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僵尸先生》首映40周年。
说起这部电影,其地位在业界绝对是不可撼动的,是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
然而,这些年,总有人打着它的旗号,拍些不着调的片儿。
什么《僵尸先生归来》,什么《驱魔天师》。
点进去一看,
剧本稀烂,设定照抄,还混杂着各种擦边镜头,来博眼球。
尴尬的让人抠脚趾!!!
这简直是对原片的侮辱。
要知道,林正英是僵尸片的开山鼻祖,这部电影更是开启了他辉煌的电影时代。
《僵尸先生》
是的,正是从此片开始,恐怖和喜剧这俩看似不搭边的元素,竟然完美融合在一起了。
古老神秘的 “赶尸” 文化,也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被搬上了大荧幕。
林正英在里面塑造的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他演的道长九叔,留着标志性的一字眉和小胡子,头戴道士帽,手里拿着桃木剑,整个人又萌又帅,正义感爆棚,谁看了能不喜欢?
跟着九叔,观众就像亲身踏上了捉僵尸的刺激旅程。
一路上,有两个徒弟陪着他。
一个是秋生,长得帅气,身手也不错;
另一个是文才,看着嘴笨,实际上特别爱玩闹,一肚子小计谋,经常给九叔出些古灵精怪的主意。
林正英、钱小豪(演秋生)、许冠英(演文才)组成的这个三人组,性格截然不同,风格也是各有千秋,凑在一起却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成了电影里绝对不能少的存在。
九叔还有个好基友,是个专业赶尸人。
这人平时在九叔这儿白吃白住,看着不靠谱,可到了关键时刻,还真不含糊,愿意把自己手里的 “客户”都贡献出来帮忙。
不过事后,他又心疼得直哭鼻子,跑去找九叔求安慰,那模样特别逗。
人员齐了,精彩的好戏就开场了——
九叔捉僵尸的故事,总离不开一个贪心的富商。
这个富商的父亲,当年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块风水宝地,按照风水师的说法,几年后得把棺材挖出来,重新葬到这块地上,说是这样能让家族兴旺。
富商一听,赶紧照做,毕竟谁不想家族越来越好呢。
可这一挖,麻烦就来了。
老太爷死了这么多年,尸体居然没腐烂,而且看着那僵硬的样子,明显是要尸变的节奏。
富商这下慌了神,赶紧把九叔请过来帮忙。
可惜,已经晚了。
后面的剧情,主要就是围绕九叔怎么捉拿僵尸,保护富商一家展开。
僵尸片的情节设定通常都不复杂,甚至有些大同小异,但林正英就是有本事,能把片子拍得特别精彩、内容丰富。
先说风格。
本片虽然是鬼片,搞笑的地方特别多。
搞笑的关键,就在于里面的角色都特别真实、接地气。
好比九叔,他虽然是个厉害的大师,可没有那种无敌的主角光环。
他有被徒弟 “欺负” 的时候,会碰上尴尬得不行的场面,还好几次差点在僵尸手里丢了性命。
剧情起起伏伏,把观众的心都揪得紧紧的。
但该幽默的时候,他能把人逗得哈哈大笑;该正经捉鬼的时候,又特别严肃专业,他一开口,不管是徒弟还是富商,都乖乖听话。
毕竟九叔一句话,能让全城的糯米、大蒜都卖断货,堪比现在的直播带货。
本片值得一说的,还有眼花缭乱的捉鬼技巧。
香港的鬼片发展了好多年,也有不少经典作品,可像《僵尸先生》这样能出系列片,甚至还拍成电视剧的,真不多见。
因为林正英自成一派,有特别系统的捉鬼流程,他结合了乡间的传说,发明了很多观赏性很高的方法。
比如电影里设定,僵尸虽然看不见东西,但能闻到人身上散发的气味,所以躲避僵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憋气。
大家看的时候,是不是都不自觉地跟着憋气了?
其次,里面离不开风水学问。
九叔给富商看墓地的时候,各种工具摆了一大通,嘴里还念念有词,咱虽然不太懂,但就是觉得特别专业。
他还展示了铜钱怎么变成厉害的武器,怎么用鸡血做成墨斗,用来封印僵尸。
这些招式通过鲜活的人物自然地展现出来,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反而让人看得入迷。
作为影片的核心,它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它没有一味地宣扬鬼神迷信,还把鬼塑造得特别有人情味儿。
以前的鬼片里,鬼基本都是那种坏得莫名其妙、吓人也没理由的厉鬼。
但在这里,九叔有句特别经典的台词——
人变成坏人是因为他不争气,尸变成僵尸是因为多了一口气。
所以说,人活着要争气,死了要断气。
简单的一句台词,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回过头来看,僵尸的形成原因各种各样。
有人为的:倘若富商不那么迷信风水师的话,不贪恋后世的富贵,不去挖老太爷的棺材,老太爷就不会尸变,他自己也不会被咬变成僵尸,这个家族也就不用面临灭顶之灾。
还有那种让人特别心疼的鬼,王小凤饰演的鬼新娘。
“她的眼光,她的眼光,好似好似星星发光......”BGM一想起,就能想起鬼新娘漂亮的模样。
她小小年纪就去世了,连爱情是什么滋味都没尝过,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一直在阳间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