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昭和
分享隐秘的心绪。留一处鸟语花香。 愿彼此面对世事无常,获得平宁喜乐。 愿彼此有所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高铁站台打伞有触电风险?官方回应 ·  2 天前  
春城晚报  ·  限时观测!就在明天 ·  3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最高降14℃!返程注意,云南多地有雨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江昭和

吃进胃里的,幸福与满足

江昭和  · 公众号  ·  · 2019-10-29 18:00

正文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我和你。



北京的秋天,来得迅雷不及掩耳。


更有那么几天,气温低得已经让人惶恐一秒入冬,风刮得让人站在街上不知南北西东(当然就算不刮狂风,也有人分不清南北西东,比如我)。


赶早班地铁,豆浆油条还没拿在手,嘴里已经被强势撒了一把沉沙,一边走一边听着口中无可奈何“演奏”的“音乐”,这种滋味,非亲身体验者难以诉哀愁。


虽然这时节城里城外的风景秀色可餐,引无数男女竞折腰,但与此同时,季节转换时候,也是各种病症的活动密集期。


看风景的人忧郁慨叹:


“风景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被感冒偷袭的人幽愤诉苦: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遇感冒即断肠。



本来还信誓旦旦,每一年感冒都是圣诞节才造访,准确到圣诞老人应该羞愧赧颜。


但今年,这场感冒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早早地降临。


一时之间,鼻X与泪水齐飞,雾X共长天一色。


感冒的时候,分外懂得何为“六神无主”,何为“七荤八素”;


感冒的时候,一点也不像岩井俊二电影《情书》里那样的唯美浪漫;


感冒的时候,就会幻想,如果身边有一个人,能够承担你的工作,能够为你捎来清淡可口的食物,能够在你身旁,字正腔圆地念纪德的小说......


然而,这是只有文艺片里才会出现的桥段。


对于一个生活在钢筋铁骨的城市丛林当中的人而言,早已经做好了独自面对一切的心理准备。


一场感冒又算得了什么呢?


无非是,穿更厚的衣裳、喝更多的热水、吃更贵的药。



*


从药店提着一袋药物走出来,明晃晃的阳光照在脸上,整个人恍恍惚惚。


其实走进药店的时候,心里还在嘀咕,待会儿不论导购员怎么说,只买些简单的药品即可。


尽量从简,尽量少花钱。


然而每一次都提前做心理建设,每一次却都重蹈覆辙。


如果这些药真的行之有效,那么这几百块钱花得,也是心甘情愿。


只是有效不有效,也非自己说了算。


有时候想想,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一个人在异乡生活,最不愿面临的状况,大概就是生病了。


如果只是小病小痛,休息休息吃吃药,没几天或许就康复了;


但要是遇到大病,需要动手术,且不说动辄花费不菲,从治疗到复原的时间,也是一笔相当奢侈的消耗。


尤其是对于奔波忙碌的上班族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王牌,就算扛得住过万的手术费,也未必经得起一两个月的病假考验。


隔两个月出来,人间别有洞天,这不是聊斋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陈代谢、物是人非都很快。


你看地铁上、马路边,每一个清晨和日暮里兢兢业业的人,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



除了身体的难受,生病最令人灰心的就是对于情绪的感染。


一个人,健康的时候行走如飞,仿佛冥冥中有千军万马加持,精致利落,洒脱干脆,就算欣赏风光的时候无人伴随也不动声色,甘之如饴;


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憔悴黯淡,身上仿佛拖着千斤重,没有精气神,看世界都仿佛蒙着一层昏黄的颜色,五彩绚烂的马卡龙也瞬间引不起任何食欲,自然更无心打扮,一回到家只想立刻和床榻抵足缠绵,睡它个天昏地暗;


而且没来由地总觉得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古怪的气味,就算拉开窗帘,也于事无补。


或许这就是人们口中的“病气”,来自某种心理感应。


还会情不自禁地心境惨淡——


刹那间,从童年时候的不幸遭遇到成年以后在社会上遇到的各种冷落委屈,幻灯片似地在脑海里轮番上演。


有始无终地自问为什么——


为什么小时候自己没有成长在更富裕的家庭,父亲没有倾注更多的关爱?


为什么中学时候喜欢的那个人没有住在自己的隔壁,翻过露台就能够相遇?


为什么拍毕业照的时候没有鼓起勇气站在喜欢的人身边,哪怕只是一张自我安慰的合照也望梅止渴不是?


为什么这么些年始终都没有遇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每一段感情都这般蹉跎坎坷?


为什么郝思嘉留不住白瑞德?



*


健康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无所谓 ——


没关系,还能多放一些辣椒、还能多点一些烤肉、还能熬久一点夜、还能晚一点起床,早餐午餐一起解决......


没关系,还能再少穿一点,风度最重要;


没关系,天只是阴阴的未必会下雨,带雨伞多麻烦......


生病的时候才会领悟,那些看似平淡甚至无趣而习焉不察的健康日子是多么的可珍可贵。


像某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有些人、有些事物,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知道原来如此不可或缺。


生病的时候才会在心底暗暗起誓,从今天起,不能再放纵饮食、无度饮酒吸烟、任性熬夜追剧......


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身子安康的时候就提高自觉呢?


为什么不多吃水果蔬菜,少吃一些垃圾食品呢?


为什么不能睡早一点,有多少人、多少事、多少剧值当爱得如此“精疲力尽”呢?


为什么在周末的时候不出去游游山玩玩水,调整调整心情,以应对下一周大大小小事情的围追堵截呢?



一次感冒,不只是一次感冒。


人应该吃一堑长一智,更应该尽其所能地防患于未然。


从意识到感冒那天起,便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每天早些下班,晚餐尽量吃得清淡,睡前会在泡脚的水里放朋友从南方寄来的草药,还会将手机放得远远,早点“入床为安”......


不仅如此,还会每天给自己的饮食清单里,增添一个苹果。


那句话怎么说的?


每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


虽然老生常谈,虽然听得厌烦,但既然如此广为流传,便必然有它的道理可言。


退一万步讲,哪怕苹果不能够保证长命百岁,不能够换来身体安康;


哪怕苹果和格林童话、牛顿、乔布斯都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苹果本身的清脆可口、富于水分、模样喜庆,不也是一种难得的馈赠吗?


每天放一个苹果在自己的包里,感觉平添了几分安全感。


对于女孩子而言,在包里放一管口红,就像身上揣了一把匕首,横生无数自信。


但口红终究只是化妆品。


而苹果却是吃进胃里的,是更加贴心贴肺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再想到,这苹果还是好朋友自己精挑细选、特地寄来的,在这北京的深秋里,又多了几分温暖。


仿佛,每一口的甜里,都有丝丝入扣的慰藉在流淌。



*

我就说这么好吃的苹果究竟是什么来头?


她直接自信满满地抛过来一句:


全国最好吃的苹果在山西临猗 临猗最好吃的苹果在「小野人」这里


是的,她常常潇洒不羁地称自己为“野人”,一般女孩子对于这样的外号必定是退避三舍的。


我欣赏她这份直爽,也佩服她这种坦率。


大多数的周末时光,她就跟着自己的驴友在北京的郊区爬山徒步。


她曾看过漫山的云雾,翻腾似仙境;


她曾闻过原野的花香,心满意也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