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专注互联网产品、用研、交互、设计、运营领域精选内容。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用心的去读一篇文章,也许胜过你的走马观花。每早八点,我们等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拼多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拼多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华为MateX6开启预订#,你会考虑购买折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AirTag2明年中期发售#】苹果于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禅和产品设计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9-11 08:24

正文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来源:捍道。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联系作者。
微信号:禅与产品设计艺术


欢迎投稿到早读课,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做正确的事情是基础,如果错了,再正确的做事都收效甚微。


产品设计也是如此,如《启示录》的作者所说:

“除非知道产品是用户真实需要的,否则不要盲目投入精力开发。”


针对这样一种常见的产品流程: 


高保真原型与精益创业的MVP,皆倡导通过“验证”环节来确保做正确的事: 


不过本文想思考的并非“验证”环节,而是最前面的“想法”环节。


一个想法就如一个题目,在我们通过验证来解题之前,是否可以更好的选题?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by海森堡


首先,想法从何而来?


产品的本质即针对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交换价值。

因此常见的想法可以分成两种:从需求出发、从解决方案出发。


一、从需求出发

通常是想到或观察到用户某种痛点,然后思考各种可以解决痛点的方案;

例如把客厅沙发租出去的需求、酒后开车的需求、用户个性化头像的需求等。


二、从解决方案出发

通常是企业拥有某种技术,或者参考某种模式或概念,然后对接可以解决的需求;

例如从AR或VR技术出发,尝试解决教育问题、装修问题等等;或者以O2O、共享经济等概念,尝试解决美甲、停车位等领域需求。


两种出发点有何异同?  


从解决方案出发:



从需求出发:

从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


然而从解决方案出发的想法,即使对接到了某个需求,也存在以下风险:这个需求对于用户而言并不是最关心的,或者出发的方案未必是该需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而从需求出发的想法,则由于有明确的客户跟需求,当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时,就能更快的实现商业价值。


虽然很多公司宣称自己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实际上却是以某种解决方案为基础。许多失败的创业项目源于对接的需求被证伪。而抓住需求的项目,即使一时的方案不好,也有机会改进。


那是否从解决方案出发就错误了呢?也未必。


但我们知道一项发明从诞生到应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例如经常被商业教科书举例的3M便利贴,从发明到商业化使用花了12年。技术或理念有时会超出当下时代太多,人们还没有做好接受它的准备。或者通过技术突破使原有性能实现飞跃性提升,而这必是极少数的。


所以,相对而言,从需求出发的是一种较好的题目。


相同出发点的想法又有何不同? 


根据想法的一些特性,将以上两种想法分成四个象限:

第2、4象限以解决方案出发,第1、3象限以需求出发。


一、从解决方案出发


技术式:第2象限指具有某种实际的技术,例如云计算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R/VR技术等;


概念式:第4象限指某种概念或模式,例如曾被“套”到各种垂直细分领域的滴滴打车模式、airbnb模式、O2O模式等;


这是两种常见的想法类型,在浪潮退去后死亡的多是第4象限的想法;从壁垒的角度,第2象限相对更有优势;而第4象限一般需要更多市场教育,若成功常是颠覆性。


二、从需求出发


臆想式:第3象限的需求往往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


逻辑推理式,通过竞品分析或者主观推理得出的想法;


灵光一闪式,头脑风暴时或者沐浴时灵光乍现。


探索式:第1象限的典型是创始人式的灵感,源于其在某领域较长时期的体验跟探索。


既然都是“灵光一闪”,第1象限与第3象限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学研究中对“冲动”与“直觉”的解释:


从表面上看,直觉和冲动都是突如其来,又不时反复冒出;它们都无法用逻辑解释,模模糊糊又不太清晰,都强烈的推动着行动。


但在脑扫描之下,二者激发的脑区有显著的区别,冲动主要产生在边缘系统,而且反应非常快。而直觉一般出现在连接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额叶眼眶面皮质,直觉产生在长期接触这个事情之后的某一瞬间。


简单而言,看到事物第一反应,往往是冲动。而在冷静下吸收大量的信息,在情绪和理智充分融合后,突然超越逻辑冒出来的东西,则是直觉。


回到产品的想法来,面临一个新事物,如果团队本身没有对于这个事情的深刻学习和体验,没有在这件事情里的来回痛苦反复,那么得出的大部分想法,都只是第3象限的臆想而已。


或许很多第2、3、4象限的项目,也会在产生想法后,在现实中进行各种调研。然而就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Niels Bohr所说:“你不是在思考,你只是在让自己做到理性而合乎逻辑”。这种调研常常会变成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去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而你对一个想法投入越多,就越不容易放弃它。


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爱上自己的想法。


如何避免爱上自己的想法?


