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风古典古之韵
古之韵-全倾全力打造最大最全面的古典、古风文化交流学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7:My old cat ... ·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5:Knowing what ... ·  3 天前  
恶魔奶爸  ·  新的一年,请抓住这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  4 天前  
恶魔奶爸  ·  新的一年,女性如何取得成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风古典古之韵

【韵味】节气物语丨寒起一阳来

古风古典古之韵  · 公众号  ·  · 2016-12-21 21:33

正文


编者按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公至洛阳,“树八尺之表,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并选取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周公没有想到,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这一天,就是冬至。


冬至,十一月中。

初候,蚯蚓结。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当此之时,千鸟绝痕,寒谷阳生。临风雪舞,数九冲寒。南枝挂柿,窗外早梅。食饺暖心,羊汤驱寒。围炉温酒,静体深眠。


“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

古人以为终藏之气,至此日而极也。此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退落)。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

三候,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节交冬 至,风狂雪骤,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唯神官巫觋临风舞雪,其事不绝。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 《周礼春官·神仕》


冬至始交九。九,极数也;九九,至极矣。凛冬之寒,无过九九焉。

“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冬至虽寒,生气不寂。周秦以十一月为岁首,冬至为新年;汉武改历后,冬至亦为“亚岁”,举国绝事。其仪盛极,祭天祀祖,官放关扑。唐宋以至明清皆袭之。

“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晋书》


梅自凌寒人自歇,人自聚族梅自野。至阴则阳气起生,至寂则寒梅早见。万物归冬,冬孕万物。


相传医圣张仲景于冬至日舍万民以“祛寒娇耳汤”,亦驾鹤归于冬至日。自此有冬至食饺之俗,以念 仲景。谚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亦出于此。


据传汉高祖刘邦在 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赞不绝口,遂于民间推广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时至今日,人们仍会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姑苏地区有谚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桂花酿造的冬酿米酒。这一夜围炉对坐,酒香宜人,温身暖心,愿祈来年。


“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