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
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而独创于世的。
一昼夜被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原来古人把时间都划分地那么美!
子时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
夜半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
前日夜23时~当日凌晨1时
,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
子时
。
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
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
“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丑时
鸡鸣而食,
唯命是听。
——《春秋左传正义》
从字面上来看,“
鸡鸣”
确有“
鸡叫
”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
夜过后的1~3时
,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
丑时
。
鸡被古人褒称作
“知时畜也
”。《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
守夜不失时,信也。
”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寅时
鸡鸣洛城里,
禁门平旦开。
——鲍照 《代放歌行》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间称“
平旦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
寅时
,即每天
清晨的3~5时
。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这句里的“气”,系指“天空的云气”。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
卯时
日出有曜,
羔裘如膏。
——《诗经·桧风·羔裘》
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
日出有曜,羔裘如膏
。”
“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
卯时
。这个时段指
每天清早的5~7时
。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辰时
朝晨发兮鄢郢 ,食时至兮增泉。
——王逸 《九思·守志》
食时就是古人“
朝食
”(吃早饭)之时,即
每天的7~9时
。以地支命名,称之为
辰时
。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
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另外,《管子·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如:“
至于食时,先生将食
。”
巳时
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淮南子·天文训》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
隅中
,即
上午的9~11时
,用地支表示为
巳时
。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
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
午时
与庄贾约,
旦日日中,
会于军门。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
每天的11~13时
。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
午时
。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有例为证:
“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列子·汤问》:“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可见“日中”在古籍中使用相当频繁。
未时
诸客奔走市买,
至日昳皆会。
——《汉书·游侠传》
“
日昳
”,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
每日的13~15时
。“昳”,《说文》释为“
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
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
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
”又《汉书·游侠传》:“
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
。”
“日昳”
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申时
日至于悲谷,
是谓晡时。
——《淮南子·天文训》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
晡时
。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
每天的15~17时
。
“晡”(馎)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
(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
《资治通鉴·唐纪》里有使用“晡时”的例子:“
晡时,门坏。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
酉时
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
——《春秋左传正义》
“
日入
”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
酉时,
指
每日的17~19时
。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
日出为昼,日入为夜
。”
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戌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指太阳落下,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
即19~21时
。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
黄,地之色也。
”又说:“
昏,日冥也。
”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