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CBNData以商业数据报告、数据指数、定制化咨询等为核心产品,输出消费行业全景分析及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深度数据洞察;通过数据可视化、原生内容、活动、视频/直播等形式拓展数据研究业务边界,以数据+媒体的倍增效应,提升中国商业世界运行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生活手记#没事干去试驾去?把国产车都试一遍 ... ·  昨天  
e公司官微  ·  利好来袭!刚刚,深圳重磅宣布!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头最铁的年轻人,买房只买顶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新春新图鉴:2025年轻人当家做主的春节 | CBNData报告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24 18:47

正文

当元宵灯火渐熄,25年蛇年春节正式落下帷幕。这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年,与此同时90后、00后年轻群体正作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军引领风尚。当传统文化底蕴与新生消费力量相互交织,催生出春节新趋势、新风向。把握文化传承的内核,契合年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发展新方向,将成为广大消费企业的关键命题与破局之道。

在此背景下,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 发布 《新春新图鉴:2025年轻人当家做主的春节》 ,基于数说故事旗下数说聚合的社媒大数据以及CBNData的多元数据库,深入洞察今年春节期间人们展现出的消费新图景。上篇中,我们将通过数据还原年轻人是如何重新定义春节的“打开方式”,在年轻人当家做主的春节中,过节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年轻人解锁“春节主理人”新角色

当90后、00后陆续跨过35+、25+的门槛,步入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在消费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正在用新潮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重塑着传统节日文化。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电影《哪吒2》、春晚机器人、非遗春节等众多话题引起热议,而其中“春节主理人”这一新兴概念引发多家机构的关注。CBNData《2025春节消费数据报告——年轻人接棒新春掌门人》报告中显示,18-30岁的年轻人已经是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吃喝玩乐的消费主力军;Soul在《2025 Z世代春节态度报告》中调研发现年轻人一改往年春节线下走亲访友的习俗,开始通过红包往来和线上拜年等方式“过线上春节,走赛博亲戚”;盒马《2025盒区房春节消费报告》同样关注到在年轻人的主导下,春节消费开始呈现新趋势,他们开始全权接手办年货,准备年夜饭,营造过年氛围。

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巧合,而是近几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和消费主力人群的迭代的必然结果。当代青年正在将这一传统团聚假期重新定义,赋予其更多"悦己"属性。基于数据研究,我们发现年轻人对春节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情绪感、松弛感和时间感三大维度,在下文中我们将代入"主理人"视角逐一呈现。

“情绪”主理人——“爆改”年货,

拿捏新春仪式感

春节前后关于年货的讨论从未间断,但当年轻人对年货的期望从物质层面逐渐转向“情绪价值”,传统的老四样烟酒糖茶在年货的讨论中渐渐占比走低,被“祈福”年货、“谷子”年货、非遗年货等创新品类取代。转运珠、红绳手链、非遗手作、盲盒咕卡等新兴商品的社媒讨论度飙升,折射出消费市场对“精神补给”需求的全面升级————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好运期许、兴趣圈层的归属感,以及非遗背后的 文化共情。

淘宝联合夸克发布的《年轻人春节过年微洞察报告》显示,春节期间转运手链搜索量暴涨80%、二次元“谷子”登上专属榜单、非遗窗花成交增长120%。敏锐捕捉到这一消费趋势的品牌已展开创新实践,以香氛品牌花弄里为例,其春节推出的“指定发财”主题香薰挂饰系列,精准契合了当代年轻人对财富寓意的创新表达,相较于传统拜财神的单一祈福方式,当代年轻人将“招财进宝”的美好期许迁移至日常可触的生活用品中。

年轻人以年货为媒介,将传统节庆转化为自我表达、文化认同与情感共振的仪式场。在情绪经济主导的消费新时代,品牌或许更应思考:如何用商品为年轻人提供“精神代糖”,让年货不仅是年味的载体,更成为他们建构身份认同、连接圈层的文化锚点。

“松弛”主理人——悦己过“心”年,精致过舒服年

除了情绪上的满足,年轻人同样追求身心放松。当“年味”逐渐演变为“年累”,年轻人在用他们的方式找寻春节中的“松弛感”,他们通过“变美三件套(美甲美睫美发)”、泡汤、按摩、SPA等“悦己” 消费的方式,短暂逃离职场压力,卸下“班味”,拥抱精致生活,舒舒服服过年。

CBNData联合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春节消费数据报告》显示,春节期间美发和美甲团购订单量均达到去年的1.5倍以上,温泉泡汤团购订单量增长超40%。值得关注的是,当染发色板成为社交话题,温泉池变身老友叙旧场,消费场景已从单纯服务交付转向情感联结,社交场景相关讨论同比+74%,尤其与朋友同享场景增长357%。

品牌需要意识到除产品功能价值之外,更要放大“社交属性”:美甲店增设双人闺蜜套餐、温泉酒店开发同学会定制服务等创新服务。在个体价值与群体认同交织的新消费时代,品牌营销的胜负手,或许就藏在“一个人的精致”与“一群人的狂欢”的巧妙平衡中。

“时间”主理人——“分段式”过年,返乡旅游二合一

年轻人“去班味”的方式不止美甲泡汤,更延伸至旅行场景。今年春节,年轻人又化身“时间管理大师”,开始“分段式”过年:前半段返乡团圆,后半段旅行放松。随着 “请 2 休 11” 、 “请 4 休 13” 等前展后延的灵活拼假话题讨论量增加超300%,灵活“拼假”打造的超长假期为年轻人分段式 过年创造条件。

随着分段式过年的火热,出境长途旅行成为春节新趋势。数据显示,泰国、日本等远程目的地热度攀升,“长途出行”相关话题关注度增长19%。伴随旅行半径的延伸,旅行消费呈现新特征:淘宝平台春节旅行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7%,其中便携式一次性用品需求尤为突出。日本日用品牌ito针对春节旅行场景推出“新年出行包”,为消费者春节出行场景提供便利;广大商家可针对航旅场景优化产品线,挖掘用户痛点,满 足消费者需求。

同时春节旅游热潮也带动了线下消费场景的同步升温,以北京王府井商圈为例,春节前夕以“王府井金街过大年”为主题,联合KOL在社媒平台造势,吸引游客前来消费互动,25年春节期间客流创历史新高。商家可以强化线下消费场景的营销渗透,相比以往旅游热潮集中在五一、十一假期,春节作为新兴文旅消费节点,也应提前部署相关营销策略。

当年轻人用“情绪价值”重塑年货内涵、借“悦己消费”重构过年形式、以“分段假期”重组节庆安排,“春节主理人”们赋予了这个春节新的生命力。当传统节日的“规定动作”被解构成可自定义的模块,企业的运营逻辑也需同步升级——不再是围绕节日做营销,而是捕捉年轻主理人们创造的“新花样”,将其沉淀为可持续的消费场景。毕竟,在年轻人掌握文化定义权的时代,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待开发的“新大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