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正在征稿 | 我的“陋室”情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10-20 13: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 是刘禹锡的“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他的“陋室情”。


无论你是人在家中或者漂泊在异乡,“室”都以一种包容千万的姿态容我们在其中成长。墙上翘起的壁纸,角落堆积的尘埃,都记录着我们在它怀抱里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刻改变。

也许你的房间要从床头那几支淡粉色的洋桔梗说起?那是一束最近和你道早安晚安的姑娘。让你分外迷恋的,或许是阳台的一扇小窗?窗子里藏有一颗如燃烧殆尽的金子般的夕阳。令你格外欣喜的,似乎是橱柜里的一把小刀?它陪伴你划过肉的纹理,蔬果的脉络。

说到你的屋子,那定是充满了有关人的影影绰绰的记忆。洗衣服时难免想起日前奶奶搓洗得发白的衣角,打开冰箱门的一瞬回忆起妈妈填满整个冰箱的爱的味道。

又或者,你曾住过的那间屋子,其实浓缩了你对一整个城市的影像记忆。

你的“陋室”孕育着你怎样的情感、记忆、生活态度?欢迎向我们来稿,让我们期待你的江河湖海,厨房与爱。

中读投稿专栏“WeWrite”与《三联生活周刊》王牌栏目“生活圆桌”联手发起主题征稿啦!

【征稿主题】

我的“陋室”情

【投稿要求】

1000字以内,自由发挥

署名必须为中读用户名。

【投稿方式】

1.打开中读app,在“WeWrite”专栏找到本期征稿文;

2.标题注明“征稿•WeWrite+生活圆桌”;

3.直接在征稿文下贴读感,提交你的投稿。

【投稿福利】

入选稿件,将发布在《三联生活周刊》中“生活圆桌”栏目下

稿件一经被采用,将获得稿酬500元

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马上点击查看生活圆桌往期精彩稿件:

《冲动一点》 (←戳标题,看文章)

一条江,隔开了重庆的新老城区。我坐在公交车上,过桥后的一个转弯,我回头看了一眼老城区的方向,才真正明白了古人所说的惊鸿一瞥的惊艳。未拆的老城颜色是青灰色的,一个个或打开或紧闭的窗户,像是生长在一块天然的山石中,跳脱出城市的模样,固执地坚持自己。

《把人都看透了》

人体生理学专业的好处是,人的所有生命活动或有机体的各种反应,都可以说出个所以然来。也因此,在酒桌上,凡谈及酒量原理、凡谈及科学运动锻炼、凡谈及减肥方法等等,都会成为主讲,别人只有听的份儿。因为只要后面加一句,我的专业是人体生理,就一切完满。

《小时候的夏天》

夏天不会因为孩子们放暑假就不热了,何况当年普通人家里也没有空调这种降温续命的神器,但是因为不用上学,也不用像大人那样顶着烈日去上班,所以我并不觉得特别难挨。乘凉,主要是靠竹床、凉席和电风扇,西瓜、冰镇酸梅汤和老冰棒。我们可以把竹床拼成铁索连环的一字长蛇阵或者宇宙飞船,还可以把凉席铺在用水洒透拖干净的水泥地上作为大本营,只要有小伙伴和简单的玩具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哪里还顾得上热不热。

《渺小的字节》

第一次见到这些街名时,我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差了,这些街道的两旁,分布着外形相似的大厦或者软件园,一幢幢楼的名字同样是用数字命名的。但是我想这些命名,恰恰提醒着我认清现状,不要对未来抱有太高奢望,在这里,卑微的程序员无非是这些大厦里的一块砖头而已,在这庞大的二进制帝国里,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字节上的一个比特罢了。

文/三芢

【关于“WeWrite”】

“WeWrite”是中读的读者原创园地与新秀选拔平台。只要你有写作的欲望,只要你有生活的感悟,都欢迎你向我们投稿。我们鼓励对生活的一切探索,尤其欢迎社科人文类的思考。如果你已经跃跃欲试,下面就是具体的投稿规则:

专栏每天推送一篇读者投稿。目前申请通道向社科人文类内容作者优先,其他方面内容,我们也将择优发表。期待与你一起,创造写作的各种可能。

每周发布一篇主题征稿,供才华横溢的你尽情发挥。

1. 被“WeWrite”采用并发布的文章数量达到五篇后,你将获得中读加V认证,成为中读签约作者,获得中读App平台的推荐。

2. 你还将获得在三联书店旗下《三联生活周刊》、《新知》、《读书》、《爱乐》杂志发表文章的绿色通道,以及作品集结出书的机会。

你和中读作者之间,也许只差这个机会了。 我们在这里,期待着你的来稿。




点此→ 下载中读 写读感

or 识别 图中二维码,下载 『中读』 APP

温馨提示:

中读APP已升级至 5.2.3

请各位用户及时更新APP

or 关注中读微信号 lifeweekerclub

"中读"现已全面上线,请到各大应用商店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读』APP 看更多好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