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福利来啦
胡慎之老师从心理学角度
解读四大关系
作者 | 杨思远
心理咨询师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berg)前几年写了一本书,叫《单身社会》,书里介绍了一个现象:美国独居的成年人超过了50%,达到了3000多万。
在前几年,中国也做了一项类似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5000多万的成年独居者,而且这个数值在不断攀高。
单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随着两性在社会选择中愈发平等,我们确实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单身的黄金时代。
但也有另外一种事实,即更多的人不是主动选择单身,而是因为“没有遇见合适的”,被迫单身。
换句话说,很多很多很多的人,还在“等待真爱”,譬如我的这位S朋友。
S是一位在新疆出生的北方姑娘,长着一张丰满立体的鹅蛋脸,身材高挑、凹凸有致。
虽然皮肤有些黑,但是那种闪烁着亮光的小麦色,也曾迎来不少嫉妒。
不过,她周身最闪亮的,还要数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她神情一现,你就会感受或浸人心脾、或清风荡漾,如梦如幻,大概就是这个感受。
这样一个姑娘,自然是爱慕环抱。
S小姐也心安理得的徜徉在恋爱的海洋中。
然而,happy ending(幸福的结局)并没有发生在S身上,她遇到的男性,总是相识之初满心欢盈,相处稍久便总会“差一点”:
这个,差一点学识;
那个,差一点品味;
还有那个,差一点情商;
噢噢,还有那个,那个,差一点阔绰……
S小姐时常感叹命运不公:老天为什么这么公平,怎么总是让她遇见不完美的异性?难道她就不值得更好的吗?对于S的这种情况,也有朋友好言劝慰过:
其实,那个谁谁也不错啊,你可以考虑和他长期发展一下的;
你是不是对别人的要求太高了啊,降低一下标准或许就成功了呢……
面对这样的劝慰,S总是理直气壮地说:难道我就该凑合吗?我想找到真爱,这有什么错儿?
面对此种诘问,朋友们也都哑然。
你找的可能是神,不是人
找到真爱,这当然不是什么错,
但是,或许,很多人对”爱“本身这件事儿,存在错误认知。
首先,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即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对于爱情,我们总是幻想有一个”完美“的人出现:
我们不需要说什么,TA就能够洞悉我们的内心世界,了解深层次的自我;我们也拥有相同的爱好,可以一起仗步天崖,或者一起躺在沙发上追《权利的游戏》;TA最好还能够无时无刻相信我、包容我、支持我,允许我的坏脾气,不准TA有小性子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很有可能,你在幼年时候的依恋关系出现了问题,你没有被妈妈无条件的满足过,所以你终其一生都会努力寻找一个能够无条件满足你的人,也就是你幻想的”完美“的爱人。
但遗憾的是,你不再是襁褓中的婴儿,你长大了,所以别人自然也不会像对待一个婴儿一样对待你。
所以,你失望,你难过,你痛苦,你把所有的愤怒推给对方:你为什么是这样?!
