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一位名叫夏朝勇的14岁男孩,因为纹了满脸文身,一夜间爆红网络。
转眼4年过去了,如今18岁的夏朝勇再回望自己往昔的所作所为,亲口承认:
很后悔!
文身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良”的形象,但在9年前的夏朝勇眼中,却是“牛轰轰”的代表。那时候的夏朝勇已经在自己身上纹下了第一个文身。
之后由于家庭原因,夏朝勇离家出走,小小年纪就被文身店招去打工,其实就是给店里的文身师做“人体画布”,一有新图案,就在夏朝勇的身上试。
除了正常上班,夏朝勇闲暇之余还会在短视频平台开直播,却没想到靠着身上的文身竟然吸引了一波流量,这可给夏朝勇吃到了甜头,原来还有这么“简单”的赚钱之路啊。
后来,为了更大的流量,也为了更快的来钱,夏朝勇决定在脸上文身。
借着短视频的东风,夏朝勇迅速走红,巅峰时期他的粉丝数超百万,每天的收入也过万。
国家为了整顿网络平台,禁止短视频播放纹身、低俗、暴力、约架等不良行为。
账号没了,流量没了,之前赚的钱也挥霍完了,夏朝勇一朝回到了最初。
没办法,网红的路是彻底断了,夏朝勇只得老老实实的重新找工作,毕竟要养活自己啊。
但没想到,在网络上深受欢迎的文身在现实生活中却成为了阻碍,很多公司因为文身而拒招夏朝勇。
更为麻烦的是,夏朝勇的身份证丢失了,但却因为满脸的文身而无法补办,使得他不得不当了3年的“黑户”。
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低估的夏朝勇好似终于想明白了,所以他开始洗去身上的文身。
如今的夏朝勇身上的文身已经被洗去80%,而她也决定,18岁过后就会退网,然后回到老家找份工作,以后就安安稳稳的生活。
我们不知道夏朝勇是不是真的后悔了,也不确定他以后是不是还会再文身,但好在他还年轻,还有机会矫正自己的错误。
就像上文所说的案例一样,很多人对于文身的印象都不太好。
但实际上,文身指的就是在皮肤上刺花纹的行为或结果,在中国古代,文身其实是一种彰显身份、表达美感和展示个性的方式。
(这里插播一个小的知识点,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身”和“纹身”两个词条,但根据定义和意义,“文身”为正确写法。
但是因为现在大部分人都习惯用“纹身”这一表达,所以这两个词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有这样的印象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的。一是因为在古代,“文身”也被叫做“刺青”,往往是与刑罚有关;二则是因为受电视电影的引导,这才使得很多人会对文身有一种刻板印象,文身代表的是反派、黑道、流氓……反正就不是好人。
都2024年了,怎么还会有人带着这样的有色眼睛看人呢?
文身和唱歌、跳舞一样,都是个人的娱乐行为,难不成没有文身的就全是好人了,这根本就构不成因果关系嘛。
怎么回事?这意思是文身的人连对社会做贡献都不行了?
只要通过相关的健康检查,就算是有文身,当然也是可以献血的。
总有人喜欢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指责、批判有纹身的人,认为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所以必须珍惜。
珍惜是必然的,但另一方面,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当然也有权决定是否文身。
虽然过去文身可能与迷信有所关联,但如今的人们都已经转变了想法,现在的文章只为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美感。
总不能因为生活不顺或是生活美满,而都归结于文身上吧,这十几年的书白读啦。
文身会不会得传染病,取决于纹身操作的卫生条件和设备消毒情况。
正规渠道的纹身店通常会对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并在操作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如此一来怎么可能会接触到传染病呢。
但如果是在非正规的场所进行文身,由于缺乏卫生保障,确实是存在较高感染风险的。
所以说,真的想要文身的话,请选择正规经营场所,这也是对自己的负责任。
综上所述,其实“文身”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行为,我们实在不必太过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