于是就欺负得越来越厉害。


这就像国与国之间有领土争端,即使是很小的一块无足轻重的地儿,双方往往都会表现得很强势。因为你要轻易让了一块儿,对方以后可能会变本加厉的侵占你的地方。大家争的不是这点利益,争的是一种态度。


不过办硬事,这个“硬”的程度是有讲究的,你要没事就瞎“硬”也不对(大家不要想歪了)。


一般来讲,对于欺负你欺负得比较恨的,利益关系不大的人,这个是越需要硬一点,狠狠怼回去的。比如八竿子打不着的另一个部门人员,上来跟你要什么资源要什么配合,态度很不好,这个你当然是硬起来给他怼回去的;有时候跨部门对接,遇到小鬼难缠的时候,留下证据,写个邮件抄送他的领导,他下次就不敢这么造次了。


但如果是一个小团队里面利益关系比较大,撕破脸双方都不好下台的,那你就不要“硬”得那么厉害,那么突然。周围不相干的人看到你突然“勃然一硬”也会被吓到。刚开始可以稍微软点,软中带硬;但是发现人家变本加厉的弄你,矛盾升级,那你该强硬就强硬。


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如果你很强硬的去反击那些恶心你的人,人家不一定会记恨于你。至少在我的经验里是这样的,相当一部分人不会记恨于你,而且对你的态度会明显好很多。我觉得这种人可能在潜意识里是达尔文主义者,觉得温和的人就是弱者,弱者就应该被欺凌。你要是给他来这么两下子,把他打得七荤八素,他反倒尊重你了,因为觉得你是强者。



其实在职场上,要免于被欺负,也是一种营销,就是营销你“不好惹”的形象。比如我这个人,大家看着都觉得老实,很多人就会玩点小动作来弄我。比如有一次,我刚接手某个新团队,有一个比我年长很多的下属非常不服我,叫他做啥也不做,开会我说话他就玩手机,说他两句他就起身离席,肯定是觉得我好欺负,奈何不了他。

后来我跑到他工位上,当着整层楼的面把他骂了一顿,他就老实了。

比较彩蛋的部分是,团队里面本来蠢蠢欲动想要搞事情的其他人也老实了,因为我这种“公开骂街”的行为,算是一种“营销事件”,把我“不好惹”的形象成功营销出去了。

另外,我想补充两点原则,对于处理职场上的人际斗争很有参考:

第一个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别人欺负你,你怼回去,这是“有理”;你能提前预判,怼回去后的形势,是有利于你的,这个叫“有利”;你以合适的方式回击对方,强硬但不失礼节,这个叫有节。你如果能有理、有利、有节,对方绝对没话说,其他人也抓不到你的小辫子。

 

第二个原则是“打一派,同时拉一派”。就是说,在职场上,你肯定有你需要打击和回击的对象,但是你也得发展一些同盟。不能像个孤胆斗士一样,不然也容易势单力薄。比如你有一个死对头,你可以去拉拢死对头的死对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像我们小时候在学校一样,我这种书呆子类型的人就容易被小混混欺负,但是书呆子们抱团,小混混就不敢来欺负了。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本末倒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