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赵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境内专利申请受理数为 328.1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119.3 万件,分别比 2012 年增长 74% 和 128.1%。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
实际上,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的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都非常大,但是很多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却存在大量的浪费,效率低下。利用好专利信息,可以帮助科技公司提升研发效益。
PatSnap 智慧芽是一家专注于专利大数据、情报分析和管理这一垂直领域的公司。智慧芽基于专利大数据,为研发和 IP(知识产权)提供信息情报,帮助客户从专利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研发创新。
曾经在春晚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优必选机器人」就是智慧芽的典型客户之一:
由于机器人领域涉及到的技术模块很多,如自动控制、人机交互、传感器等等。欧美、日韩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在这一领域深耕了很多年,掌握了非常多的技术专利。优必选要想在该领域获得生存和发展,需要针对欧美成熟市场做大量的专利布局保护和专利预警,如何高效配合研发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优必选通过利用智慧芽的 3D 地图产品,根据现有技术的专利壁垒,决定下一步是绕开还是二次创新。在弱势区域,存在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优必选就在这些区域引导研发;在专利密集区,优必选会进行合理规避设计,找寻新的技术路径。
此外,在一些近年来已进入成熟期的硬件模块领域,会存在一些已经失效的专利技术,依然可以合理使用。通过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的二次过滤,配合引用分析,优必选可以快速筛选出这些可以「为我所用」的过期失效专利,减少无谓的重复研发。
具体来说,智慧芽可以帮助客户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省研发经费,提升研发效率。
科技公司在选择研发方向的时候,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专利数据去分析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就能确定应该把钱投到哪个领域研发,防止闭门造车和重复研发而造成研发经费的浪费;另外,研发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通过利用专利信息可以帮他们打开思路,借鉴已有的专利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从而加速企业的研发进程。
第二、有效防止产品侵权,落入竞争对手的陷阱。
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工具和壁垒,如果一家公司生产出一款很棒的产品,但是该产品背后用到的技术已经被竞争对手申请了专利,他们的产品是不能在市场上卖的,否则就会构成侵权。
第三、利用知识产权或者专利来增加企业收入。
知识产权和专利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将这些资产有效管理起来,能够帮助企业增加额外收入。
六大产品贯穿企业研发创新的全生命周期
目前,智慧芽有六大产品,贯穿企业研发创新的全生命周期:
1、专利数据库。
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能够帮助客户检索全球专利,掌握同行技术情报,以及防范侵权风险;
2、专利地图。
3D 全景分析地图能够呈现行业的现有技术分布,通过柱子高低展示和竞争对手在不同技术领域的优劣对比,为竞争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通过动画展示不同时间的技术演变,把握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3、专利分析系统。
Insights 专利分析系统基于机器学习对海量专利数据进行分析,覆盖 100+行业、600 万+企业,能够让专利分析可视化,一键生成公司/行业报告。产品主要覆盖六大使用场景,包括:追踪竞争对手,投资、并购的尽职调查,进军陌生的新领域,寻找合作伙伴,专利资产估值,以及面临专利诉讼威胁的预警;
4、化学数据库。
Chemical 化学数据库一站整合研发所需的化学结构、专利、药品、文献、临床和反应数据,主要应用在医药、化工、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场景;
5、专利管理系统。
inno 专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企业专利资产价值,使得 IP 流程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可量化;
6、智慧芽学院。
智慧芽学院是一个 IP 在线教育平台,为 IP 人提供体系化的实战课程,帮助他们(主要是智慧芽的客户)提升职业发展。
智慧芽经过了 10 年的发展、迭代形成了目前的多产品矩阵。接下来,智慧芽还会向生物医药等垂直领域发展,去做垂直领域的数据库。
全球化布局,加速企业研发创新
PatSnap 智慧芽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其面向的客户也是全球化的。公司创始人、亚太区副总裁关典向 IT 桔子(itjuzi521)透露,目前全球有超过 50 个国家的 5000 多家企业,正在使用智慧芽加速研发创新。其客户中,既有像中石化、中国移动这样的世界 500 强企业,也有不少新兴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关典告诉笔者,「智慧芽的中大型企业客户占比达到 30%-40%,中小企业客户占比在 40%-60%,客户的续费率达到 80% 左右。在盈利方面,智慧芽去年就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实际上,智慧芽最早创立于新加坡,目前总部在中国的苏州。智慧芽的创始团队来自新加坡、中国和欧洲,员工则来自 20 多个不同国家,全球员工超过 600 人,在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都有分公司。其中中国团队超过 400 人,70% 为技术研发人员。
在早期阶段,智慧芽面向的主要是国外市场,因为欧美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客户接受度较高。彼时中国企业在早期这方面的意识还不是很强,教育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用户并不愿意为这类产品付费。
后来智慧芽选择进入中国市场,是因为看到了国内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很多机构预计 2025 年左右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智慧芽在全球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
关典认为,科技创新和研发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大家更倡导的是跨国的合作,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技术合作伙伴,使得研发效率更高。目前该领域的公司基本上都有一个重点市场,在美国做的好的企业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在日本做的好的机构也很难去开拓中国和美国市场,同样在本土的机构也只专注于中国市场。但是智慧芽在全球化方面的起步就非常早,并且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智慧芽最近一轮融资发生在 2016 年 11 月,是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顺为资本跟投的 C 轮融资。作为一家 C 轮阶段的公司,关典告诉笔者,「智慧芽现阶段最应该聚焦的是寻求一个『平衡』。智慧芽一方面希望能够保持创业公司的灵活性和高效率;另一方面又希望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制度和文化,让智慧芽拥有成熟企业所具备的管理体系。」
在接下来的规划方面,智慧芽的重点会放在市场开拓方面,可能会进入像日本这样的新市场。另外,智慧芽这两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也比较大,他们希望接下来能够在现有数据源的基础上去纳入更多的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源和更好的分析工具,帮助客户提高研发效率和决策的精准性。
寻求报道&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或者请加微信dyy510210339,标明公司-职务-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