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回阳光
打造健康幸福人生,重拾生命之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1426年,明宣宗兴冲冲去看望叔叔,却不想被 ... ·  6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他破格进入黄埔军校,演讲天才,23岁牺牲,毛 ...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回阳光

为了一句十几年前的承诺,他肝癌晚期,把救命钱拿去修路……

重回阳光  · 公众号  ·  · 2024-11-12 05:0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黄元峰在确诊肝癌晚期后,毅然决定用家里的17万救命钱和借款修路,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修通一条通往村里的柏油马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他的行动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感动了村民和家人,甚至使他的身体有所好转。文章强调了梦想和无私的爱可以创造奇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黄元峰的背景和决定

黄元峰出生在四面环山的村庄,为了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他从小就有修路的梦想。在确诊肝癌晚期后,他毅然决定用家里的钱和借款来修路。

关键观点2: 修路的艰难过程

黄元峰和村民们一起努力修路,过程非常艰苦。黄元峰每天早出晚归,甚至躺在躺椅上指挥工人施工。他的家人,包括妻子、女儿和儿子都全力支持他。

关键观点3: 路修通后的影响

在春节前,柏油马路终于修通,方便了村民的出行。黄元峰的身体也因为修路的努力和乐观的心态有所好转。

关键观点4: 黄元峰的无私和梦想的力量

黄元峰的行为展现了无私的爱和梦想的力量。他的行动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点亮了村民的希望。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难,我们也可以用大爱去帮助他人。


正文

温馨提示

投稿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忘初心,恢复正常,身心健康。



2014年,45岁的黄元峰确诊肝癌晚期,谁料,他竟把家里的17万救命钱拿去修路,还借款8万,并放出话:有生之年一定要把路修好!


黄元峰为何执 意如此呢?


黄元峰出生在广西永福县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隔绝了村里和村外。一到下雨天,这条小路就异常泥泞。进出村庄都十分困难。


交通的不便利,导致村里的收入微乎其微,于是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很多出去了,就再也不想回到这个村子了。


于是乎,村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只有年迈的老人和一些留守儿童还留在这里。



黄元峰小的时候,喜欢在村里到处跑,这家串门,那家串门。


有一天,他到隔壁奶奶家串门,看到奶奶在用黑乎乎的盐做菜,他就好奇地问:“奶奶,这盐巴脏了,不能吃了吧?”


老奶奶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咱们村出去困难啊,这点盐巴,还是村里小伙子一步步背回来的。就算脏了,也舍不得用呢!”


这一刻,小黄元峰内心有了一个“我一定要给村里修一条大路”梦想。


长大的黄元峰,也成为了外出务工的一员,由于他勤劳肯干又聪明,赚了不少钱。回到村里娶妻生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谁料,2014年的一场晴天霹雳,让黄元峰陷入绝望,肝癌晚期。他压抑着内心的煎熬和痛苦问:“医生,还能活多久。”


医生告诉他,癌细胞已扩散,坏的情况可能是三五个月,好的情况,也许能有三五年。



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黄元峰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也许真的不多了。这再次唤醒了他埋藏心里的儿时的梦想。


“我一定要在这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将这条通往外界的路修出来!”


他告诉妻子,说自己不准备治了,打算把家里17万块钱拿去修路。“那是救命钱!我不同意”妻子又气又急。


“我不甘心就这么死,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村里做点事,做些有意义的事。这一生也就无憾了!”黄元峰拉着妻子的手说到。


修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钱财的投入,17万元还远远不够,黄元峰就跟村子里的人借,让他们放心,并向他们保证:我死了,我儿子会替我还!


修路的日子是艰苦的,何况黄元峰还是个病人,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天黑才回家。


妻子看他这么辛苦,总劝他:“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他每次都笑着说没事可以坚持。


在广西读大学的女儿黄通慧,不想父亲如此辛苦,毅然决定休学回家照顾父亲。


儿子黄小军也辞去了工作给父亲帮忙,看着父亲逐渐消瘦的身影,他很是心疼:“爸爸,你休息一下吧,让我来。”黄元峰却摆摆手:“没事,我还能坚持。”


早出晚归如此高的强度工作,普通的人都会觉得累,对于一个癌症患者来说更加吃不消。实在吃不消的时候他就在躺椅上躺着指挥工人施工。


黄通慧每天早起给父亲做饭,熬药,送药。为了让父亲和工人能吃的好,不用来回跑。她中午就在工地给父亲和工人们做饭。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黄元峰和工人的日夜赶进度下,一条通往村里和外界宽敞的柏油马路在春节前完工了。


黄元峰憔悴地坐在躺椅上,望着这条路,欣慰地笑了。“我的心愿完成了,此生没有遗憾。”


村民们纷纷鼓掌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小朋友都乐得直拍手:我们也有大马路了!再也不怕下雨了。


路修好后,经过一段时间修养,黄元峰的身体竟然也好转不少。


医生说,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黄元峰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即使面对死亡,我们也可以用大爱和梦想去点亮他人的希望。



感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黄元峰为了村民们的出行方便,甚至不顾自己生命垂危,也要去修路,这样无私的发心,最终如愿以偿,而自己竟然也因此身体好转。


其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管他活多久,相信他会一直活在村民们的心中。最难得的是他的家人子女也支持他,积善之家有余庆,有这样的大善之举,将来后代不会太差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