其实,TA什么错都没有,是你,把完美的幻象强加给TA。
其次,不要把“爱”简单地等同于“被爱”。
事实上,当很多人说在“等待真爱”的时候,TA要表达的真实的意思是:我在等待一个人,毫无保留地来爱我。
这句话更直接的表达是:我没有能力去爱别人,我只能等待被人爱。
这样的人,会认为爱只能来自外界,他们能够获取爱的唯一途径就是依赖别人主动的给予爱,而自己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没有办法爱别人,可能是由两种原因导致的:
其一,自身有过被辜负的经历。
譬如曾经对别人死心塌地的好,早起送早餐,冒雨送外卖,生日总是99朵玫瑰花和一封浪漫情书……
如果说还有什么做得不好,大概就只差把真心掏出来了。但即便如此,对方还是离开了你。
这动人心魄的爱恋,成了你的创伤性事件,你害怕再次被抛弃,所以,干脆也就不付出。
你躲进看似安全的城堡,等待有人掏出真心拯救你。
其二,原生家庭的依恋模式出了错儿。
你之所以没有能力去爱别人,因为你不懂得如何去爱。
那么追溯到原生家庭,你很可能没有被爱过,又或者过度被爱了,这都可能导致你无法去爱别人。
没有被爱过的人,就像一只没有被喂饱的宠物,他会不停的要,所以就会形成期待外界来爱你的依恋模式。
而过度被爱,则是指,你在幼年的时候,没有体验过“有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是指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有可能会失去爱,但如果孩子能够改正错误,依然可以重新获得他人的爱。
“有条件的爱”让人懂的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自己想要的,而没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很可能在年幼的时候,没有被培养出这样的规则感。
此外,要知道,你对别人来说,亦不“完美”。
还有一些人,在说自己“等待真爱”的时候,TA想说的话实际上这句:老子这么好,他们都配不上我。
譬如上面的那位S小姐,认为自己是卡戴珊和范冰冰的合体,既有西方人的性感,又有东方人的美貌,谁要是娶到自己可真是赚大了,自然,一般的男人,也不配做她的恋人。
但S小姐不知道的是,大概没有几个男人能受得了她有2厘米厚度的灰尘满满的家、总是迟到半小时以上的约会习惯、经常吃泡面而不动手做羹汤的生活惯性……
自信没有错,但是狂妄就不好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脆弱和弱点,
正确的自我认知,
是你找到真爱的第一步。
正确的认识自己,
不是过度褒扬自己,或者过度贬低自己,
而是我们能够看到自身优点的同时,
也能够知晓自己的局限,
我们能够看到完整的自己,
并且不卑不亢,从容自信。
恰是你接纳了完整的自己,所以当你遇到一个没那么完美契合、但是很不错的对象时,你也能够接纳对方,
因为对方已经不再是你幻象的投射,而是真实的一个人。
当两个真实的人在相处的时候,彼此对对方不会抱有“不合理的期待”,遇到问题,会懂得解决,而不是一跑了之。
通过不断地磨合、妥协,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共同成长,对方也许真的就成了你心目中那个完美的TA。
真正独立,爱才能开始
它的意思是说:虽然已经成年了,却还不具备应对成人世界的能力,他们无法承担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却不愿意以同样的爱去回报别人。
所以,剥开“真爱”的外衣,你之所以还没有遇见所谓合适的人,很可能不是因为你不想凑合,而是因为你还没有长大。
真正长大,意味着你要学会独立,学会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当然了,真正的独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首先,你要完成分离。
完成分离是指,我们要我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在我们的生活与父母的生活之中,建立起清晰的界限。
譬如,你做什么决定,会询问一下父母的意见,但不再以他们的意见为决策标准,你会思考自己的偏好,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决定。
其次,你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自主,是指自己的情绪能够自己主导,能否掌控自己的内心冲突,在建立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的同时,处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譬如羞耻、内疚、依赖等。
譬如当你做一个决策时,别人都反对你,甚至嘲笑你,如果自我情绪控制水平比较低的人,可能就会因此而感受到愤怒从而放弃决策或者和对方大吵大闹,
但是一个自我控制比较高的人,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有异议也很正常,所以甚少受到别人的干扰。
此外,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负责。
面对重大选择、人生走向的时候,有些人会听从父母的建议,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决策,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是他们没有勇气面对选择后的结果。
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自我负责,即面对一个选择的时候,即便结果再差,也不怨天尤人,有能力面对它,并且付诸行动去改变它。
当你真正地学会独立,你才不会像一枝蔓藤,只有依附才能生存;
你会长成一棵树,独立地傲然于世,也能够滋养他人。
就好像席慕蓉的那首诗: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个人微信公众号:拉姐(ID:byjzlajie)如果你正在经历着类似的成长困扰,推荐你来找我们聊聊~胡慎之心理工作室 &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
☟☟☟
添加咨询顾问为你推荐咨询师
2、强调付出的人,最容易受伤
3、压抑的人,都很委屈
点击“阅读原文”,带你走进关系心理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