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西贝99元到手7件!直接薅!门店爆款美食,大 ...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这种死磕面料的童装,我好担心以后就买不到了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那些劝你不要提前学的,打雷的时候离他们远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谁说孩子的内心都是一张白纸?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12-05 14:01

正文

看完了今天的头条文章,有没有发现,孩子们的世界其实并不像一张白纸,反而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像是存在一个无限广阔又深邃的宇宙?

但是我们却很容易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从而忽视了这片宇宙的存在。同时呢,又因为急于让孩子长大,最后,大人往往便以“教育”的名义,把这片宇宙,给破坏得无法复原了。
所以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孩子的宇宙》。


作者 给了一个听起来特别“凄凉”的定义,他说:

所谓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孩子们,将其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逐渐忘却的过程。


你以为孩子太小了,所以什么都不懂,也不会受到伤害;

但其实,你可能正在亲手毁掉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也就是他内心那片广袤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宇宙。
所以,我们在跟孩子交流之前,需要认清两个原则:

  • 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内心的这个宇宙的确会存在,从而防止它被大人轻易地破坏。

  • 在了解孩子宇宙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慢慢地,回想起自己已经忘却的东西,因为我们曾经也都是孩子。

所以探索孩子的宇宙,最后可能会回归到探索自我。
这本书的作者河合隼雄,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

他在心理研究的后期,花时间去了解、分析了很多,日本民间故事和西方童话故事,想从中探寻各国的心理文化。
所以这本《孩子的宇宙》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全都由一个个日本或者西方的儿童故事、民间故事组成。 (这本书在有养app里能找到。戳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app)


每个故事,都像是把孩子的宇宙,打开了一扇小窗户,让我们可以看得更真切,更明白孩子在想什么,更清楚他们的宇宙里,到底藏着多少我们不曾发现、却很重要的东西。
篇幅有限,没法把所有的故事在这里讲完,特意挑选了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吧。

故事叫《雷蒙娜和妈妈》,这个故事会让你重新定义,孩子无理取闹这件事。
雷蒙娜是一个7岁的小姑娘,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一共4口人。

有一天啊,雷蒙娜看到妈妈在做针线活,便跑到妈妈身边有样学样,打算给自己的玩具娃娃织一条裤子。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非常困难,于是妈妈就劝她做一些简单的东西,姐姐也在旁边附和说,让她不如就做一条裙子,裙子简单些。
哪知道,这俩人刚提完建议,雷蒙娜突然就大声地喊道,说:“我不!我才不要做什么裙子!我就是要做裤子!”

说完,雷蒙娜就气呼呼地走进了卫生间,然后把洗手台上的一整管牙膏,全部挤了出来,还堆得高高的给盘成了一大坨,并且特别开心。后果自然可想而知,她被妈妈好好收拾了一番,但她还是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其实原因很简单,雷蒙娜看到妈妈在做针线活,于是自己也想做一件一样的事,但却怎么都做不好。

这个时候妈妈和姐姐的建议在她听来,就好像是在说:“你还没有本事做出一条裤子,只有我们才可以。”
这种“被当作孩子对待”的感觉,才是让雷蒙娜生气的原因。
按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来说,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通过和他人的比较,来进行自我判断了,也就是,他开始拥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所以雷蒙娜才会拼命主张,自己也可以干大人的活,她难以接受有些事情,只有妈妈和姐姐能够办到。因此,她就用“把牙膏全部挤出来”这件事,去证明,自己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因此,作者在这里特别向读者强调:

孩子的很多行为,虽然看上去像是在故意犯错、捣乱,但背后,往往藏着出人意料的深层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