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员工第一,顾客第二”这种思想指导下,哈尔·罗森布鲁斯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就把罗森布鲁斯集团从美国费城地区的一家小旅行社,一步步发展成为全球的业界领袖,年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罗森布鲁斯经营之道的独到之处即在于:别人把尽力讨好顾客放在第一,他则把重心放在公司员工身上,也就是说“员工第一”,其次才顾客!因为他坚信,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创造的只能是不断下降的利润。
事实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
要想让顾客得到真诚完美的服务,必须首先对自己的员工提供真诚完美的服务;要想为顾客提供一流品质的产品,必须首先将自己员工的素质塑造到一流;要想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必须首先要对自己的员工忠诚……从这个角度看,员工也是顾客,是企业的“内部”顾客。
如果说顾客站在第二级台阶的高处,员工则站在第一级台阶的低处。而要达到第二级台阶的高处必须先迈上第一级台阶。
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是蕴藏在充满活力和创造精神、敢于挑战市场的企业员工身上的。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著名创始人和前任CEO赫伯·凯莱赫(Herb Kelleher)经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顾客。他的理由是什么呢?“如果公司能服务好员工,他们是高兴、满意、乐于奉献、精力充沛的,他们就会把顾客照顾得很好。”他说,“顾客感到开心了,他们就会再来,这就会让股东们也很高兴。”为了宣扬该理论,凯莱赫还在全国报纸上做广告,广告语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股东第三”。西南航空奉行的员工第一的原则发挥了效用。在过去的15年中,西南航空公司在业内遥遥领先,取得了骄人的财务业绩和股东回报。
星巴克公司也旗帜鲜明地放弃“顾客第一”原则,而倡导“顾客第二,员工第一”。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在自传《将心注入》中写道:“满意的员工,才会创造满意的顾客”。
HCL是一家印度外包公司,在全世界17个国家共雇佣55000多名员工;其CEO维内特·纳亚(VineetNayar)坚信,要想在全球顾客都在寻找具有附加价值解决方案的行业中取胜,公司必须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
世界上有三大快递公司之一美国联合包裹(United Parcel Service,UPS)曾获得亚洲金奖,其亚洲区总裁这样讲道:“公司要照顾好员工,员工就会照顾好客户,进而照顾好公司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