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备考,奥奥特整理了《财务管理》科目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个科目的一章知识点。
接下来学习《财务管理》第五章第三部分的内容。
经营杠杆,反映产销量和息税前利润的杠杆关系,是指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而使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
根据成本性态特征,在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不影响固定性经营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息税前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
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息税前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
为了对经营杠杆效应进行量化,财务管理中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描述。
经营杠杆系数(DOL,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Q)变动率的倍数。
(1)定义公式
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BIT/EBIT)/(△Q/Q)
式中:DOL为经营杠杆系数;△EBIT是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Q为产销量变动额;Q为变动前的产销量。
DOL2021=(△EBIT/EBIT0)/(△Q/Q0)=[△Q(P-VC)/EBIT0]×(Q0/△Q)=M0/EBIT0=M0/(M0-F0)≥1(只要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
DOL=M0/(M0-F0)=[Q0(P-VC)]/[Q0(P-VC)-F0]=1/{1-F0/[Q0(P-VC)]}
同向:VC、F
反向:P、Q
(2)简化公式
预测期经营杠杆系数DOL=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M0/(M0-F0)=(EBIT0+F0)/EBIT0
式中:M0表示基期边际贡献;F0表示基期固定性经营成本;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
由上式可知,只要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就一定存在经营杠杆的放大效应。即只要固定性经营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就恒大于1。
【提示】以上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的两套公式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计算经营杠杆系数时使用简化公式,即利用基期数据计算预测期的经营杠杆系数。
在此基础上回到定义公式,只要知道了预测期的任何一个变动率,就可计算另一个变动率。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变动或外部市场环境改变导致企业息税前利润波动的风险。
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息税前利润不确定的根源,只是息税前利润波动的表现。
但是,经营杠杆放大了外部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因素变化对息税前利润波动的影响程度。
(1)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2)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手写板】盈亏临界点时,EBIT=0=M/EBIT,趋近于无穷大。
(3)影响企业经营杠杆的主要因素有:销售量、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其中: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与经营杠杆反方向变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与经营杠杆同方向变动。
财务杠杆,反映息税前利润和每股收益的杠杆关系,是指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反映了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经营能使普通股权益资本获得额外的利益。
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一样要求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虽然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求偿权在先,但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和到期收回本金,其投入企业的债务资本所创造的剩余高额利润全部归普通股权益资本所有。
提高了普通股的每股收益,这就是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正效应。但若企业获利能力很差,息税前利润小于利息费用时,负债经营将使普通股权益资本所能获得的净利润出现负数,这就是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负效应。
为了对财务杠杆效应进行量化,财务管理中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描述。
财务杠杆系数(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EPS)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的倍数。
(1)定义公式
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DFL2021=(△EPS/EPS0)/(△EBIT/EBIT0)
基期:EPS0= ①
预测期:EPS= ②
②-①:△EPS= ③
③/①=△EPS/EPS0= DFL2021=(△EPS/EPS0)/(△EBIT/EBIT0)= × = ≥1
如果没有优先股DP=0,DFL2021= 。
(2)简化公式
预测期财务杠杆系数DFL=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EBIT0/(EBIT0-I0)
式中: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I0表示基期债务利息。
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息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财务杠杆系数公式应改写为:DFL=EBIT0/[EBIT0-I0-DP/(1-T)]。
式中:Dp表示基期优先股股利,T表示所得税税率。
由上式可知,只要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存在固定性资本,就一定存在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即只要固定性资本成本不等于零,财务杠杆系数就恒大于1。
【提示】以上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两套公式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计算财务杠杆系数时使用简化公式,即利用基期数据计算预测期的财务杠杆系数,在此基础上回到定义公式,只要知道了预测期的任何一个变动率,就可计算另一个变动率。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固定性资本成本筹资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波动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每股收益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上升,则每股收益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那么每股收益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财务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
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包括:息税前利润;固定性资本成本(债务利息、优先股股息);所得税税率。
总杠杆是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连锁作用的结果,反映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和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
为了对总杠杆效应进行量化,财务管理中常用总杠杆系数来描述。
总杠杆系数(DTL,Degree of Total Leverage),是指每股收益(EPS)的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Q)变动率的倍数。
(1)定义公式
DTL=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PS/EPS)/(△Q/Q)
式中:DTL为总杠杆系数;△EPS是每股收益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每股收益;△Q为产销量变动额;Q为变动前的产销量。
(2)简化公式(假设不存在优先股)
预测期总杠杆系数DTL=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费用)=M0/(EBIT0-I0)=M0/(M0-F0-I0)
式中:M0表示基期边际贡献;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F0表示基期固定性经营成本;I0表示基期利息费用。
由上式可知,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和固定性资本成本,就一定存在总杠杆的放大效应。即只要固定性经营成本和固定性资本成本不等于零,总杠杆系数就恒大于1。
【提示】以上计算总杠杆系数的两套公式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计算总杠杆系数时使用简化公式,即利用基期数据计算预测期的总杠杆系数,在此基础上回到定义公式,只要知道了预测期的任何一个变动率,就可计算另一个变动率。
公司的整体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总杠杆系数反映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用以评价公司的整体风险。
DTL=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DOL×DFL
由上式可知,凡是影响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因素均会影响总杠杆系数;
在总杠杆系数一定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反向变化,即要保持总风险不变,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应反向搭配。
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时,应相互配合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综合考虑它们对企业承担风险能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经营成本构成中固定性经营成本(用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占的比重大,经营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
因此,应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变动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低,经营风险小,因此,应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本。
一般来说,在企业初创阶段,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销业务量小,经营风险大,经营杠杆系数高,因此,应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
在企业扩张成熟期,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产销业务量大,经营风险小,经营杠杆系数低,因此,应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本。
东奥畅听无忧班(D班),17位东奥中级名师全程辅导,为你打造高品质课程,硬核服务助你顺利通关!
1、东奥中级全名师课程随时畅听
本班包括A超值精品班+B名师导学班+C双名师 · 轻松过关班+逆袭班+真题班,具有多年会计考试辅导经验的东奥中级
17位名师
,从基础班到习题班再到考前冲刺班......全部课程开放,随时畅听。
2、2年3科,保障开课
D班学员均享受东奥【无忧保障】计划,即不管你有没有参加考试,
2年内,每年均可开通全部课程。
【第2年开课详细步骤如下】
下载会计云课堂APP,按照下图操作流程申请开课!