可以使用“课题探索”的方法。如其名,该方法重点包括“课题”与“探索”。


“课题”意味着将原来的想法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后退一步,统揽全局,用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问题。


这时将发现更多可选的题目,也会发掘更多潜在合作者,他们未必跟你是相同行业,但是却关心相同的主题,从而有机会通过合作获得跨界的解决方案。 


“探索”意味着“不确定”,意味着允许意外收获的出现、不可预测的发生以及命运的反复无常和变幻莫测。如同创造性的温床,终将酝酿出有创意的想法。



通过课题探索,以某个问题或想法为引子发散挖掘,再收拢聚焦找到最有价值的需求,进而以需求出发,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课题探索需让团队成员一起参与其中,不仅能利用集体的智慧,也能让成员对项目更有认同感。若无认同感,则容易仅将项目当成工作而已。


课题探索有如此好处,为何很多新项目会缺乏这种环节呢?除了人们总是倾向快速下结论外,可能还有以下原因:


  • 自信,对个人想法抱有强烈自信,甚至担心为人所知,且不相信探索后还能得出更好的想法;

  • 恐惧,由于天生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应对不可预测性方面的无能,使得对未知难以忍受;尤其是孤注一掷的创业公司,以及不敢坦白自己不知道的公司高管;

  • 懒惰,课题探索需要走出去,需要更多思考。

  • 除了以上主观原因,也存在时间及预算限制,竞争压力等外部原因。


相应的探索心法:

  • 承认无知,健康怀疑,不执着;

  • 容忍未知,容忍错误,要乐观。


为何我们在探索中缺乏如创始人式的伟大洞察?


首先,想法的产生是一个“涌现”的结果,而涌现需要有足够的信息为基础。


而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信息的过程。我们与用户的对话、观察用户的行为、查阅资料、与同事沟通,都是在积累信息。


然而,我们并非将所有信息全盘吸收。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视而不见”的情况,像坐公交车时望着窗外,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或是跟人聊天时而没有真正听进别人的话。


因为我们体内存在某种机制,可以称它为“习性”或者“心智模式”,它负责快速的判断一个信息的重要性,觉得重要的就积累,不重要的就删除。


而每个人的习性各不相同,别人认为最重要的事,我们可能一点都不在乎。


在生活与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习性设定的“自动驾驶”下无意识地行动而不自知。习惯性的自动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接近喜欢的东西,自动对于无所谓的事不予理会。


又是什么驱动了我们不同的“自动驾驶”呢?


在探索中积累的信息,都是我们在乎的,而我们在乎什么,就反映出自己内在的愿望和欲望,这就是动机。


所谓动机,即我们做任何事背后的理由。


简单的讲,动机可以分为两种极端,利己与利他。大部分人的动机是介于两种极端之间。


常见的利己动机一般是钱、名、权。在产品中即为了变成独角兽赚大钱,为了出名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为了晋升加薪。


这些深层的渴望有错么?没有错。


但是动机在驱动我们的习性,习性影响我们获取的信息跟行为。这些动机会让我们忙于关注别人的辉煌成就,沉醉于自我想法的膨胀,敷衍于完成绩效目标。总之这些太利己的动机,容易使我们忽略真实人群的需求。


以情感打比方,渴望获得对方的爱并没有错,但是如果我们的行为都以此出发,反而会由于过于关注自我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同理,动机若纯粹是赚钱,很可能反而赚不到钱。


当然赚钱也是重要的,就如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单方面的牺牲会难以长久,更何况是以交换为本质的商业。


因此可以说,动机是产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一切从动机而来。

产品背后的动机会直接影响产品最后的成份。


所以产品人或创业者应尽可能对自己诚实,检查自己的动机偏向于哪一方。


版权声明:早读课文章均来自作者投稿或者授权文章,部分文章为转载均尽量注明作者和来源,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添加momo微信:qqj5211314,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