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公众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交通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阵地。培育现代交通物流领军企业,是交通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在实践层面,重点要解决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在物流业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方面积极发力,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环保和协同的物流体系。G7数字陆港以公路电煤运输为重点,开创了“散改集+新能源”的运输模式,使得煤炭运输车辆的运行里程从传统模式的每月6000公里至8000公里提升至每月1.5万公里至2万公里,有效减少了碳排放,为包头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绿色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图为包头西部陆港(G7数字陆港)。赵亚旭 摄
从产业结构优化要求看,培育领军企业有助于推动物流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对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层面,我国地域辽阔,一二产业占比高,“西煤东运”“北粮南运”等大运量、远距离运输需求多,生产单位GDP需要更多物流活动支撑。2023年我国宏观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为14.4%,其中运输费用占53.85%。微观层面,整个供应链呈现货源少、运力多、运费低的不平衡状态,全国单位运输费用为0.73元,内蒙古等地区仅0.69元,下降空间有限。除运输费用以外,信息成本高、排队时间长、货运空驶率高等隐性成本成为物流成本高的重要因素。调研发现,在煤炭运输场景中通过有效组织煤炭装卸,单车每趟次可节约2.67小时等待时间,降低运营成本107.17元。在保持制造业比例稳定的前提下,培育物流领军企业,有助于推动物流和产业链融合,更好寻找货源、获取信息、统筹双向需求和运力,提升运输效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的同时降低实体经营企业成本。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以发展“陆港+集装箱+新能源重卡”运输模式为突破口,积极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图为2024年8月22日停在口岸内充电的新能源重卡汽车。刘利军 摄
从运输结构调整要求看,培育领军企业能够促进运输结构调整,为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以来,运输结构按照国家战略不断调整优化,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铁路占比不断提升。以内蒙古为例,2023年大宗货物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达57%,比2018年提高10个百分点。但在总体运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铁路、公路运输竞争激烈,“公转铁”遇到市场价格阻力。公路方面,个体车主和小业户采取减少司机、食宿在车上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最低运价达到每吨每公里0.23元。铁路方面,铁路专用线建设和利用率均有待提升,公路运输散户请车满足率低,加上两端公路短驳费用,铁路运价和公路运价出现倒挂的现象,且铁路运输时效性差、货损严重、轨迹追踪服务差,“公转铁”后整体成本和可控性与预期存在差距。培育领军企业,能够推动公路货运规范经营,高效对接大型煤矿企业货源,提升铁路专用线利用率,重塑合理的运输方式比价关系,完善“干线铁路运输+新能源重卡接驳短倒”的运输模式。
从多式联运发展要求看,培育领军企业能够降低贸易壁垒和信息壁垒,是提升综合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
2016年以来,全国累计创建1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以集装箱为载运单元的公铁联运得到快速发展。但对标交通强国建设总目标,多式联运市场发育不足,现有市场主体难以对接稳定的货源、非煤货物集散地,不能实时获取集装箱在途信息节点数据。“一箱制”方面,国际国内标准化进程不统一,国内货运主体集装箱使用率偏低,进口煤炭需要在监管区翻箱运输,铁路运输时再次换箱,增加了倒装成本。“一单制”方面,多式联运“提单”及配套规则体系尚不完善,市场主体缺乏议价能力,一张单证把铁路大票和公路磅单简单相加,全程提单的物权属性和信用融资、信息监管功能不完善。培育领军企业,有助于市场主体转化为现代化多式联运经营人,主动对接货源,形成以多式联运线路为牵引的产品设计,加强公路、铁路数据交换和规则互通,推动装载单元标准化衔接和联运单证物权化,形成多式联运价格优势。
从建立统一开放大市场要求看,培育领军企业有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信息开放共享。
国际市场方面,跨境运输还存在集货规模小、运费报价内卷、企业盈利能力弱等问题,加之缺乏有竞争力的公路运输企业,跨国流通体系缺乏主导力,也抬高了物流成本。
国内市场方面,货源和运力供求关系不均衡,单位运输费用低,市场主体生存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虽然通过网络货运等方式不断为企业赋能,但现有平台本身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提高运输效率上有待进一步提升,依靠奖补政策弥补物流领域增值税进项难问题已不能满足降本增效的新要求。领军企业市场信用高、履约能力强、坏账风险低,更容易得到银行授信,获取政策支持,有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抢占贸易主动权,降低物流全链条成本。
技术创新方面,领军企业更有能力布局收益慢的新能源、智能网联、一体化物流平台等新技术,积极探索“网络货运+数字物流+多式联运”新路径。
制度性成本方面,领军企业可以有效整合货源和车源,降低信息成本,更好布局车后市场,解决营改增后司机税票不好抵扣等问题,支撑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为物流降本增效破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培育现代交通物流领军企业应包括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快递等专业领域的交通运输企业,跨多种运输方式多式联运经营人,供应链上下游融合企业等。需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服务质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能够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支持,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规上道路运输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改变“小散弱”局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知名交通物流企业落户,鼓励交通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市场主体;支持平台企业向综合物流平台企业转型,整合零散运力资源。
