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电影派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如今的时代,都在大谈
工匠精神。
网上一搜,它甚至成了去年的热门词汇。
很多人都为工匠精神做出了解释。
但派爷觉得,一旦有了
明确的定义,
就容易变成:
假.大.空。
爷认为,要诠释工匠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
别逼逼,直接干。
今天要聊的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舞女》
目前它的评价并不高,豆瓣上
7.3,
烂番茄则更低,只有
57%
的新鲜度。
外媒评价:基本上,
是一部很无聊的处女作。
可派爷看完,不仅觉得
有趣又迷人,
甚至还有点小小的
感动。
因为从影片内的主人公,到影片外的制作者,无一不透露着
认真、执着的内在美。
正是这份
单纯的坚持,
打动了号称铁血真汉子的派爷。
本片围绕着
洛伊·富勒
的生平事迹展开。
相信大部分人都没听过这个历史人物,别急,爷只要说
另外一个人,
你们肯定豁然开朗。
她就是号称“现代舞之母”的
伊莎多拉·邓肯。
而洛伊的舞蹈,则直接影响了邓肯。
爷来给各位婊婊们缕一下关系。
现代舞的妈妈是邓肯,邓肯的妈妈则是洛伊。
影片里,饰演邓肯的是
莉莉-罗丝·德普,
也即约翰尼·德普的女儿。
而饰演洛伊的则是一位法国妞,
斯蒂芬妮·索科琳斯基。
对于后者,很多人都不甚了解,而她的外表也远远比不上德普的姣好。
甚至有点偏中性,给人
异常硬朗
的感觉。
可这正是导演的
匠心独运。
影片开始于一场
谋杀。
文艺女青年
洛伊
与爸爸住在美国西部。
本来爸爸找到了一块金矿,准备实现女儿的
舞台梦。
结果他惨遭杀害,金矿被夺,洛伊的梦想也灰飞烟灭。
杀父之仇,给洛伊的心里埋下了
深重的阴影。
从那以后,她变得小心翼翼,走到哪里都
戴着她父亲的帽子,
还经常把手枪放在自己的枕头下。
这无疑是一种
保护色,
但洛伊并不胆小。
尽管伤心、难过,洛伊却忍辱负重,在妈妈生活的城市里
继续追梦。
因为她知道,
这是对父亲最好的祭奠。
后来终于找到了工作,可第一次登台就出了岔子,观众都在笑场。
她却用舞蹈缓解尴尬,并赢得
满堂喝彩。
妈妈的禁酒协会发现她拍的
“艺术照”,
于是对她严刑拷打。
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甚至在拷打中为自己的舞蹈获得了
新的灵感。
之后她的云袖飞裙舞
被人剽窃,
于是怒而出走法兰西,准备在那里展开自己的新事业。
这些行动
一气呵成,
洛伊也
越挫越勇,
丝毫没有向残酷的现实低头。
派爷不禁想起尼采说过的名言:
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来到法兰西后,洛伊想出了一个绝佳的舞蹈创意,
通过灯光,来为飞舞的裙子加上颜色。
这样做,舞蹈不仅更加丰富,也能承载更多的感情。
但整个准备过程却
并不简单。
衣服的重量让洛伊苦不堪言,于是她天天锻炼到深夜,
加厚自己的肌肉。
到了最后,她甚至
比男人更有力量。
舞台灯光不理想,那就亲自设计
每一个打光细节。
而裙子的设计,更是精确到了
褶子的数量。
必须满足
81
条边,多一个不能多,少一个不能少。
有人可能会问,舞台那么大,不就一个褶子吗?观众不会看出来的。
派爷要说,真正的艺术,恰恰就是
斤斤计较。
宫崎骏
大家都知道,在他的上一部作品
《起风了》
里面,有一个短短的四秒钟镜头,却花费了
一年零三个月
的时间完成。
其实,这对于有着高成本的动画业来说,是没必要的。
投资人甚至可能问
“干那种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事情干嘛啊!”
就如《舞女》中的这个剧场老板。
可宫崎骏却执意如此,因为他
“想做出那种能让观众问‘怎么做出来的’作品。”
如果你仔细看那个片段,你就会发现,不仅
每个人形态各异,
甚至就连每个人走的方向,手部运动的姿势,头部摇晃的动作,都
完。全。不。一。样!
而这样的斤斤计较,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因为,
艺术从来不是光靠灵感,
也不是一拍额头就完事。
对于舞蹈而言,那是
对身体的精确控制,
对于绘画来说,那是
每一个线条的张力。
毫不夸张地说,
艺术家也必须拥有科学家的严谨大脑。
回到影片。
洛伊终于站上了舞台,影片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展开这场舞蹈。
台上翻飞的衣袖,急奏快板的小提琴,观众们不禁发问
:“她是怎么做到这样的?”
洛伊不只是跳舞,她更是在
以生命律动,感染他人。
这朵诞生在黑暗中的花朵,终于绽放出了梦幻的色彩。
可惜,文字无法描摹出这一段美之万分之一。
然而,由于连日来的劳累,以及最后表演的用力。
洛伊在演出完毕时直接晕倒,她倒在了舞台上,
没能完成谢幕。
在影片接下来的段落里,洛伊面对的困难
更加巨大。
内心的阴霾
逐渐浮出水面,洛伊不愿意和人接触,
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
虽然不戴帽子了,但手枪依然存在,面对心爱的男人时,也显得拘谨异常。
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更是映照出了她的晦暗,两个人,
一个明媚,一个忧伤。
后来甚至被邓肯背叛,
失去挚爱。
而身体也逐渐透支,眼睛里的血丝越来越深。
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洛伊的艺术行将终了,
她的大气磅礴,远不及邓肯的隽永优雅。
当她终于鼓足勇气站上舞台时,
却狠狠跌倒。
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凉气,生怕她死在这里。
但洛伊依旧坚强地站了起来。
海明威说,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会被打败。
洛伊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身体超出了负荷,
精神和意志却永不言败。
还是宫崎骏,如今已经
年过古稀
他,却依旧在坚持创作。
甚至声称,
“与其什么都不做,不如在制作中死去。”
如果我们之前所说的,是艺术家的严谨缜密。
那么这里,就是一个艺术家所拥有的
最后血性。
派爷不禁想起那部
《爆裂鼓手》,
同样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惜任何代价。
手都被敲烂了,
还是要留在舞台上,哪怕这是最后一场演出,也要拼尽全力。
正如洛伊的闭幕秀。
影片最后,洛伊虽然不能继续舞蹈,但她的艺术理念却永远地流传下去,终成一代宗师。
电影里的主人公果敢、坚强,
电影外的导演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