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先行先试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自动驾驶编组模式运输示范;依托电煤等中短距离集疏运场景,推广“陆港+集装箱+新能源重卡”绿色化运输示范;开展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无人驾驶集卡跨境运输示范,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公路运输(TIR)业务。
▲
甘其毛都口岸开展陆路口岸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项目在全国是首例,各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装卸测试、导航磁钉跨境铺设等难点问题,全力推动AGV无人驾驶车辆运输顺利运行。图为内蒙古淖尔宝慧运输有限公司自动导引运输车辆(AGV)专用通道运行场景。刘利军 摄
以推进铁路体制改革、推进铁路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等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推动成立铁路合资公司。培育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主的多式联运经营人,加快“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构建“干线铁路+支线新能源接驳”运输模式。
▲
包头钢铁(集团)铁捷物流有限公司依托3条多式联运“一单制”示范线路,2024年1月至7月完成铁路运输量512.6万吨,其中公铁(水)集装箱运量17.67万吨。图为包钢进口矿船舶在天津港进行铁矿石装卸。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供图
依托“政企运”协调机制,支持领军企业与能源、制造、商贸、奶业、生鲜、农畜产品等大型货主企业供需对接,推动成立供应链企业联盟,创新供应链协同发展模式,提供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
培育壮大交通运输市场主体,需要坚持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绿色化、网络化发展,通过给货源、给数据、给场景、给配套、给服务、给政策等举措,培育一批运营成本低、效率高、服务强、品质好,具有先进技术模式等核心竞争力和知名服务品牌的现代交通物流领军企业,带动交通物流市场主体经营性降本提质增效,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建立市、县分级牵头的政企运“双找”对接机制,为货主、贸易商或消费商找成本低、效率高、排放少的交通物流企业,为领军企业找稳定、信誉好的货源企业。鼓励双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总对总”物流供应链合作,成立供应链企业联盟,创新供应链协同发展模式,提供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
建设统一的数字化交通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畅通纵向与供应链上下游,横向与邮政、快递、电商、冷链物流平台,以及不同运输方式间信息互通渠道。推动领军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业务数据向合作的多式联运、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开放,以数据共享促进降本增效。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交通、公安、能源等部门免费向领军企业开放物流有关数据。对货运车辆定位信息及相关服务商开展典型成本调查,降低企业数据成本。
根据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制定运输场景布局规划,给予发展新模式领军企业“特许经营权”,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依托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场景,开展“干线公铁联运+两端新能源绿色短倒”运输示范,双挂汽车列车运输、自动驾驶编组模式运输示范;依托中短距离集疏运场景,推广“陆港+集装箱+新能源重卡”绿色化运输示范;依托跨境运输场景,开展AGV跨境运输示范,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TIR业务。
加快建设国家“6轴7廊8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施铁路补网、强链工程,加快扩能改造,推进重点口岸跨境铁路建设。建设一批产业路和通园区公路,新建或改扩建一批物流园区,打通公路、铁路“最后一公里”和瓶颈路段。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无缝衔接,支持有运输需求的企业延伸新建、激活续用铁路专用线,解决铁路专用线进厂区园区不够、闲置利用不足、资金用地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解决不同运输方式枢纽场站“邻而不接”“连而不畅”和“中间一公里”等问题。加快推动“一单制”“一箱制”,探索推进公路集装箱模块化运输。在长距离新能源交通物流示范通道及若干矿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场所,规划建设一批新能源充换电设施。
建立健全地方交通物流服务标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企业高起点结合实际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动领军企业对标达标,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交通物流设施专项规划,确保用地规模匹配交通物流强度。排查清理违规设置道路限高限宽设施,优化和减少新能源货运车辆城区通行限制,加快城区货车通行证办理效率。开展高速公路超限超载专项整治行动。建设省级网络货运联合监管服务平台,推进实际承运人“非接触式”办税。
▲内蒙古自治区着力构建横贯东西、纵连南北、顺通北京、畅联八省、抵边达海、城乡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工业品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阿荣旗农村公路。李大伟 摄
支持平台企业向综合物流平台企业转型,整合零散运力资源。围绕创新、就业、降本、提质、增效等建立领军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培育壮大现代交通物流领军企业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地区、企业给予“真金白银”的实惠与支持。落实已出台的物流降费政策,严格执行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鼓励银行机构开发适合于交通物流企业的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拓宽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